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琪多蘭牢記阿古什的叮囑,小心翼翼問道:

“敬這麼多勇士,我們會喝醉的,萬一沒法伺候老爺咋辦呢!”

黃毅擺擺手道:“你們喝完酒回自己家就行了,我用不著人伺候!”

啊?怎麼會這樣,阿琪多蘭不由得眼淚汪汪。

寶勒爾帶著哭腔道:“老爺,我倆喝完酒也是和您一起,您去哪兒,我倆去哪兒,我倆已經不能回家了。”

莫日根見羅裡吧嗦煩得很,道:“漢人有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這一說,我們也是一樣的,她倆已經給送你了,就是你的,哪好再回家?”

得!還推不掉,黃毅只好確認道:“你倆是自願跟著我,不後悔?”

倆人連連點頭,忙不迭道:“嗯!嗯!”

額!不是逼良為……,呸呸!打嘴。

黃毅的心裡果然好受了許多,但是他沒有問這問那,甚至於沒問她倆有沒有父母親。

赫丹巴特爾、喀嘞圖、莫日根等等見黃毅不再推辭都很高興,他們開始替黃毅擋酒。

並且告訴敬酒的勇士們悠著點,今晚黃毅巴圖魯不能喝醉,否則會被阿琪多蘭、寶勒爾記恨。

……

夜,雪夜,銷魂夜,風雪交加的夜!

收拾得乾乾淨淨的蒙古包裡溫暖如春。

哦不!應該是春色充滿溫暖的蒙古包……

黃毅忙得很,當然拒絕了赫丹巴特爾的挽留,只在赫丹巴特爾部修整了一天。

這一天是必須的,修整談不上,包括黃毅在內四五百人都很忙。

當然是忙著甄別俘虜、救治己方傷員。

阿琪多蘭、寶勒爾畢竟是部落中出類拔萃的,不僅僅年輕美貌,而且身體健康。

即便夜裡落紅點點,幾度風雨幾度春,依舊早早起來伺候黃毅用早餐。

她倆都是勤快人,心靈手巧,居然都會縫合傷口,根本不怕血淋淋的場景。

黃毅率領五百餘鐵騎即便是發動突然襲擊形成一邊倒的絕對優勢,也做不到零傷亡。

精銳的鐵甲騎兵有九人戰死,四十幾人負傷,其中至少有八個重傷員肯定落下殘疾。

第三天晌午,黃毅走了,五百多架大車上不僅僅裝載了八百張強弓、八百副鐵甲和七百副皮甲、棉甲,還有四百左右的重傷員。

根據地的醫療條件和住宿條件比赫丹巴特爾的過冬營地強太多,所以乘著還沒到最冷的時候趕緊回根據地城。

給赫丹巴特爾分了七百青壯年戰俘,留下了不低於一半繳獲的盔甲和武器。

赫丹巴特爾感動壞了,不僅僅是他,阿古什、莫日根、胡赫魯等等大頭領都萬分感激。

因為黃毅給赫丹巴特爾部留下的戰俘都是全須全尾的,帶走了全部輕重傷員。

寶勒爾、阿琪多蘭沒有坐馬車,她倆都能騎馬,而且騎術精湛。

黃毅見她倆身手敏捷,猜測她倆應該是能夠射箭的,讓章東幫她倆挑選出兩張騎弓。

果然不出所料,兩個少女都能左右開弓,談不上箭無虛發,也能夠射出十中七八的好成績。

黃毅不歧視婦女,一直有解放婦女的設想!

所以刻意要求婦女拿起武器參加訓練,根據地至少已經有三百婦女能夠熟練使用魯密銃射擊。

但是至今為止都沒有發現哪個婦女能夠騎馬射箭!

想來阿琪多蘭和寶勒爾應該是赫丹巴特爾部特意挑選出來的,部落畢竟有萬把人呢。

要不怎的就這麼巧,兩個美少女不僅僅能夠說漢語還能夠騎射?

應該是因為漢矇混血的緣故,寶勒爾和阿琪多蘭都不是眯縫眼,面板都比較白。

最讓黃毅滿意的不是倆人乖巧得沒有自我,而是倆人身上沒有騷臭味。

嗯!她倆已經是自己的女人了,當然要安排工作,回到根據地就讓她們各自選出幾十個有基礎的婦女訓練騎馬。

花上一年半載,看看能不能組建起一支人數一二百的女子火槍手騎兵。

以後肯定要帶領鐵甲騎兵東征西討,可以把巡邏根據地的任務交給寶勒爾和阿琪多蘭的女子騎兵隊。

女人更加細心,組織她們巡邏看家肯定能夠勝任。

阿琪多蘭和寶勒爾心情很好,並沒有因為離開部落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而感到茫然。

她倆策馬揚鞭一左一右跑在黃毅身邊,虎嘯川、虎嘯谷、章東、畢大喜等等都知趣地跑去了前面。

黃毅把由她們挑選訓練女騎兵的計劃跟她倆說過後,倆人高興壞了。

都信誓旦旦表態肯定認真學習寫漢字,以後做個合格的根據地軍官。

黃毅好為人師,又因為心裡年齡是個中年大叔,漫漫長夜兩個十幾歲的美少女陪著不可能都是動作總要說些什麼。

所以教她倆讀書識字,認得了後面的忘掉了前面的,一定要責罰,大叔老師責罰小蘿莉的那種……

反正寶勒爾和阿琪多蘭都喜歡黃毅教她倆識字,學得很認真。

黃毅還說了,回到根據地後,開始教她倆打火銃。

選拔訓練婦女也以訓練打火銃為主,除非原本就會射箭的,原則上女子騎兵隊都使用火銃。

黃毅心裡一直惦記著燧發槍的研發,不知道發火率提高到了多少?

回去後第一件事就去看看燧發槍和火炮的研發進度。

試驗燧發槍的任務可以交給阿琪多蘭、寶勒爾新組建的女子騎兵火槍隊。

兩天後,黃毅的大隊人馬跟耿章華率領的龐大隊伍在根據地城池東北二百里會師了。

黃毅離開的這些天,耿章華這裡不是兩手空空,智、勇、雙、全、鵬、耿七、楊士虎、柳傳宗都不是吃素的。

他們組建了三十個巡邏隊和十幾個搜尋討伐隊。

每個討伐隊都是以一百多根據地騎兵或者耿章華的鐵甲家丁壓陣,驅使三百多新歸附的騎兵橫衝直撞。

散兵遊勇、小部落、零散的牧民那裡吃得消這麼多人馬襲擊,紛紛跳下戰馬跪地投降。

有些散兵遊勇是為了營救家小玩跟蹤追擊,當他們發現家小還活著,並沒有被虐待,立刻改弦易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