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嶽山省官場上的位置空缺,加上劉光輝省長在這次的紀委調查中雖沒有問題,但是也受到了牽連。其他省委常委是本土勢力的,都在擔心自己。

那些不是本土勢力的都依附在張秋生書記的周圍,所以這一次年底人事調動,基本就是張秋生書記說了算。

張秋生也很講政治規矩,今天這個局面都是彭家聲幫他開拓出來的,加上他現在還是省委副書記。所以他打算除了一些關鍵位置的書記,市長以外,其餘的基本就交給彭家聲推薦了。

趙小北也在上班的時間給周放明,昌學平,郭海龍,冷冰冰,劉雪峰他們五個人發了一條資訊:

“把你們的個人具體資訊發我,包含任職詳細經歷。”

五人在收到資訊後,第一時間把資訊編輯好回給了趙小北。他收到五個人的回信後,就用電腦詳細列印出來,整理好交給了彭家聲。

“小北,我不是說可以六個嗎?怎麼才五個。”

“領導,這五個我比較熟悉情況。”

彭家聲看著紙上的五個人簡歷,發現都是正處級的同志,而且基本都還是比較年輕的同志,資歷也都符合提拔的要求,自己還是很滿意自己這個秘書的知進退。

“小北,我還以為你得名單上會有於向波了。”

趙小北趕緊解釋到:“領導,於市長都是市長了,再進步就是市委書記了。這沒重要的位置,我相信領導自己會有周全的安排。所以自己都是瞭解的一些正處級的同志。”

“嗯,那你覺得於向波同志怎麼樣?”

趙小北思索了一下:“領導,其實我沒資格評價於市長,但是我就站在一個黨員的角度來說,於向波同志是個好黨員,寧州這一次因為國富礦場都少人犯錯犯法丟了底線。但是他卻堅守住了,甚至還同不法事情做了不少鬥爭。所以我覺得他是好黨員。”

彭家聲很滿意趙小北的評價,很中肯。他越發覺得自己的秘書是一個副將福星。

等趙小北出去以後,彭家聲又在自己的本子上記下了這五個名字,而在他本子上本來就還有一個人名字,於向波後面有個括號(北江市市長)。

很快乾部人事要動了的訊息傳遍了嶽山官場,組織部也代表省委徵詢了所有省領導的意見。形成了基本盤子。

很快書記辦公會召開了,一正兩副三位書記在省委書記張秋生的辦公室。基本上他們三人就會把基本盤子敲定。等他們敲定就是五人小組會議,商量具體的人到具體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省級領導向組織推薦。他們一般會根據自己的職位影響力,還有被推薦的崗位,找不同的常委推薦,有的直接找書記,副書記推薦。還有找組織部長推薦的。

但是無論找誰推薦,最終都繞不開省委書記,省長還有省委專職副書記。但是他們三也會講政治規矩,對於其他常委的推薦都會做詳細的統籌安排,不是說每次提拔都是自己的人,有時候要照顧所有常委的訴求。

這也是一把手書記最重要的工作,要是太一言堂,工作肯定不好開展。所以所謂的常委會都是已經在會下詳細溝通交流了的事情,在會上不一般不會出現變數。而且常委會議題還有會議程序都是由書記決定,任何常委想在常委會上討論什麼事情,都是需要提前把議題彙報給書記的,書記不同意就沒法召開常委會議題也沒法上會。這就是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很快三位書記就交換完了意見,劉光輝省長,這一次明顯不在狀態,除了基本的訴求,其他的他都放手了。而張秋生在看到彭家聲的推薦人名單的時候,也是全盤接受。所以很快就進入五人小組會議討論。

五人小組就是書記,省長,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組織部長。他們把具體的位置安排到具體的人身上,然後會下又再跟每個常委交換意見,最終拿出一個方案呈交省委書記。由他決定什麼時候上常委會。

在這複雜繁瑣的程式執行過程中,就會有不少的小道訊息傳出。郭海龍他們也都聽到了自己的傳言,都是好訊息,要提拔副廳。

本來在上常委會之前,領導都會找自己推薦的人談心,無非就是組織準備怎麼安排你,你自己還有什麼想法之類的。

但是這一次因為郭海龍他們只是提拔副廳,嚴格意義上說還真輪不到省委專職副書記找他們談話,他們基本都是組織部集體組織談話。

所以彭家聲只跟幾個人談話了,一個就是於向波。也把組織下一步安排告訴了他,就是北江市市長。這個位置很難得,省會城市的市長。下一步就是副省級了,而且北江市的市委書記是省委常委兼職的。以往的慣例北江市市長是可以直接升任副省長的。

所以這個位置就特別重要,彭家聲也是全力幫於向波才爭取到的。到這一步大家都知道了,於向波就是彭家聲的嫡系隊伍。

於向波談完話滿面春風的走出了彭家聲的辦公室,臨走還跟小北認真說道:

“大恩不言謝,小北老弟”

“這些都是你自己努力所得,加油於哥!”

還有幾個談話的,基本都是副廳升正廳。基本都是上面透過走彭家聲的路子提拔的,所以那些有天線的幹部,都會找上面的關係。

但是無論是什麼關係,最終辦事的都是嶽山省省委常委。一些有影響的上層領導就會直接跟省委書記推薦,差一點的就看自己跟哪位常委的關係近一些,而且基本都是平級甚至還要高一級。

等這些忙完這些,人事幹部問題就會正式上常委會表決。當然能上會表決的基本就是沒問題的,大家都已經墨守成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