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玄沒有急著發動攻勢,他在等長安城中的訊息。早在十一月,黃富就裝扮成客商進了長安城,朱齡石奪取嶢關,長安城閉城戒嚴,黃富沒有機會送訊息出城。

戰事僵持,城中缺薪柴,十二月中旬長安城放人出外伐薪,黃富派人出城送出諜報,楊安玄得知秦主姚興病危,長安城中姚泓主政。

楊安玄蒐集過姚泓的資料,知道這位後秦太子仁厚寬宏,喜歡儒學,拜襄陽弘文莊的大儒淳于綜的父親淳于岐為師。

楊安玄曾向淳于綜問起姚泓,淳于綜對這位小師弟印象很好,說他尊師重教,博學善辯,但並無治國之才,不為姚興所喜。

姚弼流露出奪儲之心,姚泓待之如故,表面上並不猜忌,後秦朝堂臣子因而分成兩個極端,有人認為太子寬宏仁厚,必為仁君;有人認為姚泓軟弱無能,無法統治大秦。

太原公姚懿、鎮西將軍姚諶、齊公姚恢以及尚書右僕射梁喜、侍中任謙、京兆尹尹昭、兗州刺史韋華等人支援太子姚泓。

陳留公姚洸、南陽公姚愔、東平公姚紹、姚興幼子姚耕兒以及大司農竇溫、司徒左長史王弼、衛將軍尹元以及給事黃門侍郎尹衝、治書侍御史唐盛等一批身處要職的官員擁戴姚弼。

楊安玄與王鎮惡仔細分析過姚泓,認為此人絕不像表面那樣柔弱寬宏,多半是在隱忍。

後秦滅前秦建國,姚興接任時後秦不穩,經其勵精圖治後秦成為強國,於後秦而言姚興是個文治武功的明君。

姚泓身為長子,自幼體弱多病,上不了沙場殺敵,肯定不討雄才大略的姚興歡心,在他眼中才兼文武的三子姚弼才是最合心意的人。

姚泓自知不為父皇所喜,要想站穩腳跟,不讓皇長子的儲位旁落,自然要做些什麼。

武的不行,但從文上下功夫,拜大儒為師,禮賢下士、謙恭仁惠,被不少人視為寬宏仁德,最終還是成功讓姚興立其為儲。

面對三弟姚弼的咄咄逼人,姚泓看似不爭,任其爭寵。暗地裡與同母兄弟姚懿、姚諶等人和睦相處,得到朝堂上正直大臣支援,實際上能與姚弼分庭抗爭,只是不把矛盾擺在明處,多有退讓,暗中戒備。

從黃富送出的諜報中可知,姚興病重後,姚泓趁姚弼領軍在外,暗中將衛戍皇宮的禁軍、宿衛大內的將領都換成了忠於自己的人。

算算時間,長安城中的柴薪差不多該燒盡了,楊安玄決定等待著黃富下一封諜報到來再說。

…………江陵城,從正月二日開始,激戰已經持續了十天。十則圍之,朝廷兵馬雖然是江陵城兵馬的數倍,但想在短時間內破城幾無可能。

不過,劉裕的攻心計發揮出作用,即便江陵城頭日夜有人巡視,仍不斷有人從城上悄悄槌下,逃奔朝廷兵馬。

大帳,劉裕接見從城中潛出的信使。信是江陵士族黃梧所寫,黃梧是南蠻校尉府的參軍,在信中詳細地透露了江陵城兵馬分佈,以及江陵城中人心不安的局面,願意作為內應迎接朝廷兵馬進城。

黃梧稱,正月二十二日是他值守江陵西門,約在寅時開啟城門放官軍入城。

劉裕大喜,要破江州城關鍵還得靠內應。當初二弟劉道規任刺史時,交結士人,現在有了回報。

劉毅從盤龍齋遷到刺史府,江陵城內還有內城,稱金城,刺史府、司馬府等官署都集中在內城中,還有一點,內城中沒有士族的住宅。

對於城中士族,劉毅防著一手。他出任荊州刺史後,親至宗、黃、陳、蔡等士族府邸拜訪,這些士族感念劉道規焚書之恩,對劉毅不鹹不淡,劉毅知道自己任刺史時日尚短,自信過上兩年這種情況便會改觀。

哪料劉裕不按套路出牌,自己任刺史不滿一年便悍然率軍來伐,將自己的步驟全部打亂,劉裕大軍壓境,城門這些門閥怕是要獻城投降了。

大堂,劉毅說出自己對士族的擔心,寧朔將軍趙恢道:“主公,說不定有人已經潛出城向劉裕通風報信了。愚率人將這些士族全部斬殺,省得他們從中作亂。”謝純斥道:“一派胡言,哪能不分青紅皂白大開殺戒,萬萬不可。”劉毅之子劉肅民道:“大人不妨將門閥家主及其親眷都接到內城暫住,保護他們安全。”劉毅頷首道:“此議甚妥,謝長史,你帶人前去請那些士族帶家眷入內城居住,勸慰他們共渡時艱,趙恢你前去幫忙;惠脫,勞你清理騰出些房屋安置他們。”郗僧施道:“內城官舍有限,恐怕只能安置這些家族的至親。城中守衛不足,不如徵這些家族的部曲幫著守城。”劉毅道:“可。讓衛軍司馬、輔國將軍毛修之率軍南下,張雍州旗幟入城,就說雍州先頭援軍已至。”黃悟得知劉刺史下令將門閥士族的家眷遷入內城暫居的訊息後,知道機會已失,如果再按約定開啟城門,一家老小的性命恐怕不保。

