楊安玄對此次鄢陵講學十分重視,除了眾人猜測的選用人才、結交世族以及拉攏讀書人之心外,還有更深的一層目的,或者稱為野心亦可。

作為穿越人,楊安玄對大致的歷史走向十分清楚,知道東晉王朝已經走向末路,改朝換代就在不久之後。

按照歷史發展,笑到最後的是劉裕,時下的下邳太守,他趁桓玄篡位之機,集北府兵殘餘兵將一千七百餘人,在京口舉兵起義,最終建立了宋王朝。

每每想到史書上記載的千餘人,楊安玄總覺不可思議,就像史書記載劉裕一人逐千軍的故事一樣。

劉裕用不到二千兵馬能夠奪取天下,自己手握五千大軍,輕騎超過兩千,還有重騎,比起劉裕更具優勢,怎會坐失良機。

楊安玄不止一次地思過過劉裕能成就帝業的原因,除了出身北府、驍勇善戰外,劉裕靠平定孫恩、盧循之亂起家,然後擊敗篡位的桓玄逐漸掌握朝庭大權,排除掉異己,殺掉晉天子稱帝。

朝代更迭並非易事,得民心者得天下,劉裕平定戰亂,舉行北伐,重用寒士,寬待百姓,才最終得以建立帝業。

要想與劉裕爭奪天下,文治武功,缺一不可。楊安玄知道自己憑藉穿越的優勢,手中兵馬勝過劉裕,走在了他的前面。

接下來便要在文治上下功夫,在汝南施政的做法可以在滎陽、潁川繼續推行,相信有了汝南的先例,做起來會事半功倍。

這次鄢陵請孔懿前來講學,楊安玄準備向世人展現尊師重道的一面,借講學之機發出自己施政的聲音,讓天下人聽到。

官位有限,只能滿足少數人的需求,但接下來在兩郡興辦學庠,需要的教師卻不在少數,足以讓不少寒門子弟立身。

自己在汝南任太守的時間不長,卻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有十數名教師得以晉身官場,教而優則仕。千金買馬骨,相信自己的舉動會引得天下寒士紛沓而來。

十月二十六日,楊安玄將軍政交給潁川主簿鍾榮和司馬趙田,自己帶了一千五百輕騎押運了六千石粟米前往鄢陵城。

鍾榮出身長社鍾家,潁陰荀氏、許縣陳氏、長社鍾氏、鄢陵庾氏是潁川四大姓。不過永嘉南渡之後,除了庾氏,其他三家逐漸勢弱。

溫詳任太守時鐘榮便是主薄,溫詳棄城而逃,鍾榮卻沒有走,楊安玄在許昌抵禦魏軍,鍾榮與馬廣發動城中百姓運送物資、幫著守城,助力甚大。

朝庭任命楊安玄為潁川太守後,馬廣自問得罪過他,離職而走。

楊安玄初任潁川太守,對郡情不熟,鍾榮的官聲不錯,辦事能力也強,所以楊安玄將其留下,幫著打理政務。

十月二十八日,楊安玄率軍來到鄢陵,鄢陵縣令丁悅帶著官吏將太守接進縣衙。

楊安玄對鄢陵縣令丁悅的印象並不好,這位三旬年紀,美儀容,手中麈尾不時地甩來甩去,說起話來拿腔拿調。

略作寒喧,楊安玄問起此次講學準備的情況。

丁悅面帶難色,道:「接到府衙的公文後,下官便派人將城西五里的花溪溫池重新修繕了一遍,只是這些日前來計程車子源源不斷,花溪附近的住處兩天前便已住滿,後來之人已無處可住。」

楊安玄心中不悅,這次前來參加聚會的人數是有點多,但他事先便叮囑過丁悅多準備些房屋,要足夠三百人所需,而丁悅僅準備了五十間竹屋,顯然未把自己的命令放在心上。

不過楊安玄亦有所準備,此次率軍而來隨行多攜帶了不少帳蓬。每頂帳蓬住兵丁十人,那些士子清高,便安排他們四人住一頂帳蓬,總無話可說。

溫池附近氣候溫暖,將帳蓬安置在溫池附近,也不怕那些士子們受涼,至於那些有錢

計程車人,自難不住他們。花溪溫池離縣城不過五里,完全可以住進城中客棧。

懶得訓斥丁悅,楊安玄吩咐騰出百頂帳蓬,讓張鋒帶了軍兵在溫池附近選地勢平坦之處安扎。

第二天,楊安玄跟著丁悅前往花溪溫池檢視。花溪溫池自古出名,三國時曹操在鄢陵屯田,得谷百萬餘石。

又因鄢陵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成了水草豐美,曹操下令在馬欄村一帶養馬、駐兵,至今如留下幾處兵營遺址:韓營、郭營以及樂營等等。

曹操建都許昌,每到冬季,便會帶了文武僚屬前來花溪避寒,在花溪一帶建有不少殿宇樓閣。晉代曹魏之後移都洛陽,鄢陵花溪溫池雖不及往日繁盛,卻仍是文人墨客悠遊的勝地。

胡馬入侵,鄢陵先後被後趙、前秦所得,鄢陵成為胡人放牧之所,樓臺殿宇失修。淝水大戰之後,晉朝重獲鄢陵城,庾家牽頭帶了潁川世家重新修繕了花溪溫池,作為世家子弟悠遊之所。

