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無需動兵,便可盡滅其國
章節報錯
紫宸殿內,李絢拱手站在下方。
上方的御榻之上,同時坐著的是皇帝和武后,側前方,站著太子李賢。
李治穿一身黑底金絲的龍袍,頭戴黑色璞帽,將手裡的奏本往前一推,有些好笑的看著李絢,說道:“你想讓太子納新羅和倭國的王女為側妃?”
李絢面帶苦笑的拱手,說道:“為國計,還請太子犧牲。”
李賢站在一側,嘴角微微抽搐。
武后神色平靜的點點頭,說道:“秦漢皆有東島王女進宮為妃之事,前隋楊廣若是能多做忍耐,納東島王女為妃,大隋的天下,亦不會那麼早崩潰。”
李治聽得懂武后的意思,畢竟大隋到如今也沒有幾年,最後李治點點頭,說道:“如今吐蕃大戰在即,東島需要穩定,納新羅和倭國王女為妃,善加操作,數十年內,東島當會穩定,但……”
說到這裡,李治身體往前微微一探,看向李絢,沉聲說道:“新羅人歷來反覆,二十七郎,這是你說的,朕看的出來,你也在防備此事,所以要拿下濟州島,但租界期至新羅王女病逝……”
對於新羅王女的命運,李治並不怎麼有信心。
畢竟他家的兒媳,可沒有幾個能活多少年的。
“病逝了,就讓他們再送一個過來,來了,就繼續租,不來,就是要打了。”武后直接接話,語氣狠辣。
武后看著李絢點點頭,隨後才側身看向李治說道:“陛下,等到吐蕃事了,我朝,還怕打新羅嗎?”
李治有些詫異的看了武后一眼,說道:“媚娘此言,倒是深得朕心,二十七郎,你怎麼看?”
李絢神色肅然的拱手,道:“陛下,租界濟州島只是其一,其二者,等到我朝在新羅人多後,便會有我朝在新羅子民,請求在新羅為官,新羅王必定不會允許,屆時陛下可派人傳詔新羅,以科舉制,在新羅開科舉,納士子。”
“朕記得,此事你曾經提過,新羅國內多數人才不被其用,想用科舉之法,一舉引發新羅內亂。”李治點點頭,稍微按了按額頭,神色謹慎點說道:“朕請教過幾位大臣,前隋滅亡,科舉之事雖然原因不大,但也並非完全無關,楊廣出事之後,世家大族多袖手旁觀便與此有關。”
“我之蜜糖,彼之毒藥。”武后接話,點點頭,說道:“新羅國內混亂,科舉難以治理其國,反而容易引發內亂。”
李絢心下震驚不已,這些東西,他原本以為自己還要費力勸說,但沒想到,皇帝和武后竟然全部都能看透。
稍微收拾心思,李絢繼續說道:“新羅科舉只是其一,若是我朝能認可其科舉之制,等同我朝州郡鄉試,則可納新羅人才為我朝所用,他日,若是新羅王族絕嗣,我朝亦可挑選其王女後人,回新羅繼承王位……”
“如此,無需動兵,便可盡滅其國。”武后詫異的看了李絢一眼,然後又看向李治說道:“陛下,便如此吧。”
李治的臉色有些古怪,最後他輕嘆一聲,說道:“好吧,便如此吧,看來朕有生之年是無望看到新羅國滅了。”
“陛下!”李絢,李賢,趕緊躬身。
李治不在意的擺擺手,轉口說道:“濟州島的駐軍之事,如今大唐戰事在吐蕃一側,新羅怕是難有餘力啊!”
“陛下,前期亦不用派多少水軍前方,派遣商隊前期勘探,建房亦可,臣記得,揚州沈家便與新羅倭國有極深的商貿往來,安排一些役滿軍卒混入商隊,一來可瞞過新羅國王眼界,二來可透過商隊,檢視新羅春夏是否會動兵。”
“揚州沈家,和李敬業有關聯的那家是吧?”李治的嘴角帶出一絲冷笑。
李積當初好不容易打下來百濟和高句麗,但他的孫子,卻利用這條軍路行商事。
若是於國有功,倒也罷了,但偏偏盡為私利。
“好了,朕會安排揚州方面跟進的。”李治按了按眉頭,說道:“看樣子,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一職,補缺之事,還真的拖延不得。”
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自從竇玄德調任戶部尚書以來,一直空缺。
李治原本還想再等等,但現在東島這麼多事,還真得派人去看著。
“陛下,臣妾倒有一人舉薦。”武后這時候開口,李治和李賢同時轉過頭,只有李絢低眉垂目,彷彿一切跟自己沒有半點關係一樣,就聽武后繼續說道:“陛下,封言道如何?”
