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炮手有硬寨可守,有六百火槍手,六百重灌步兵協防,敵人千軍萬馬來襲,都會被揍得滿臉桃花開。

想要攻擊部署十四門火炮的硬寨,而且是攻擊發射一百顆霰彈的火炮,騎兵突襲是沒有效果的。

只能打製楯車、衝車等等,組織兵力下馬舉著皮盾、扛著鐵盾步戰慢慢拼消耗。

騎兵突襲是絕無可能帶上任何笨重的器械,所以黃毅不擔心自己的營地被突襲,可以放心大膽去突襲敵軍。

齋薩爾穆和蘇布地、色楞、萬丹偉徵等等大小臺吉達成共識,做好了給長驅直入的宣大、烏珠穆沁聯軍痛擊的準備。

他們預設的戰場是在蘇布地過冬營地三十里外。

誰知道他們等得花兒都謝了,就是遲遲不見宣大聯軍出現。

這究竟是搞什麼鬼?

已經等了三天,預計敵人早該到來的齋薩爾穆怒不可遏,責問蘇布地幹什麼吃的?

為什麼對敵軍的行動一無所知?

蘇布地也是惱怒萬分,他派遣了很多哨探,但凡是接近到宣大聯軍十里範圍的都回不來。

回來的哨探都僅僅是遠遠瞧見了圍捕其他哨探的宣大聯軍就趕緊往回跑,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半被人家截殺了。

還沒正式開戰,蘇布地的主力人馬就丟了一百多,他當然氣得直罵娘。

不搞清楚敵軍的位置和人數肯定不行啊,沒有好辦法,只能採取增加人馬哨探的笨法子。

黃毅喜歡殺雞用牛刀,人家打斥候戰都是小打小鬧,他卻是動用了主力部隊上去佔便宜。

經常是十幾個喀喇沁的斥候被成百上千的根據地騎兵團團包圍。

造成的結果很好,面對十倍、百倍的敵人,喀喇沁的斥候少有寧死不屈的,絕大多數下馬跪地乞降。

面對倉皇奔逃的韃子,根據地騎兵都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都希望親手抓到俘虜被記大功一次。

黃毅從來不覺得以多欺少勝之不武,他經常告誡智、勇、雙、全、章東、虎嘯川等等,寧可雄獅搏兔。

目的是讓兵馬動起來,與其單調的訓練,何不如有十幾個真真的敵軍騎兵提供給成百上千的戰士追逐?

是啊!實戰練兵多好?誰敢懈怠都有可能送命!

先練以多勝少,練就過硬的戰術和戰鬥技能,就能以少勝多。

關鍵是一上來就打以多勝少的殲滅戰,更加有利於提振新兵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血腥,激發他們的血性。

敵人也不傻,發現探馬、哨騎回不來當然要做出改變。

當黃毅、畢大喜、虎嘯川等等利用望遠鏡觀察到喀喇沁人也出動了數千騎兵之時,為了避免發生大規模遭遇戰,果斷放棄了遮蔽戰場。

故意讓敵軍接近直至發現了己方已經完成的營寨。

嘿嘿!我來打你並不表示就得去強攻你的營寨,在你集結以待的戰場上決戰。

為什麼不可以讓你難受,不得不來攻打我的營寨。

是不是決戰,準備在哪兒決戰?這就得看看黃毅的心情如何。

反正黃毅不可能把遭遇戰打成大決戰,那太不可控,不是他的一貫作風,在他設定的時間地點大決戰才可以發生。

準備好了的黃毅不怕營寨被攻破,所以輕鬆自在,集中所有的騎兵東一下,北一下不斷出擊,每一天都有喀喇沁部落遭殃。

四千幾百騎兵,超過一半是鐵甲騎兵,喀喇沁和建奴能夠集結的人馬全部壓上也不能形成包圍,當然是去留自如。

面對不撲上來決戰,卻在不斷吞噬中小部落的宣大、烏珠穆沁聯軍,齋薩爾穆、蘇布地等等頭大如鬥。

他們不敢分兵,在終於偵查到了敵軍的營地之時,不得不全軍壓上,計劃攻其必救,如果敵人不救,那就直接打破敵軍營寨。

喀喇沁的臺吉們都覺得奇怪,宣大軍怎麼忽然間這麼厲害,瞧上去比不可一世的關寧鐵騎兇惡多了。

為什麼烏珠穆沁赫丹巴特爾部會有兩千多騎兵?有這實力幹嘛要做人家都僕從軍?

這就是情報不對稱,喀喇沁和建奴對根據地一無所知,而黃毅一直在謀劃全滅喀喇沁,不僅僅收集情報,還經常親自審問俘虜。

根據地作戰室裡有整個壩上大草原的沙盤,山川、河流、高地、盆地、人口分佈、各部落的傳統地盤都有標識。

打了好多次斥候戰,都是根據地騎兵俘獲敵騎,從來沒丟下或者失蹤一個袍澤。

所以敵軍沒有抓到俘虜,沒法透過審訊瞭解到根據地的具體情況。

其實根據地外圍蒙古部落的騎兵也搞不清楚根據地的實力,僅僅是感覺到很強大的樣子。

只有正兵戰士才能提供有價值的情報,但是想要活捉到黃毅麾下的正兵談何容易?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太重要了,黃毅的數千人馬在喀喇沁韃子的腹地紮了營寨,當然使得喀喇沁三十六家如芒在背。

哦不!如今的喀喇沁已經沒有了三十六家,應該是最少一半數得上號排得進三十六家的大中部落消失了。

不管還剩幾家,反正喀喇沁韃子都覺得難受,不把宣大、烏珠穆沁聯軍趕走,他們的牧民沒法安心生產。

鐵蹄踏處造成的過度驚嚇,不僅僅喀喇沁婦女容易難產,奶水被嚇回去,母羊都生不出羊羔,母牛也下不了牛犢子了。

所以喀喇沁韃子撲來了,把能夠調動的青壯年都帶上了。

一萬多喀喇沁建奴聯軍逼近,血淋淋的互相屠戮將要開始,然根據地營寨內依舊是井井有條。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營地裡乾乾淨淨,灶臺、水井錯落有致,連廁所都挖了一百多。

以戰養戰很重要,所以黃毅率領兵馬出征時並沒有攜帶多少糧草。

但是打掉了二十幾個中小部落後,繳獲的糧食和牛羊足夠消耗至少五個月,根本不怕敵軍圍困。

況且敵軍的人數高達一萬兩千多,戰馬超過一萬五千,人吃馬嚼消耗何其大也!

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損失巨大的喀喇沁韃子手中的糧食和牛羊根本經不起消耗。

在敵人不能等、等不起的情況下,黃毅當然選擇不驕不躁穩紮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