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一碗雞湯引起的風波
章節報錯
周氏被喊了一聲,腦子發熱,什麼都顧不上想也跟了上去。
楊三鐵畢竟是個滑溜的孩子,跑起來連錢氏都追不上,很快就衝到了最前面,快到家的時候便扯著嗓子大喊,“阿孃,把雞肉收起來,二嬸來搶吃的了!”
錢氏在後面聽了那叫一個氣啊,又因為追楊三鐵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連罵人都罵不成句,一家子闖進院子,連根雞毛都沒看見,錢氏不滿急了,“大嫂!都是你家人,你也好意思自己吃獨食?”
江寧都被氣笑了,“喲!這會兒是一家人了?大頭二蛋,你們都聽見了吧!你們二嬸說我們是一家人呢!一會兒就去你們二嬸那屋,看中什麼搬什麼,反正咱們是一家人嘛!”
“你!”錢氏氣到跳了起來,“大嫂!你也太過分了吧!分家都分出去了!還想去搬我家的東西!你哪來的臉?我不跟你扯,雞肉呢?我家富貴要吃雞肉!”
說著錢氏鼻子使勁兒嗅了嗅,聞了一圈也沒聞到味道,想到處找找,卻被楊大頭等人攔住了去路。
“二嬸,我們家不歡迎你!”楊大頭冷冷說道。
之前他雖然不喜歡錢氏,可礙於對方是長輩他也一直敬著,自從上回在老宅被錢氏胡攪蠻纏打了一頓,他的心思就變了,已經完全不把錢氏當長輩看了。
錢氏沒想到楊大頭竟然敢這麼跟她說話,氣得又要擼起袖子揍他。
江寧眼疾手快,衝過去一把將錢氏推了個老遠,“老孃還沒死!輪不到你來我家作威作福!”
“你敢打我!我跟你拼了!”錢氏羞憤地從地上爬起來,不管不顧衝江寧跑去。
江寧可不耐煩跟她撕扯,當即衝進屋拔了鐮刀朝錢氏身上招呼。
錢氏以為江寧就是嚇唬嚇唬她,壓根沒當一回事,沒想到江寧真的揮刀,還削了她幾縷頭髮。
錢氏當場就被嚇尿了,眼睛都直了。
周氏和李氏趕過來的時候正好看到這一幕,兩人都有些腿軟。
李氏聲音顫抖地說道:“老大家的!有話好好說!老二家的就是個渾人,你也是知道的!咱別跟她一般見識,阿孃保證回去後一定好好教訓她!咱先把鐮刀放下好不好?”
周氏牙齒打顫,比李氏還害怕,硬著頭皮出聲,“大大大.....大嫂!你你你.....你別衝動......”
江寧冷冷盯著錢氏,厲聲喝道:“滾!再敢進我家的院子,下回我一定跟你同歸於盡!”
說著她又狠狠劃了一刀,鐮刀破風的聲音再次嚇壞了錢氏。
楊富貴姐弟三人早就在江寧發飆的時候見勢不妙偷溜到坡下。
李氏見錢氏沒動靜,咬牙過去將人拖出院子,一邊走一邊罵。
她們一撤,江寧立即恢復平靜,同楊大頭說道:“你跟過去,將咱家的碗帶回來,還有,我的東西,二房不配享用!”
“阿孃,我知道了。”楊大頭也跟著出了家門。
其他人心有餘悸,柳葉趕緊過去奪下江寧手中的鐮刀,眼眶微紅,“阿孃,二嬸不是東西,犯不著為了她賠上自己!”
剛剛她是真的嚇壞了!生怕婆婆一怒之下真的殺了錢氏,那可是要償命的!
江寧回頭,給柳葉一個放心的眼神,“我有分寸!今日這麼一嚇,錢氏應該能安分一陣子,不過咱家這個院子也要起個院牆才行,免得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往裡面闖!”
柳葉趕忙點頭。
老宅這邊。
二房一路被李氏罵到家,就這樣錢氏還記吃不記打,心心念念著那碗不夠分的雞湯,結果卻見楊老頭當著所有人的面將半碗雞湯和一塊雞肉給了李氏,“吃吧!吃完了讓大頭把碗帶回去。”
“阿爹!你怎麼吃了?都不給富貴留一口!他可是老楊家的孫子啊!”錢氏憤恨不滿,彷彿到嘴的鴨子飛了一般。
楊老頭懶得搭理她,看向李氏身後的楊大頭,催促道:“趕緊吃了,大頭還要回去呢!”
李氏這才發現跟著他們回來的楊大頭,當著所有人的面將雞肉雞湯吃了個乾淨。
楊大頭臉色好看了不少,接過碗說道:“阿爺阿奶,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李氏擦了擦嘴角,道:“等會兒,再拿兩顆菘菜回去。”
錢氏氣到已經罵不出來了,當著眾人的面摔門進屋。
李氏送走大孫子也回了屋,看到櫃子裡藏著的那半碗雞湯,心裡不是滋味,壓低聲音道:“我就知道你沒吃!”
楊老頭面不改色,長舒了口氣,語重心長道:“老大家的好不容易有些轉性,我可不想她再說我們偏心,只好偷偷藏起來,本來還想留給富貴和來貴,可老二家的太會鬧騰了,反倒不好給了!”
一旦楊富貴喝了雞湯錢氏一定會知道,以錢氏那死德行必定會到處嚷嚷,很快就會傳到江氏那裡,沒得還給江氏添堵再怨上他們老兩口。
楊來貴是三房的孫子,比楊富貴還小,嘴上沒個把門,要是隻給楊來貴吃不給楊富貴吃,一旦孩子說漏嘴,免不得又要鬧起來,老二還有可能跟他們離心,怎麼做都不妥當。
李氏咬牙道:“那就你自己吃了!辛苦了一輩子!被老大家的氣了十幾年,難得她吃肉還記著我們,你吃她的東西天經地義!”
最終在李氏的勸說下,楊老頭終於還是把那半碗雞湯給吃了。
楊大頭拿著空碗回來,楊二蛋他們立即將藏起來的雞肉和粥端出來,熱了一下,全家美美地吃了一頓鮮美的雞肉湯。
這頓飯彷彿揭開了幾個孩子的吃貨屬性,他們往山裡跑得更勤了。
楊三鐵則卯足了勁兒攢土坯。
江寧好奇一問,他回道:“聽阿孃的,我要弄個高高的院牆,再讓二哥做一扇厚厚的大門,把二嬸攔在外面,讓她沒法進我們家!”
江寧哈哈大笑。
打野味這種事情全憑技巧和運氣,楊大頭每天天不亮去山裡下完套子就下地了,中午去巡一遍,回來還要編魚簍和簸箕,忙得腳不沾地。
其他則忙著攢土坯,爭取在秋收後起房子。
轉眼到了趕大集的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