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重陽等人在南洋和西洋為華夏開避海外領地之時,大宋、大遼、金國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

大宋朝堂,由於趙佶修仙拜神,在萬壽山一打坐就是幾天,很少過問朝政。

新立太子趙構見有機可乘,逐漸開始過問朝政,在朝中拼湊自己的班底。

一次,秦檜從東宮太子府出來後,與王黼、楊戩等人密議,找到蔡京的大兒子蔡悠,以少宰、參知政事為條件,聯合倒其父老蔡。

趙構把文武百官的奏摺在萬壽山交給趙佶時,趙佶一看全是參奏蔡京年老昏聵,依然貪戀權勢,已經不適合為百官之首,應令其致仕退休。

其中其兒子蔡悠的奏摺,是趙佶下決心讓蔡京致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趙佶之所以長期任用蔡京管理朝政,其主要原因是蔡京善於揣摸上意,處處迎合,並且鼓動趙佶允許他賣官鬻爵,然後皇帝得大頭,他得小頭。所以,趙佶經常誇他頭腦靈活,很會弄錢。

但現在,萬通商會異軍突起,商行天下,促進了南北物資的流通,也促進了各地市場的繁榮,給大宋每年多增加了幾百萬貫的稅收。同時,西夏覆滅,西軍裁減,並按趙重陽制訂的屯兵方法,每年又給國家減少了三百萬貫的軍費開支。

一增-減,戶部的府庫始終有點餘錢,所以趙佶對蔡京的依賴性大大減小,現在見他的兒子都認為他不適合留在朝堂了,就同意文武百官的請求。

次日,許久不上朝的趙佶設早朝,宣佈太師蔡京年老,令其致仕,在家頤養天年。王黼進太宰,升任丞相,蔡悠任少宰參知政事,秦檜任吏部侍郎。

從此,大宋的朝政完全被王黼、楊戩、梁師成、秦檜等人把持。

半年後,蔡悠、蔡鞗相繼丟官,張幫昌、劉豫等一群牛鬼蛇神相繼入朝佔據要害部門,蔡家父子徹底退出大宋官場。這發生在大盛朝建國二年八月。

……

大盛朝建國元二年四月,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接受金兀朮和完顏希尹的建議,將完顏紅雲由郡主升格為公主,盛裝大打扮後,養在身邊。

遣金兀朮和完顏希尹為正副使臣,到大遼去議婚,稱只大金紅雲公主年方十八,是大金第一美人,有傾國傾城之容貌,且自幼練武,具有歷代巾幗的颯爽英姿,比那此深閨弱女更是不同。

只要遼國天祚帝同意立紅雲公主為後,太金就與大遼結盟,共同進攻中原,平分漢人的錦繡江山。

這遼國天祚帝本來就是一位昏君,整日只知道打獵,縱情聲色犬馬,基本不過問朝政,將國事交給大臣蕭軍等人處理。

金兀朮和完顏希尹到達大遼後,給蕭軍送上厚禮,說明來意。

蕭軍收了金人的好處,早忘了只有他們蕭氏一族才能立為皇的規矩,在天祚帝身邊好一陣鼓吹,紅雲公主是如何如何的漂亮,若能立她為後,兩國交好,結成同盟,共同進退,取漢人的江山易如反掌……

其實其他事情天祚帝並不關心,只關心紅公主是不是既年輕又漂亮,只要滿足了這一點,就立她為皇后。蕭軍向他保證,紅雲既然是金國第一美女,肯定漂亮得無以復加。

蕭軍還說,要是金人把紅雲送來後,如果發覺她不漂亮,就不與金人結盟,我們沒什麼損失。

於是天祚帝同意金人的和親之說,讓金國速速將公主送來……

大盛國建國二年六月初,金兀朮與完顏希尹將紅雲公帶到,天祚帝一看,果然是國色天香,加之是盛裝打扮,美豔得不可方物。

當即封紅雲為皇后,令寵臣蕭軍負責結盟之事,他自己則當即拉著大美女完顏紅雲進後宮去了……

這樣金國與大遼結成盟國,秘密商定兩年後整頓兵馬,進攻中原。

於是,金國和遼國開始擴軍,訓練將士,屯積糧草,並積極備戰……

天祚帝自從娶了紅雲以後,不分白晝,日夜淫樂。這紅雲公主受了完顏希尹等人的特訓,在天祚帝面前屈意迎合,逐漸侍寵生驕,慢慢地開始干涉朝政,掌控大遼的軍政大權。

紅雲當了大遼皇后不半年,就讓遼帝下令,送了三萬匹戰馬,五石糧食給金國,滿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

大遼滿朝權貴,見遼國朝政日非,雖然心裡憂慮,大都明哲保身,甚至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刻意討好紅雲。

只有副相耶律打石是遼國的狀元,是一位治國的良才。經常勸諫天祚帝,要以國事為重。國家大事,要與朝中各位重商量後再作出決定,不能受後宮的干擾。

紅雲視耶律打石為仇人,經常在天祚帝面前中傷他,說耶律打石包藏禍心,結黨營私,請求將耶律打石罷官充軍。

天祚帝知道耶律打石是遼國的柱石,又是大遼貴族,對遼國的忠誠是不容置疑的。於是,平時對紅雲百依百順的天祚,唯獨對處置耶律打石這件不予理睬。

耶律打石府上去年來了位青年謀士,是一位中原的飽學之士。他對耶律打石說,婦人干政、是國家大亂的象徵,恐遼國從今以後就可能走上亡國之路了。大漢呂后、大唐武媚娘就是前車之鑑。

大人是大遼皇族,不為自己打算,也應該為先人們開創的基業打算。如果就這樣呆在朝中,既不能展現自己的抱負,還要時時提防紅雲皇后的中傷。

不如想一條計策外出,求一無足輕重的外任,到那後積畜力量,靜觀時態的變化。這是三國時,司馬懿為躲避曹休等人的暗算,實施的韜光養晦之計也。

此計的完美實施,使司馬懿父子重執權柄,最終取代大魏一統三國。

耶律打石道:“既然是求放外任,憑藉皇上的信任,應該求一重要地方主管軍政,在國家危難之時,也好挺身而出。”

那謀士道:“越是重要的地方,越是遭人盯著,待你治理得有些眉目後,就成了別人的地盤,最終為別人做了嫁裝。”

“那先生認為哪裡好?”

“西北邊境最好,那裡是苦寒之地。對大遼可有可無,你如果上奏遼帝,請求到西北大遼城當一留守,紅雲皇后巴不得你早日滾出朝堂,必然讓天祚帝立即答應您。”

接下來,那位謀士又把到西北去發展的種種好處一一闡明,耶律打石最終被說服。

隔了兩日,耶律打石上奏遼帝,具傳西域各國最近蠢蠢欲動,妄圖東犯大遼,臣願領兵一萬,鎮守西北大遼城。

為作長遠計,永保西疆無恙。臣請求將族人和一萬將士的家屬一併帶去,讓將士安心在那裡紮下根。以免將士們思戀親人,但又遠隔數千裡,無從相見。

遼帝雖然知道耶律打石忠心耿耿,有治國安邦之能,但他時時在自己耳邊唱反調,確實有些煩人,現在你自己願意到遙遠的大遼城去,你就去吧。

遼帝將這份奏章又拿給皇后紅雲看,並說了自己的意見,紅雲果然讓遼帝同意他的條件,讓耶律打石趕緊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