何況族中部曲被劉毅徵走,自己即便想棄家小不顧也無力開啟城門。正月十五日,雍州兵馬從北門入城,劉毅親率文武前去迎接,城中百姓得知雍州軍來援,人心安定了不少。

劉裕聞報,冷笑道:“楊安玄正全力攻打秦國,哪有餘力管劉希樂的死活,愚估計是劉希樂召駐守當陽的毛修之入城了。檀只,你帶一千五百兵馬前去佔領當陽城,以防雍州軍真的南下。”…………平城,魏主拓跋嗣一連數日召聚

“八公”密議,八公乃南平公長孫嵩、山陽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馬侯崔宏、壽光侯叔孫建、武元侯王建、任城侯嵇拔、元城侯拓跋屈。

白馬侯崔宏出身清河崔氏,前秦苻堅時任陽平國侍郎等職,政績卓著;後被丁零翟魏扣留,慕容垂滅翟魏,轉仕後燕任吏部郎、尚書左丞等職;拓跋珪滅後燕,成為北魏黃門侍郎、吏部尚書,深得拓跋珪信任。

拓跋珪被清河王拓跋紹弒殺,拓跋嗣繼位,任崔宏為

“八公”之一,專司刑獄、查處不法官吏,不久後拓跋嗣升任其為天部大人。

崔宏之子崔浩,因才智過人得到拓跋嗣賞識,擢升為博士祭酒。拓跋嗣好陰陽術數,命崔浩講《易經》,占卜吉凶,崔浩伺機向其舉薦仙師寇謙之。

拓跋嗣數次召寇謙之入宮講道,在平城東南敕建白雲觀,天師道在北魏與佛教並重。

崔宏年紀已大,接連幾日議事精神萎靡,拓跋嗣於是命崔浩隨侍在旁,崔浩方知國主有意趁晉國伐秦之機奪取兗州。

八公意見不一,長孫嵩、奚斤、叔孫建認為當趁火打劫,奪取晉國司、兗、北翼、北青等地;安同、拓跋屈、嵇拔認為應坐觀其變,不要急著出兵;王建、崔宏則認為北方柔然和西面的大夏方是大患,而且國內糧草不足,若是南下國內空虛,柔然趁機進擊難以阻擋。

拓跋嗣贊成出兵的建議,去年北巡他與北燕馮跋達成協議,安撫了東北之敵,柔然接連敗於魏軍之後,早已遠遁,大夏赫連勃勃狼子野心,估計也會趁機伐秦。

最後,拓跋嗣決定命長孫嵩率軍進駐野王城,抽調兵馬四萬,命各州運送糧草輜重至野王城囤積,找準時機出擊。

一連忙了半個月,崔浩難得休沐,驅車前往白雲觀,聽寇仙師講道靜心。

燒香拜神祈福畢,小道童將崔浩引到寇謙之靜室待茶。按照慣常,崔浩正月初二都會來白雲觀燒香拜神,此次滯後了十餘天。

寇謙之並未發問,只是解答了崔浩修煉服食養性中遇到的問題。寇謙之二弟子李皎進來稟道:“師傅,觀中存糧不足,愚去集市買糧,發現糧價漲了近倍,所帶布帛只換得六十石糧食。後日師傅登壇講法,事後信眾就齋,這些糧食怕是不夠敷用。”寇謙之眉頭微皺,道:“讓程和清點這些日收到的香火錢,儘量多購些糧食回來。”等李皎退出,崔浩道:“愚明日讓人送二百石粟米來,師傅不必為此愁憂。”寇謙之嘆道:“天師道得伯淵向天子推薦信眾漸多,不斷有道人加入觀中,這粟米消耗增長了兩倍,觀中的麥田因霜旱歉收,難以支撐這麼多人消耗。貧道有意讓李皎率部分道徒南下前往徐州,一來傳教,二來減輕些負擔。”崔浩聽寇謙之說過,三師兄寧在晉梁州傳道,於遂寧射洪金華山建觀,信奉者甚多,看來仙師認為晉國傳道的基礎勝過魏國。

略思片刻,崔浩含糊地道:“晉國征戰不止,陛下有趁機南下之意,二師兄傳道之事還是略緩一緩,觀中缺糧愚會盡力籌措,定不讓師兄弟們捱餓。”野王城魏軍聚集,暗衛將情報送知滎陽太守王慧龍。

滎陽僅有守軍兩千,成皋關鎮將裴強麾下有兵將一千八百,不過此時四萬屯軍已至,王慧龍心中稍安。

稟明兗州別駕習闢疆,將兗州庫存的兵器盔甲盡數發給前來的屯軍,裝備近萬人。

王慧龍將兵丁分成五部,每日有數千人進入滎陽、成皋等地,晚間則悄悄出城,以作疑兵。

緊接著,讓裝備齊整的兵馬在河岸處操練,萬餘人揮舞旗幟,奔跑吶喊,聲勢浩大。

晚間,王慧龍命人點起火把,綿延數十里,魏人隔岸觀火,無不驚賅。

野王城,長孫嵩先前不以為然,隨著諜報不斷傳來,長孫嵩變得驚疑不定,晉軍不是前去攻打長安了嗎?

哪來的兵馬,難道是劉裕準備派北府軍過江伐魏?西秦,乞伏熾磐終於決定率軍救援長安,兵發陳倉。

江山如棋,落子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