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名聲與幸福之爭
章節報錯
趙雲的品質就是這樣,絕對非常誠實,哪怕劉璋因此遷怒他,他依舊會這樣說。
不懂就是不懂,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劉璋嫌他笨嗎?顯然不會。反而一臉笑意的看著他。
“子龍很誠實嘛,這就對了!”
“以後你們也要如此,不懂不明白的就直說,不要不好意思!”
“尤其以後對敵,軍師智計百出,你們若不明就裡的去執行,難免會誤了大事!”
黃忠三人連連點頭,拱手稱是。
劉璋走到趙雲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子龍,你還年輕,有什麼不懂得很正常。”
劉璋本來想安慰趙雲幾句,沒想到差點被趙雲嗆死。
“主公,雲實在愚笨!主公比雲小這麼多,卻什麼都懂!”
“咳咳咳!”
劉璋心中大汗,看來以後不能說人年輕了,這裡面就自己最年輕。
“沒事沒事,你別放在心上。”
“軍師的意思很明顯了,以我們現在的條件,就算萬人全部歸你訓練騎射,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趙雲剛要說話,劉璋趕忙伸手打斷了他,示意聽自己說完。
“現在我們掌管的萬人,莫說訓練騎射,連訓練普通的騎兵都不可能!朝廷方面不可能給我們這麼多戰馬!”
“陛下之前說了,把原驍騎部併到後將軍府,意思就很明顯了!”
“方才我說讓你湊齊三千人,估計是做不到了,你就盡力的去訓練,能有多少,就有多少!”
“現在訓練計程車兵,可以當做以後我們擴軍的種子!”
“子龍,明白了嗎?”
趙雲點了點頭,這再不明白智商真的有問題了。
“末將領命!”
終於把這件事梳理清晰了,劉璋也鬆了口氣,轉頭看向太史慈。
“子義,你也明白了,子龍那裡多出的將士,就全部併到你麾下,訓練衝鋒騎!”
“諾!”
太史慈心中大喜,對他們而言,麾下將士越多,越容易建功。
“諸位將軍,我再說明一點,以後我們的發展方向不在雒陽,諸位挑選將士的時候儘量以無家室,無牽絆的優先,或者家眷在益州三輔之地!”
黃忠四人點了點頭,心中已然明悟。
原來主公看中了巴蜀之地!
“二位先生覺得有什麼不妥嗎?”
劉璋再次詢問了兩位軍師,以後什麼事情自己都要和他們商量了。
有一個人不同意,說明這個事情肯定有疏漏!
兩人同時搖搖頭,表示沒有什麼意見。
“主公安排的十分合理!”
“好!”
“那就這麼定了,一應軍馬器械,全部找何進支取。此是陛下親自下令,料那何進也不敢再推諉!”
劉璋看向荀攸:“公達兄,你與何進相熟,勞煩你走一趟。”
“諾。”荀攸沒有猶豫,答應下來。
劉璋又看向賈詡:“文和,後將軍府的各項事宜就拜託文和了!”
賈詡笑著點點頭:“請主公放心!”
“好了,今天就先到這!各位先去忙吧”
眾人紛紛起身,拱手行禮。
“我等告退。”
兗州,陳留郡,蔡邕府
一個老者坐在書房,一旁有青年侍奉。
老者正是蔡邕。
蔡邕臉色憂鬱,手不斷的撫摸著自己的寶琴。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美妙的聲音從琴中傳出,令青年不禁閉上了眼睛。
琴聲似絲絲細流淌過心間,舒軟安逸,讓人不覺心曠神怡。
優美的琴聲,如春風流過田野,如雨筍落殼竹林。悠揚的像山間的泉水,嘩嘩的流著。
噔!。。。。
忽然,琴風一轉,猶如拍岸怒濤,激起一朵朵浪花!
青年不禁眉頭一皺,沒想到如此愜意的琴聲中突然夾雜起異樣的情緒。
良久,琴音落下帷幕,蔡邕不禁輕輕哀嘆。
“老師心中似乎有著煩心事!”
青年看向蔡邕,一臉的關切之色。
蔡邕教導他多年,向來都是波瀾不驚,面不改色。
縱是昔日被劉頜陷害,也沒有這般憂鬱。
蔡邕輕輕地點點頭,一臉的無奈與哀愁。
“元嘆,我這一生光明磊落,難道到老要做那背信小人不成?”
青年面露疑惑,問道:“老師,是否關於蔡琰妹妹?”
“不錯,正是琰兒。。。”
青年沒有答話,也是一臉的沉思。
蔡琰的事情他知道一些,也知道自己的老師為何如此憂愁。
“老夫就兩個女兒,昭姬與貞姬。幾年前,你師孃產下貞姬後就撒手人寰了,留下我父女二人。”
“昭姬這孩子早年我託付給了君郎,也多虧了君郎,讓我這女兒少受了很多苦!可正因我託付給了君郎,這才。。。。。。”
“奈何!奈何。。。。。。”
“老師!”
青年不忍蔡邕如此難過,卻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蔡邕捂著額頭,不停的嘆息。
“元嘆,真是世事無常,沒想到璋兒這孩子竟然與昭姬。。。”
“哎,冤孽啊!”
青年不忍蔡邕這幅模樣,只能出言勸慰。
“老師,自古婚嫁之事,一直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人人都要自己選擇,那還有何禮法可言?天下豈不要亂套了?”
他是一個傳統的人,自然覺得任何事都要依立法辦事!
蔡邕看著青年,有些贊同的點了點頭。
“元嘆的想法與我一樣,只是昭姬並不認同,看著她整日以淚洗臉,日漸消瘦,我心痛不已!”
“老師!蔡琰妹妹是孝順之人,定然不會忤逆老師!”
“我覺得現在最應擔心的,是那劉璋!”
青年聲音逐漸嚴肅,在他看來,蔡琰就算千萬般不願,也不會怎樣。
但如果劉璋要鬧事,那就不好說了。
“那劉璋先後誅滅張角三兄弟,幾乎是以一人之力蕩平黃巾!”
“此番迴歸朝廷,必然會得到陛下的重用!”
“若他不肯罷休,那事情可就麻煩了!”
蔡邕擺了擺手,他不太認可弟子的話。
“璋兒是做大事之人,怎會因為兒女私情而失去理智?”
青年眉頭一皺,否定了蔡邕的話。
“老師,這劉璋我認真研究過,做事從不按常理!”
“依我之見,他必定不肯干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