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蒙古人的性格,百損道人還是瞭解的,一地有一個反賊,他們可是要滅一城的人。

到那個時候就不單單是妻離子散,而是真正的家破人亡。

面對一個,兩個,甚至是百個蒙古人,百損道人都可自信傲然以對。

但面對一支萬人的軍馬,他可沒張無忌那樣的傲然氣態,更沒有信心能在這些屠刀下保全天下百姓。

“家師在世之日,曾與吾言曰‘青陽,留存性命,圖謀他日再起之機’換言之,若不留存性命,儲存薪火,日後有可乘之機時豈能燎原?”

這句話是百損道人在書信當中向石教主敘述的,用來駁斥他魯莽,不負責任的話語。

而在這些來往書信當中,張無忌也瞭解到了,當年明教遺失聖火令的全部真相。

這件事還要從石教主前往中原傳教說起。首先一點是石教主的武功並不弱,雖然相較於百損道人來差了些,但他也將乾坤大挪移練至第三層的境界,是當時江湖上的一流高手。

最初石教主的傳教與方臘沒什麼不同,都是用各種話術來聚攏人氣。方臘所用的是宋朝人民對宋室的不滿。

而石教主卻更容易一點,他利用的是中原百姓的亡國之痛,還有俠客們的民族大義。

儘管天下初定,不少的普通百姓們想過安生日子,但是不少豪氣干雲的俠客,還有沒有被收編的宋朝遺民們,都慢慢的聚攏到了明教的麾下。

明教便如同那未曾熄滅的火星,只要來一陣大風,便是燎原之勢。

但是明教雖然吸納了不少的義士,但也流進來不少的敗類。

這些人是鐵桿的漢奸,他們苦於沒有被蒙古主子收編,心中十分的氣惱,於是便想拿明教的這些義士們的腦袋“領個軍功”。

正是因為這些叛徒的出賣,明教的幾個據點都被蒙元朝廷起獲。

而也是在那個時候,忽必烈注意到了這個叫明教的組織。

因此派出了大批的江湖高手前往查查,看看是什麼人這麼大膽,敢來反抗他的帝國。

而被派出的高手,其中就包括洛陽候李清微。

其實當明教在洛陽滲透的時候,作為本地鎮候的李清微早已察覺了這一切。只不過是默許這些抗元義士們進來而已。

而且李清微也有跟他們接觸的打算,畢竟有些事情他去做的話,可能不那麼方便。

只不過後來明教教徒的無差別攻擊,讓他認識到了這些人不是一幫可以成事的人。

於是那一次李清微便接受了忽必烈的徵召,率領朝廷的高手開始了針對明教的圍剿。

不過圍剿歸圍剿,這些抗元義士們,李清微也是能生擒,絕不殺。

最終在“大漢奸”百損道人的絞殺下,明教的起義也在那個時候被撲滅了。

而明教的眾高層,其中就包括那位後任的衣教主都成為了他的俘虜,被他囚禁在了汴梁的大牢當中。

為了營救自己的手下,石教主帶人夜闖大牢。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百損道人與石教主見了第一面。

書信當中也提到了那天晚上的具體細節。

當天晚上當石教主闖入的時候,他的手下便在瞬息之間被百損道人打暈。

正當石教主以為自己要羊入虎口的時候,百損道人卻沒有對他動手,而是直接擊殺了協助自己看守的蒙古韃子。

見到這一幕,卻讓石教主有些不明所以。清除了一切阻礙之後,兩個人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心。

百損道人先是聽取了石教主的計劃,隨後對其表示了肯定,但是卻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便是天下人心思安,現在不是起兵的最好時機。二來如今的蒙元勢大,若是強行起兵無異於飛蛾撲火。以江湖勢力在暗掣肘才是上策。

聽到了百損道人的分析之後,石教主也是茅塞頓開。

畢竟一個完全有實力一舉殲滅明教,邀功領賞的“漢人世侯”卻在這裡語重心長的與他論天下大勢。這讓石教主沒有理由去懷疑他。

不過石教主當時並沒有直接答應百損道人,放棄起兵,而是同意等他回去後與明教眾人商議一下。

而百損道人也沒有強求,而是答應了石教主,先率人返回西域,日後若有閒暇再行聯絡。

兩人商定之後,百損道人便自戕一掌,隨後便倒在了地上。而石教主對他行禮拜別後,便前往大牢當中救出了被關押的明教眾人。

本來若是明教就此收手,退居西域繼續積蓄實力的話。那麼這件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但那個時候明教的反元情緒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程度。

縱使石教主苦口婆心的讓眾人以大局為重,認清現實。眾人也只當是他怕了。

而且那個時候波斯總教方面,明面上詔命中土明教效命元廷,但暗中卻是滲透到了當時的明教當中,添油加醋讓中土明教與元廷火併,以此來削弱中土明教的實力,從而讓波斯總教吞併中土明教。

縱使沒有達成這二虎競食之計,那麼波斯總教方面,也買通了當時的明教高層,想以此來逼迫石教主下臺,讓他們扶植的人坐上教主的寶座。到時候無論是詔命投效元廷,或者是吞併中土明教,還是將乾坤大挪移心法收回,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因此當時的明教高層,以此為契機,利用那些熱血不明真相的教徒和豪俠們,一起向石教主逼宮。

而石教主則是面臨兩個選擇。要麼不惜一切代價向元廷開戰,而開戰的結果,那麼就是以卵擊石。明教有徹底覆滅的危險,蒼生遭難,生靈塗炭,明教被波斯總教吞併。而他也將成為中土明教的千古罪人。

而如果不開戰的話,那麼會對反元計程車氣有很大的影響。說他是膽小鬼倒是沒有什麼,但這會導致明教的分裂,還有主戰派和主和派的對立,從而被波斯總教攫取大權。

因此無論戰與不戰,當時的石教主都已經落入了總教的彀中,都是總教得利。

而總教得利的最終結果,都是乾坤大挪移被總教奪走,中土明教的百年基業被吞併。而中土明教在波斯總教的操縱下投靠元廷,成為漢奸走狗。

這是石教主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的。因此這也為石教主和百損道人的第二次接觸創造了契機。

為挫敗波斯總教陰謀,為明教和反元留下必要的火種,石教主和百損道人最終還是在敦煌秘密碰面了。

看到這裡的時候,張無忌不禁一笑。果真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看來當年的那位總教教主和自己的想法一樣。

只可惜她遇到了百損道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