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肯定道:“當然好!給死太監一個下馬威,讓那沒卵子的貨下不了臺,最後得靠宣大總督說情。”

“哈哈哈……,這樣一來那王公公以後在宣府恐怕就得夾著尾巴做人嘍!”

“所以你趕緊回去,不僅僅是宣大總督,宣府巡撫、兵備道最好都不在,全由那王太監胡作非為!”

“有道理!卑職這就回。”

耿大走後,黃毅做了一系列安排。

麾下軍官一個個神經粗大,對於佔領宣府城門,包圍守備太監府邸收繳所有的財物這種等同於造反的命令,沒有一絲牴觸。

甚至於有幾個原本是馬匪山賊的軍官覺得亢奮。

這些人混社會久了,見識多,這一兩年成為根據地的軍人,看到了興和軍的崛起,看到了如同銅牆鐵壁的興和城拔地而起。

他們不僅僅瞭解蒙古諸部的戰鬥力,還熟悉宣大、山西、延綏鎮邊軍的戰鬥力。

覺得五千多興和軍在方圓一千里內的必然無敵,就應該稱王稱霸。

瞧黃毅的佈置,是準備奪取宣府鎮城自立為王嗎?

行軍途中,畢大喜見鬱少山一直在樂,覺得奇怪,問道:“鬱把總心情不錯麼,遇上啥好事了?”

“你沒覺得我們都要遇上好事嗎?”

“沒覺得!”

“咦?如此大的動作你居然沒有絲毫感覺?”

“感覺什麼啊?越說越邪乎了。”

“你沒長腦子嗎?”

“你不好好說話以後我不跟你聊了!”

鬱少山頗有心計,知道畢大喜的職務雖然跟他一樣,也是個正五品衛所千戶虛授,實授騎兵把總。

但畢大喜是黃毅的弟子,而且是比較受器重的弟子,經常帶在身邊言傳身教。

所以他希望和畢大喜相處融洽。見畢大喜貌似不高興,不賣關子了,趕忙道:

“縱兵包圍監軍太監的守備府邸,把所有人全部擒獲。佔領南城門並且固守。這是準備幹嘛你真的心裡沒數!”

“大人說了,為弟兄們討個公道,替宣大的文官武將出口惡氣!給那王太監一個終身難忘的記憶!”

“僅此而已?”

“嗯!還能有啥?大人還一再強調以震懾恐嚇為主,儘可能不傷人,決不能濫殺無辜!”

“嘿嘿……”

“你別壞笑啊!你看出來什麼趕緊說說唄!”

“我覺得……,不能說,禍從口出。”

“我是啥樣的人你還不清楚啊,趕緊說唄!”

“那隻能入得你耳!”

“放心吧!打死我都不說給別人聽。”

“我覺得大人有自立為王的意思!”

“真的嗎?”

“千真萬確!”

“自立為王是不是就用不著聽皇帝和宣大官老爺們的命令了?”

“那是當然!”

“太好了,大人就應該自立為王!”

宣府宣大總督官邸,耿如杞撫須大笑了好久,才道:“那王太監看來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那大人準備何時動身?”

“沉巡撫、劉兵備那裡都通知了麼?”

“通知了!”

“我們明天一大早就出發,先去保安州巡查防務!對了,黃毅打算怎麼做有沒有跟你明說。”

“他說了,興和軍絕不無理取鬧,太監是皇帝身邊的人喜歡按章辦事,那就大家都按章辦事!”

“嗯!不錯不錯,既然你按照規矩來,那大家都規矩起來。王太監想發作也得忍著。”

“最後有可能是興和軍扣下王公公要求補足被漂沒的糧餉!”

“那就讓王太監被扣幾天,然後老夫來跟興和軍談判,救王太監脫困!”

“這事兒會不會鬧大?”

耿如杞想了想,道:“應該不會,我們宣大的文官武將肯定不會說出去,那王太監更加不敢透露這種事情,最後肯定是不了了之。”

“那卑職這就去準備車馬!”

“你等等,我還有話要問,只是一時間想不起來了。

哦!對了,儘可能別傷人,弄出人命不好收拾,這方面黃毅有沒有佈置?”

“興和軍的紀律無可挑剔,黃毅下達了全部抓俘虜不許殺戮的命令,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傷亡!”

《從鬥羅開始的浪人》

“乾脆你也留下,記住了千萬千萬不能把王太監給打死了!”

“打死應該不會!就怕那王公公見到如狼似虎的興和軍,嚇死了!”

“胡說!王太監也是見過大場面的,哪有可能被嚇死?”

耿如杞說走就走,小李子得到訊息立刻跑去向王坤報告。

“乾爹,耿總督、沉巡撫、劉兵備都去保安州巡查防務去了!”

好整以暇的王坤根本沒當回事,慢悠悠道:“哦?這個時候離開鎮城應該是迴避啊!這老滑頭。”

“那乾爹您準備怎麼辦?”

“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灑家又沒打算把事兒做絕!”

“孩兒聽聞那黃參將有萬夫不當之勇,萬一他動粗……”

“哈哈哈……,還萬夫不當之勇,你是聽《三國演義》聽多了。動粗?誰敢?灑家奉旨督軍,查驗兵馬是分內之事!”

“乾爹準備在哪兒點驗黃參將的人馬?孩兒要佈置一下。”

“當然是在總督行轅前的校軍場。”

“據說黃參將的兵馬野的很,放入鎮城恐怕會生出事端……”

“如果那些丘八胡作非為,豈不是又給灑家落下把柄?”

“乾爹真是神機妙算,孩兒佩服得五體投地!”

宣府原本有不少兵馬,林丹汗威逼大同一線,總兵官張鴻功、副將耿章華的兵馬都在西線。

北線有張家口駐軍,還有興和援兵營,鎮城比較安全,所以當下沒有成建制的營頭。

得知監軍大太監命令興和軍去宣府總督行轅前的大校場接受點驗。

黃毅有點懵!

記憶中大明的城池是拒絕客兵進入的,這個宣府城怎的沒這規矩?

後來想了想,興和軍應該不算客兵,本就是宣大的營伍,再加上總督大人是老丈人,王太監壓根兒沒往壞處想。

黃毅原本以為是在城外點驗兵馬,打算翻臉扣住前來點驗的王太監和陪同的官員。

然後搜出關防印信叫開城門帶兵入城包圍守備太監府邸收繳金銀財寶。

現在看來用不著如此費事,完全可以打馬直入宣府城。

這特麼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