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輝聽呂並權這麼說也就收下了那幅價值連城的畫。然後又關心的問道:

“怎麼樣,在華州的工作順利吧。”

“姐夫,工作很順利。曾書記也是老書記了,工作方面他能提點很多。”呂並權也知道曾書記是劉光輝的鐵桿下屬,是劉光輝一手提拔上來的,所以這也算拍劉光輝的馬屁。

“嗯,你要多跟廣文書記溝通,他是一個很有魄力的領導,你也要多支援他工作。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的也可以直接跟我聯絡。”

呂並權還知道話到這裡了,自己也可以旁敲側擊了:

“姐夫,我前幾天遇到一個事情,還真有一些疑惑。”

“你說說看。”

呂並權就詳詳細細把呂志歡還有趙小北的事情說了一遍,但是沒有說李佳敏的事情,也沒說是呂志歡挑事在前,只是說了郭海龍親自下場救趙小北的事情,還直接下令扣住了呂志歡。

說完他就看著劉光輝的臉上的微表情,他發現當他提到郭海龍還有趙小北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情感的變化,他就繼續說道:

“這段時間有很多傳言,說姐夫你可能要提前退線,所以大家都十分看好彭家聲書記。”這個傳言就根本沒有,就是呂並權故意杜撰的,就是為了挑事。因為現在確定劉光輝對自己的態度沒有變化,就證明至少紀委應該還沒有給自己開檔案,自己這麼說也是為了以後萬一紀委要調查自己,自己也可以將矛盾指向劉光輝還有彭家聲身上,讓劉光輝感覺這是別人故意針對他的。

要不說呂並權這個人,心機相當深。一肚子的陰謀壞水。

聽完這個杜撰的傳言,劉光輝哈哈大笑。

“傳言你就讓他們傳,我的位置是組織給的,到底是退是升那也是中央說了算的。”

呂並權聽劉光輝這麼一說,再聯想到他剛剛在樓上打了電話下去的時候,滿臉的喜悅。難道劉光輝還會進步?要是再進一步就是書記了。

“對對對,傳言不可信。我看姐夫你就有可能再進一步。”呂並權其實這是試探劉光輝。

放在平時劉光輝肯定能夠察覺到,但是今天打得那個電話確實高興,加上是自己的小舅子,所以也就沒多想。

“進不進步是組織說了算,但是我才60歲,我相信組織會考慮的,這些就不是我需要操心的。”說這話的時候,劉光輝臉上明顯洋溢著一股自信。

看著劉光輝的臉上表情,呂並權就肯定了。劉光輝極有可能要進步。

接著他就想把話再引回到趙小北身上:

“姐夫,這個趙小北是怎麼當上彭家聲的秘書的,他是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背景。”

“沒有什麼背景,但是確實有能力,那篇農稅費的改革文章就是他寫的而且,國富礦難救援上他也是出盡風頭。彭家聲還是很喜歡他的,這一次他還破格提拔他正科。”

聽完這些,呂並權陷入了沉思。腦袋在飛速轉動。劉光輝看著他半天沒說話就問道:

“怎麼啦?你是有什麼事情嗎?”

“姐夫我就是擔心這一次呂志歡跟趙小北的衝突,彭家聲書記這麼器重他,我怕趙小北會有什麼動作針對志歡,上一次就是郭海龍直接下令扣住得志歡。”

“怕什麼,就這個事情還能上綱上線?年輕人的一點小矛盾,你別擔心。有什麼問題向廣文書記彙報。他郭海龍是政法委書記沒錯,但是也是在市委的領導下工作吧。我也會打電話給廣文說說這個事情。”

呂並權得到了劉光輝這樣的回答,那他就放心了。至少現在不單單是自己父子倆跟趙小北乃至背後彭家聲副書記的較量,而是省長劉光輝和彭家聲副書記之間的矛盾了。

然後還跟劉光輝省長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他時不時在劉光輝面前載趙小北的刺,也事事影射彭家聲書記。這一下成功就在劉光輝的心裡留下了一根長長的刺。

本來劉光輝原本以為自己肺上的是不治之症,所以對嶽山省政壇上的事情都有點漠不關心,畢竟自己的所有影響都建立在自己還有命的情況下的,沒有命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現在經過兩次活檢都顯示,自己只是良性的結節。而且今年最新的檢查報告,顯示自己的結節小了很多,而且還少了很多了。

最重要的是,自己不但身體沒事了,政治前途也一片光明瞭,他準備把省內的一個大型礦場透過拍賣給一家成陽省一家礦業集團來搭上核心領導層的順風車。

據說這個礦業集團背後的老闆就是那個大領導的兒子。

所以現在也就對嶽山省政壇有燃起了爭鬥之心,他現在就是本土勢力的代表人,楊志剛被帶走後。本土勢力大部分都向自己靠攏了,他現在也有想法準備收拾人馬跟張秋生好好掰掰手腕的想法,那麼對於彭家聲這個書記的好幫手也是要下點功夫的,畢竟現在書記辦公會上,彭家聲是站在張秋生的那邊。

事情就是這麼微妙,因為趙小北的重生,改變了所有人的既定人生軌跡。上一世劉光輝因為楊志剛的存在,本土勢力還有上層領導都是把雞蛋一分為二,放在了劉光輝還有楊志剛兩個人的籃子裡,現在楊志剛倒下了,那麼這些雞蛋都放到劉光輝一個人籃子裡了。

所以原本因為身體原因對嶽山政壇失去熱情而提前退線的劉光輝,因為趙小北的重生改變了人生軌跡。現在準備收拾人馬再拼一場。

所以當天晚上,劉光輝就給華州市市委書記曾光文打了電話,表示關心呂志歡和趙小北的矛盾,也希望曾廣文一定要堅持黨委領導一切的原則。

曾廣文立馬就聽出了老領導話裡的深層次意思,也開始關心郭海龍的政法委工作作風整頓工作。

一下子事情就因為呂並權在背後這一頓操作,變成了彭家聲和劉光輝的鬥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