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江越所截之人,乃董卓?!!
章節報錯
“將軍,急報!”
傳令兵跪在營帳內,也不顧曹操他們一片安靜,快速彙報道:
“剛得到我軍安插在董卓大軍中棋子的密報,董卓全軍收到密令,將於明日發起進攻!”
“但同時得知。”
“董卓似乎早已不在軍中,不知何時離去!”
嘶!
這下子,滿營文武,終於是不再懷疑楊定所說話語的真假了,全部倒吸一口涼氣。
董卓義子呂布,真地反叛董卓了。
同時朝中的王允等人,看來也真地一鼓作氣,斷掉了董卓後路,逼迫得他根本沒法聚兵再戰,只能帶著小股親兵試圖逃竄。
天下將變!
天下將大變!!!
同樣的話語,在營帳內的每個人腦中響起。
謀士郭嘉更是在驚醒之後,瞬間看向曹操道:
“主公,董卓不在軍中還派遣大軍進攻,必定是如同楊定所言,糧草耗盡無法再拖,遣大軍為自己突圍吸引注意力!”
“沒錯!”
荀彧同樣迅速站出身,急促道:“董賊大軍雖強,但已無糧草,我軍只需避其鋒芒抵抗幾日,其軍自潰。”
“倒是董卓此人。”
“昔日能以豪勇之身成此大功,若能斬首必不能放其逃走!”
“如若能截殺董賊,此功更是定能讓主公名赫天下,於群雄中獨樹一格!”
“他會從何處逃脫?”
曹操到了此時亦是橫眉聳立,挺直身子向下方肅問。
“這……”
郭嘉與典韋等人對視一眼,微微遲滯,但很快便將近幾日的所有戰報全都搬來翻動。
可讓他們困惑的是,還是沒有找到一絲痕跡。
這是不應該的!
如若董卓只是帶著幾名親衛逃脫,那自然是如魚入海,根本無法尋覓。
但這可能嗎?
自然不可能!
他董卓乃孤身鄉勇起勢,能有今日成就,麾下怎麼可能會沒有受他提拔,哪怕是如此局勢也願跟隨他的忠勇之士?
數位這樣的忠勇將領,再帶上親屬官員,以及隨身親衛等等等等無法拋棄之人,他身邊最少也有上千人吧?
以如今局勢之緊張,以及群雄與董卓交戰之激烈,一旦有上千人的調動,那便是逃不過雙方眼線的。
為何一點痕跡都沒有?
“楊定?”
曹操蹙眉下望。
“我也不知。”
楊定當然知道他想問什麼,可他確實不知道董卓會往何處逃,只能搖頭。
“郭嘉?”
曹操扭頭再問。
“各關隘、營帳均無動靜,董卓大軍的調動也均合理。”
“唯一有意外的就是。”
“楊定說追擊他的兵馬神不知鬼不覺地到了江越將軍關隘處,但楊定說那支兵馬領兵的將領是徐……”
說到這,郭嘉忽然停頓了一瞬,似是想到了什麼。
一旁的荀彧、鮑信等人,更是剎那間望向楊定道:“你確定領兵之人是徐榮?!”
“我……”
楊定懵了一下,沒搞懂他們什麼意思,但還是想了想道:“我只能確定徐榮在那支兵馬中。”
“只確定徐榮在那支兵馬中?”
郭嘉在帳內焦急踱步了片刻,忽然又看了眼地圖,然後咬牙看向曹操道:
“徐榮乃董卓親手提拔之親信,董卓若要逃,不可能會棄了他,讓他繼續追擊楊定陷入死地。”
“更重要的是。”
“我觀徐榮所處之地,恰是我諸侯聯盟大軍之邊緣,一旦從此地進入山林逃脫,便如鳥入雲中,再無法追蹤了!”
“你的意思是,董卓也在那支兵馬中,假借追擊楊定之名實則逃出諸侯圍困?”
曹操當然能懂郭嘉在說些什麼,眉頭緊鎖道。
“沒錯!”郭嘉頷首。
“此處我軍可有兵馬屯守,能調遣攔截,待到我大軍至此?”曹操急問。
“有一支兵馬在此,且已經前去攔截了!”郭嘉突然嚥了口口水,目光莫名地看向曹操。
“誰?”
“江將軍!”
“江將軍?”
曹操茫然了一瞬,然後臉色猛然大變,拍案而起。
一旁帳內的諸多文臣武將們,也是同樣驚愕失色,有些不知所措。
江將軍?江越?
他已經前去攔截了?
不對。
他是前去截殺了才對吧!
可現在的問題是,與江越原先所得到的訊息,他前去截殺的是徐榮不同。
此時在那裡的,可是董卓,乃至於董卓身邊最為精銳,也最為具有逃生慾望的親騎猛將啊!
在此等情況下。
完全不知道此處營帳內訊息的江越前去截殺,豈不是送死?
“楊定!”
“是你讓江越前去截殺徐榮,幫你報仇的?!”
剛剛在獲知情報後,對楊定還算有禮的曹操弄清一切後瞬間勃然變色,額頭青筋爆起。
驚得楊定頓時磕頭不止,心中同樣恐懼萬分道:
“我…我也不知董賊可能往此處逃脫啊,不過江將軍英勇非凡,胯下又有駿馬絕影在,縱使撞上亦能孤身走掉吧?”
“你找死!!!”
明白江越此時處境的曹操猛然揮袖,才不會聽他辯解,眼中殺意大起道。
典韋見狀也是毫不猶豫,持起一柄利斧便將沒想到剎那之間,自己便陷入了此等境地的楊定首級砍下,血液濺得到處都是,帳內卻無一人皺眉。
此人所傳情報,曹軍暗子幾乎同時傳來。
故此其無一點功勞。
非但如此。
因為他的假情報,此時還使得江越身陷險境,殺之又何妨?
倒是典韋放下利斧後,又立馬拱手道:
“主公,此地距離江越所在之地不遠,我帶千餘精銳鐵騎或許還能援救!”
“快去!”
曹操聞言自然立時頷首,握緊雙拳道:“速速前去,如若可以一定要攔下江將軍,縱使不行也要將江將軍救回!”
“是!”
……
與此同時。
在曹營獲得訊息之時。
幾乎十八路諸侯帳內,也全都獲得了董卓軍中,那已然無法遮蔽的震撼訊息。
公孫瓚、袁術、孫堅等人在察覺到董卓逃離方向後,自然而然派兵乃至於親自帶兵試圖阻攔。
唯有袁紹。
他本就與王允有書信往來,早早便知曉其挑撥呂布背叛董卓之事,故此沒有大驚。
反倒是在得知董卓逃往的方向,有可能與江越所守之處相撞時,不由大喜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