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

辰時,雍公府,士族、官吏們穿戴著整齊的衣冠,前來大堂向雍公楊安玄祝賀新年。

楊安玄笑著與眾人拜年寒喧,命人擺上酒宴。今天是新年元旦,與臣屬們歡聚一堂共賀新年是親近下屬、聯絡感情的時機,當然該吃得吃,該喝得喝。

酒菜飄香,龐清吸著鼻子,道:“這菜是用鐵鍋放山茶油炒過的,你看這顏色多鮮亮……”

一旁的劉訥打斷他的話道:“雲慶,你家商鋪有山茶油出售,每月供給老夫十斤如何?”

山茶油、鐵鍋是楊安玄為這個時代提前帶來的東西,山茶油的生意交給楊湫出面打理,楊湫除了自家店面販賣外,還選了三家幫著銷售,辛家、趙家、龐家,龐清時不時便要在劉訥等人面前藉機炫耀一番。

“劉公,愚的店中一年也才四百斤的量,今年的油早被訂購一空,便是自家要用都得省著點了。劉公不妨問問沈將軍。”

旁邊的人紛紛插嘴這山茶油炒菜好吃,可惜產量太少,不然酒樓的生意至少得漲三成。

鬧哄哄按資排輩,吵鬧鬧你推我讓,暗地裡少不了比鬥一番。大堂內設下百席仍坐不下來,多數人只能兩人一席,辛何看著這場景笑道:“主公,這雍公府太小了,容不下主公您了。”

話中含義眾人皆知,紛紛笑著附和,劉訥撫著花白的鬍鬚道:“雍公若肯改建

府邸,要老夫將自家宅院讓出來亦無二話。”

座中襄陽士族紛紛表態獻忠心,楊安玄笑著舉杯道:“多謝諸公美意,百姓生計尚難,實不宜大興土木。”

龐清大聲道:“自雍公入襄陽以來,百業興旺,政通人和,雍公賢德可比管仲、蕭何,我等受雍公恩德,無以還報,願出資新建雍公府。”

習闢疆從兗州別駕調任雍公府長史,看起來並沒有遷升,其實讓人羨慕不已,習家也因他的到來成為襄陽世家的領頭羊。

對於龐清的話習闢疆心中暗哂,將主公比做管仲、蕭何,這就像在百歲宴上祝壽星長命百歲一樣,這個龐胖子,不學無術。

前幾日龐清為其孫求娶自己的孫女,自己聽說龐清的那個孫兒成日在勾欄中游逛,習闢疆想起關雲長所說的那句話來,虎女焉嫁犬子。

龐清平日與辛何關係不錯,辛何忙笑著替他解圍道:“主公文才武略,滅譙蜀平姚秦,功業彪炳,愚聽袁主簿特意準備了一出新戲為賀,值此良辰何不讓諸公先睹為快。”

這席話搔到袁濤的癢處,袁濤笑道:“不錯,愚新近寫了本,今日正宜此情此景,與諸公共樂。”

趁著袁濤出堂佈置的功夫,雍公府文學掾孔鮮起身道:“主公,襄陽學宮歷時近四年,已經基本峻工,請主公有空前去察看。”

楊安玄大喜,施政三駕馬車,經濟、政

治和文化,少了誰也不行。要想長治久安,鞏固政權,離不開推行教化,所謂“正風、敦俗、化人”。

眼下九品中正製取士的方式,穩固了皇權,維護了門閥統治,卻阻塞了寒門子弟的上升之路,更不用說庶民百姓。

西晉初年,衛瓘、段灼、李重等有識之士便上疏司馬炎,痛陳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但晉武帝為了維護統治,最後不了了之。