封言道,淮南大長公主駙馬,密國公,如今就任滄州刺史,故宰相、中書令、密國公封德彝之子。
李治有些猶豫了起來,抬頭看向武后。
武后彷彿知道李治心中擔憂一樣,輕輕一笑,說道:“陛下,密國公已經六十了,在揚州榮養幾年,調回中樞,便可考慮安享晚年了。”
李治神色立刻一亮,隨即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便如此吧。”
李絢站在下方,一直低頭。
多年來,封言道歷任汴州,寧州,齊州,蘄州,金州,虔州,廣州都督,滄州刺史等職,但偏偏無望中樞為相。
數年後調回中樞,未必一定為相,但僅僅幾年便可讓其致仕榮養。
如此,亦可拉攏安撫東海王事件當中,所牽涉到的一干公主和世家之人。
但真的僅僅是如此嗎?
難道封言道已經走通了武后的路?
這會不會影響到自己在東南的佈局?
李絢心中的思緒一閃而過,整個人隨即就放鬆了下來。
因為這件事情,第一個需要緊張的不是他,是皇帝。
皇帝必定有手段制衡的。
如果皇帝沒有手段制衡,那麼李絢就只能相信瞎了眼,到時,他再使用手段也來得及。
“如此,二十七郎,回去之後,便讓新羅國使派使者傳信新羅國內吧,馬上就三月了。”李治轉頭看向李絢,神色肅然起來。
李絢立刻肅然拱手道:“臣遵旨。”
李治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二十七郎這鴻臚寺少卿做的還是不錯的,一招聯姻便讓大唐和新羅的關係緩和。”
“陛下,臣這也是無奈之舉,倭國看似恭敬謙卑,但真要讓其派出大軍和新羅開戰,臣看其也未必願意。”李絢抬頭看了李賢一眼,微微拱手。
“無妨,這些都是小事,太子不會在意的。”李治側身看了李賢一眼,臉上帶著笑意。
李賢立刻無奈的躬身,然而,他在躬身的時候,卻沒有看到李治眼中的一絲冷意。
轉過身,李治肅然的看向李絢,問道:“二十七郎,新羅倭國之事如此抵定,那麼吐蕃之事呢,朕看的出來,你是想要找尋吐蕃國使在大唐更深的眼線。”
“是!”李絢淺淺躬身,神色凝重的說道:“吐蕃建國多年,太宗朝時,便與我朝建交,更有文成公主之事,但後來松贊干布病逝,其子芒松芒贊即位,與我朝關係轉為惡劣,窺伺安西西鎮,吞併吐谷渾,控制于闐,龜茲,焉耆,疏勒,其在大唐用心之久,不可小視。”
稍作停頓,李絢緊跟著說道:“近來,雖有東海王之事,但那不過是吐蕃窺伺朝中,多條眼線當中其中的一條,其在長安,必有更多隱秘的眼線存在,或為吐蕃國使掌握,或不為吐蕃國使掌握,一旦洩密,立刻便是芒刺在背。”
李治鄭重的點點頭,說道:“不錯,所言有理,如此,你便去查吧,反正察查此事,也在鴻臚寺職權之列,朕會遣千牛衛相助。”
“多謝陛下。”李絢長長的鬆了口氣。
“但在大軍出發之前,你得將人找出來。”武后突然間補了一句,卡死了李絢的退路。
李絢身形微頓,隨即肅然的拱手道:“天后放心,臣必定不負所望。”
“嗯!”李治笑起來,打散了殿內凝重的氣氛,擺擺手說道:“你去吧,二十七郎。賢兒,送送你二十七王叔。”
“喏!”李賢立刻躬身,然後走下臺階,對著李絢拱手道:“王叔,請!”
“不敢。”李絢趕緊拱手,然後對著武后和皇帝拱手道:“陛下,天后,臣告退。”
……
大殿之內,李治微微閉眼,同時輕聲說道:“二十七郎這是看出來了。”
“是的,陛下。”武后輕嘆一聲,說道:“明卿查了許久,但朝中洩密之人依舊未能找到,真是奇哉怪也。”
東海王手下無生道在長安的人手,基本上都被清除一空。
和隱太子有關的朝中大臣,幾乎多在外州,少有的幾個在朝堂的,經過嚴查之後,已經確定他們和東海王無關。
那麼問題便來了,多年以來,東海王對朝中之事知之甚多,甚至有些事就連李絢和明崇儼一類的都無法予聞,這樣的人,究竟藏在哪裡。
“查吧,這些人如今想要發揮作用,總要和吐蕃人聯絡,從這條線上查,或許真的能查出什麼來。”李治面色沉重的點點頭。
隨後,李治輕聲嘆息說道:“二十七郎用心甚多,甚至還不願意讓人看出來,賢兒啊!”
“都說新羅婢溫柔,或許能夠拉住賢兒的心也說不定。”武后輕輕的拍拍手。
一國的太子,除了治國之能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傳國之能。
李賢雖然年少,但成婚亦有數年,如果說是努力不見成效的話,那倒也罷了,找名醫藥補便是。
可如果連努力都不願意努力,那麼他這個太子,就算將來當了皇帝又有何用。
“還有前線之事,論欽陵如果真到了前線,那麼前線立刻就要緊張起來了。”李治重新翻開了李絢的奏本,看著上面他對論欽陵的猜測,神色凝重。
武后坐在一旁,臉色同樣肅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