庾楷參與王恭之亂,失利後逃歸桓玄麾下,被朝庭視為叛逆,庾家自然受到牽累,在鄢陵的勢力大不如前。

庾楷曾為豫州刺史,楊安玄任汝南太守時曾是他的屬下,後來楊安玄奉朝庭旨意奪取了歷陽城,還從庾楷身上撈了一筆,楊庾兩家嫌隙不小。

楊安玄就任潁川太守之後,鄢陵庾家也派人前來送禮道賀,楊安玄收下了庾家的賀禮,溫言撫慰了一番,庾家人方才放下心。

得知太守要在鄢陵花溪溫池邀孔夫子後人講學,庾家當然要藉機討好。鄢陵庾家主事的是庾楷三弟庾歡,庾歡主動找到縣令丁悅,表示願意出資招待前來聽講計程車子。

作為地主,庾歡和丁悅一左一右陪在楊安玄身邊,一路替楊安玄介紹著花溪景色。

花溪溫池座落在一片園林之中,一路行來水霧嫋嫋、溫暖如春,樹碧草綠,仍有鮮花盛放,小橋流水環繞著幾個十餘畝大小的溫池,當真美不勝收。

楊安玄連連點頭,讚道:「花溪真不愧其名,果然美若仙境。」

庾歡指著前面不遠處的一處山泉,笑道:「楊太守,此泉名為珍珠泉,相傳神醫華佗曾在此取水煎藥,泉下猶留藥香。飲此泉水可以袪病消災,多有百姓來此取水服用,稱之為神泉。」

楊安玄知道這些典故多半是以訛傳訛,寄託著百姓美好的願望,而人活著,有些念想是好事。

先期到達花溪計程車子聽聞楊太守到了,紛紛前來拜見。離講學尚有二十餘天,先期到達的這些士人多是寒門子弟。

楊安玄舉辦講學聚會的目的之一便是籠絡這些寒士之心,當然不會擺什麼架子,見不少人衣袍單薄,命張鋒取來數十件事先準備好的羊皮袍,贈與衣袍單薄之人。

晚間設宴招待這些士子,楊安玄把盞敬酒,與眾人談天說笑,問寒問暖,得到不少人的好感。

楊安玄就住在庾歡為他準備的花溪精舍國,接下來幾天與前來計程車子們一起悠遊雅聚,免不了談經論玄,吟詩作賦。

「……沸珠躍明月,皎鏡涵空天;氣浮蘭芳滿,色漲桃花然……」,被歌女們在水榭中吟唱,在座計程車子們手捧美酒,搖頭晃腦地聽著歌舞,一臉沉醉。

楊安玄掃看著座中士人,心中暗自得意,這幾天自己禮賢下士,得到多數人的肯定,這首抄自李白的詩作一出,又為自己加分不少。

現在才十一月五日,前來聚會計程車子就超過了三百,照這種趨勢下去,等到講學之日人數超過五百亦有可能。

這幾日楊安玄四處遊玩,讓隨行的兵丁山中伐竹,依照地勢搭建了許多竹捨出來,很得士子們的喜歡,三五一群聚夥而居。

讓楊安玄沒有想到的是,不光是士子們前來,

有不少名士也聞風而至,眼下花溪溫池便住進了荀家的荀歌、陳家的陳達,還有南陽的馮立等人。

這些人都是名重一方的大儒,在族中講學,此次前來都帶了七八名弟子。言談之中,楊安玄聽出幾人有意藉機與孔懿辯論,若能壓過夫子後裔一頭,那在士林中的聲望立時會大漲。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曹丕的這句話流傳久遠自是被時間所檢驗過,對於荀歌等人的小心思楊安玄不置可否,他屬於看熱鬧不怕事大,於他而言這場講學影響越大越好。

孔懿還沒有到,荀歌等人便先行挑選樓臺亭榭開始講學,各吸引了不少士子前去聽講辯論。

那些聽講計程車子免不了要爭論一番,互相之間誰也不服誰,戾氣漸重,而荀歌、陳達、馮立等人本就暗中有爭高下之意,花溪溫池暗波湧動。

楊安玄得知後,派人邀荀、陳、馮等人在精舍大廳舉行一場公開辯論,闡明自己的觀點。

十一月十日,精舍大廳內座無虛席,便連門外都站了不少人,楊安玄居中而坐,庾歡和丁悅左右相陪,算是主持。荀、陳、馮三人各自在弟子的簇擁下,各自安坐。

楊安玄剛宣佈辨論開始,荀歌身後便站起一個年輕人,對著陳達拱手道:「陳公,孟子曾雲: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請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陳達是陳蕃後人,陳蕃當年以一句「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聞名天下,這年輕人是以孟子的話來打臉了。

楊安玄看此人年紀與自己相仿,神情倨傲,輕聲問庾歡道:「庾公,此子何人?」

庾歡笑應道:」此子是荀歌之侄荀伯子,以博學多才而出名,只是為人有些傲氣。」

陳達當然不可能親自與荀伯子論辨,以目示意其子起身應對。陳新欣然起身,高聲應道:「先祖立志高遠,放眼天下……」

爭辯起,據經引典,誇誇其談。楊安玄先前還聽得有味,逐漸發現爭辯為辯而辯,貶低對手抬高自身。

楊安玄心中暗歎,東晉風氣談玄論經,好空談不務實,於國何益。

看著爭得面紅耳赤、聽得津津有味計程車子,楊安玄覺得自己要想辦法改變這種空談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