時至今日,九品中正制已經執行二百餘年,成為世家安身立命之法,大量無才無德的世家子弟充斥官場。

要改變這種弊政,必然要大量地啟用寒士乃至有才學的百姓,楊安玄雖然一直都致力於改變士族把控政務的局面,但阻力極大,收效緩慢。

劉裕奏請,第五條舉才需試,九品中正制初置選拔秀才、舉孝廉,需加策試合格方才取用,拔用寒微的才學之士。

舉才需試,拔用寒士,這條奏疏給了楊安玄改變九品中正製取士的藉口,楊安玄在治內大力推廣儒學,讓適學的孩童有機會入學,就是要得到最廣大百姓的支援。

楊安玄準備透過科舉制來取士,改變數百年來取士的方式,這無異於與世家門閥宣戰,除了要手握絕對的權力外,仍需萬分小心。治大國如烹小鮮,稍有疏忽可以引發大變。

近兩年間,楊安玄不斷透過書信與遠在曲阜的岳丈孔懿探討實施科舉制的可能性。

懿肯定了楊安玄透過策試取士的設想,並告訴楊安玄在漢代便對舉薦郡國舉薦的賢良採用策問的方式進行考試,當然寒門百姓幾乎沒有資格被舉薦的。

及到魏文帝用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透過出身、品德等方式取士,由於魏晉時士族勢力強大,最終變成了士族把持朝廷取士的通道,堵塞了民間取材的道路。

孔懿勸告楊安玄步子不能邁得太大,不要廢除九品中正制,而是同時施行科舉取士,並將科舉取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對士族,一部分面向寒門及普通百姓,把握好兩者的佔比,這樣矛盾會減少些。

楊安玄知道任何改革都有著風險,科舉制也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檢驗,等到自己問鼎天下才可能放開手腳施為,眼下只能透過學宮的建成做些嘗試。

下定決心後,楊安玄有意透過平日交談,把科舉取士的想法傳出。

辛何、孔鮮以及寒門出身的官吏都大力贊同,認為開取士先河,足以載入史冊;而門閥士族的官員一片反對之聲。

眾人皆知科舉制優於九品中正制,那麼隨著時間推移,極可能取代九品中正制,讓士族的權力旁落。

贊同也好,反對也動,楊安玄的決心已定,只等學宮建成後借勢施為。

得知學宮建成,楊安玄欣然道:“百年樹人,推廣儒學是利國利民大事。正月初六,愚與諸公一起前往學宮參觀。”

…………

襄陽學

宮選址在城西南,佔地八百餘畝,土地原是襄陽劉家、張家所有。

得知楊安玄有意在此修建襄陽學宮,劉家和向家都表示願將土地相贈,楊安玄以地易地,在中廬縣以雙倍土地交換,並應允兩家可各選兩名子侄隨楊愔等人一起在弘文莊中就學。

楊安玄在弘農莊中為兒子以及麾下親信子侄辦學之事眾人皆知,無數人想擠進這個圈子而無門而入,這兩個名額無異於送了四個直上青雲的機會,劉訥和張波笑得合不攏嘴。

襄陽世家以劉、習、張、向四家為首,劉家原本居首,如今已悄然改變。習家因習闢疆得楊安玄重用,逐漸後來居上,成為襄陽門閥的領頭羊,而向家家主向疇在楊安玄率軍攻打姚秦之時暗通劉裕,事後被發現,為保家族飲藥自盡,向家害怕楊安玄報復,逐漸遷往揚州,向家的地位被龐家所取代。

說起龐家不少人羨慕,龐家在襄陽士族中毫不起眼,因為跟岑家的關係在楊安玄取襄陽的時候相助,事後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子侄優先入仕,西市擁有的鋪面與劉、習兩家相等,龐清在官府的情面比劉老爺子還大。

得知楊安玄答應劉、張兩家可送子侄入學的訊息,龐清寫信與習闢疆商議,兩人決定捐贈學宮粟米十萬石,錢五十萬,楊安玄許諾兩家各選一人入學。

學宮自義熙七年開始籌

建,歷時四年已初具規模,站在學宮正前門的牌坊前,孔鮮激動地介紹著,“按主公所說,學宮坐北朝南,東西對稱……”

眾人亦步亦趨,跟著孔鮮走過三丈多高的牌坊,過欞星門,走過“登雲橋”,東西兩邊各有一排房屋,供來訪之人歇息;進大成門,是青磚鋪地的大廣場,足以容納千餘人,四周有長廊將廣場圍住,正對面兩層高樓大殿飛簷翹角,雄偉巍然。

孔鮮感激地看了一眼楊安玄,對眾人道:“此乃大成殿,是祭祀先祖孔子之所。”

眾人見大成殿雕欄畫棟,繪以丹青,砌以文石,外廊硃紅門柱掛著一幅對聯,辛何誦讀道:“道若江海,立萬世之師表;聖如日月,叢集賢之大成;好聯,好字。”

孔鮮笑道:“聯是主公所擬,字是郭師所書。”

入殿拜過孔夫子,孔鮮引著眾人從迴廊往東西兩廡觀看,一邊走一邊介紹道:“這東西兩邊共有房屋二十四間,裡面收藏著儒藏、諸子百家的書籍、碑拓等物,書籍、拓本、碑石等物近兩萬件,另外還有主公贈送的器皿、珍玩、字畫等物,供人借閱賞玩。”

眾人透過窗欞往屋內看,見一排排書架林立,上面整齊地擺放著竹簡、帛書和紙書,一間屋中有十個書架,按每個書架擺放百本書籍計算亦能藏書千冊,除了少數世家外哪有這麼多藏書。

憑窗亮處有六張案几,正月間居然也

有數人在伏案讀書,花白的頭髮,認真的神態,皓首窮經,讓人肅然起敬。

張綱慨聲嘆道:“不用多久這學宮藏書便能超過朝廷蘭臺。主公心胸可容日月,愚敬佩莫名,將來致仕願在此做一讀書人。”

窗旁老者抬起頭,瞪了窗外眾人一眼,指了指西牆上斗大的“靜”字。孔鮮認出是大儒郭高,忙拱手致歉,帶著眾人快步離開。

參觀過藏書閣後,從大成殿側往後走,裡面是白牆圍成的院落。孔鮮指著最大院落的匾額道:“此為廣業堂,招收就讀的蒙童。內有三進院落,每個院落有房舍二十間,兩間講堂,當可容納學童千餘人人;旁邊是崇志堂,在廣業堂學至文字通暢考核後便可升至此處就讀。”

孔鮮帶著眾人走入崇志堂內,中間足有畝許,有空場、亭臺、樹木,是供學子休憩辯論之地。“崇志堂兩進,共有學舍三十間,講堂兩處,可容納六至八百人就學。”

穿過兩進院落,最裡面是修道堂,孔鮮道:“經史兼通,學業有成可升入修道堂,修道堂可容二百人修學。按主公所說,修道堂中學子有資格到學庠教授蒙童,亦可在學宮中任職,若參加策試合格便能入仕為官。”

不少人聯想起楊安玄打算行科舉制的傳言,這修道堂莫非與科舉取士相關。

學宮很大,往裡走看到大大小小的屋舍星羅密佈,那是學生和教師的住處,齋堂、

湢、庖、溷等一應俱全,參照著國子學建築的樣式。

最後面有塊校場,長約五百步,寬有二百餘步,擺放著箭垛、石鎖等物,西側還有處馬廄。孔鮮笑道:“主公說等學宮招生,從軍中選送四十匹戰馬,供師生們學習騎射。”

校場被山林包圍,山間修著亭臺樓閣,可供師生遊玩、清談、雅聚。沿著石道眾人緩步上山,站在山峰向下眺望,整個學宮盡收眼底。

孔鮮望著學宮,激動地道:“襄陽學宮規模宏大,有意前來講學的大儒便有二十餘人,教師超過百人,可接納學員二千餘人,集講學、授業、議政、研學於一體,國子學和太學遠不能比,唯有當年稷下學宮可堪比擬。主公之舉,必然載於史冊,為後人傳頌。”

楊安玄俯瞰著眼前學宮,不免心潮澎湃,這世界正因自己而改變,歷史將會為自己濃墨重彩地寫上一筆--盛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