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隨著鼓樓敲響,假寐的魏叔玉睜開了眼睛,然後跟隨群臣進入了皇宮。

一系列繁雜的流程後,魏叔玉被安排到了殿外。

監察御史有上朝之權,但那也僅限於彈劾之時進諫。

尋常時候,他的位置還是在大殿之外。

今天的國事可不少。

尤其是松贊干布臣服於大唐,這件事辦的很隆重。

光這一項儀式,約摸著就得小半天。

然後就是處理國事。

朝堂開會的流程分四步……

一,朝集:就是百官進諫。

二,開言:皇帝發言,強調治國方針,闡述朝廷政策。

三,奏章:群臣輪流上奏本,彙報自己所管轄的事物。

四,議事:根據群臣的奏本,展開討論。

這些完了之後,皇帝基本會問一句,群臣還有沒有事,沒有就退朝之類的話。

這時候差不多就是彈劾的時間了。

而像魏叔玉這樣的諫臣,如有彈劾的話需要提前告知太監,太監自會在即將結束的時候,引領著帶進大殿,不過還是站在最後方。

“諸卿可還有本要奏。”

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自然看到了魏叔玉。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群臣不由往後看了看,只見魏叔玉手持笏板,對著李世民躬身。

“是叔玉啊。”

李世民和善的笑了笑:“這是你第一次正式上朝吧,可有緊張?”

群臣聞言,不由在心中翻了個白眼。

魏叔玉都在太極殿鬧過好幾次了,緊張個屁的緊張啊。

該緊張的是我們好吧。

“謝陛下掛念,臣還適應。”魏叔玉回應一句。

“你且上殿前來,站後面朕聽不太清。”李世民笑著說了句。

聽不清?

李世民這話音落下,群臣紛紛提起了心神。

殿前奏事,無大事不可,無大功不可……

莫不是又要拿誰開刀了?

“諾。”

魏叔玉領命,緊接著昂首挺胸,步履從容的從諸官身邊經過,走到了大殿最前方。

“叔玉,說說吧……”李世民語氣故作輕鬆的問道。

“陛下……”

然而,魏叔玉剛想開口,長孫無忌卻率先發難了。

“陛下,象牙笏板乃是五品以上官員才能持有,魏叔玉區區八品御史,手持象笏,已是壞了儀態。”

隨著長孫無忌的話音落下,群臣這才注意到魏叔玉手中的象笏。

朝會能進入太極殿的,基本都是象笏。

長孫無忌不說,他們還真沒注意到這個細節。

“長孫司空,我手中這象笏,乃是我父親之物,不過是借用一下罷了。”

魏叔玉不慌不忙的回應一句。

“借用?”

長孫無忌冷笑一聲:“自太上皇定下五品以上官員才能手持象笏之後,已有了明確劃分,何來借用一說?”

“今天你能借笏板,是不是明天你就要借官服、借官職?”

“這是朝堂,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長孫無忌一席話說得鏗鏘有力,引的群臣皆是點頭附和。

長孫無忌亦是自信滿滿。

這下看你還有什麼話說。

“這麼嚴重嗎?”

魏叔玉看了看手中的笏板,在眾人不敢置信的目光下,對著李世民一躬身:“陛下,臣彈劾吏部尚書高士廉翫忽職守、有瀆職之嫌!”

群臣傻眼。

啥情況?

說你笏板問題,你扯什麼高士廉?

雖然他是長孫無忌的舅舅,但也沒你這種彈劾法的吧。

“魏叔玉,你休要胡攪蠻纏,現在說你笏板之事,關吏部何事?”長孫無忌憤怒的質問。

魏叔玉直起身:“封官不是吏部的事情嗎?他們只給了我文書、官服,沒給我配備笏板啊。”

“……”

群臣無語。

就這麼點破事,你就彈劾人家。

“混賬!”

長孫無忌都快被氣瘋了:“你到底懂不懂官場規矩,象牙笏板吏部自然會準備好,可你一個八品小官,只能使用竹笏,竹笏是什麼知道嗎?就是竹子。”

“自己劈個竹子,自己做不就行了嗎?”

魏叔玉恍然大悟。

“你是說,竹笏都是自己搞的啊。”魏叔玉問道。

“陛下,魏叔玉君前失態……”

不理會魏叔玉,長孫無忌對著李世民躬身。

“長孫司空且慢。”

魏叔玉笑著制止道:“你說我手持我爹的笏板不對,那不知這屬於什麼罪行呢?”

“君前失儀,屬不敬!”長孫無忌想也不想的回道。

“哦,是嗎?”

魏叔玉笑著道:“這也是太上皇當初定下的?”

“這……”

長孫無忌麻瓜。

當初李淵只說了五品以上持象笏,倒也沒說什麼罪名。

象笏只是記錄東西用的辦公用品,誰吃飽了撐的造這玩意破壞規矩。

官階到了,吏部自然會有安排。

“既然太上皇沒說什麼罪名,又何來失儀一說?”

魏叔玉眯起眼:“亦或者,咱們把太上皇請來,看看他到底怎麼定罪?”

長孫無忌再次語塞。

現在整個朝堂誰不知道你跟太上皇穿一條褲子的。

璽印那批發的那叫一個流暢。

群臣見狀不由搖頭。

得,長孫無忌又敗了。

這也是個鐵頭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就沒見他贏過一次老魏家。

“行了。”

李世民終於出聲制止:“不過一點小事就別揪著不放了,叔玉第一次上朝,可以理解。”

然後李世民又看向魏叔玉:“念你此次初犯,朕既往不咎,以後就別犯這種小錯誤了。”

“諾。”

“謝陛下。”

兩人齊齊躬身。

“時間不早了,叔玉,有奏就趕緊稟奏吧。”李世民又說道。

魏叔玉的面色終於凝重了起來,他緩緩躬身,將笏板置於面前,擋住自己的臉,眼望笏板,開始閱讀……(擋住臉,以示對天子的敬意,順便看小抄)

“陛下,臣以為當今天下雖有盛世之象,卻仍拮据,百姓雖不至於餓死,卻依然清貧,朝廷沿襲上古之治,做到了一切,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百姓疾苦之問。”

“臣以為,若說盛世,倒不如說是假盛!”

“就好比這次天災,僅兩地,就耗光了大量國庫積蓄,若是再來一場、兩場呢?”

“朝廷還能撥的出賑災物資否?”

“若是此時外邦又對大唐發起進攻呢?”

“朝廷又是否還拿的出糧餉?”

“臣以為,大唐雖強,卻只是表面,實際經受不住多重打擊……”

隨著魏叔玉的話音落下,不少臣子亦覺得有理。

不說其他,光這兩次的天災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有臣子萬眾一心才堪堪度過去,屬實不易。

若是魏叔玉能在不影響他們利益的情況下,想出一個辦法,他們自然會全力支援。

“哦?”

李世民配合的點點頭:“依愛卿之言,大唐應該做出何等改變?”

魏叔玉深吸一口氣,眼神逐漸堅定,他對著李世民鄭重的施禮。

平穩而豪邁的聲音一字一字說出,猶如一顆顆炸彈在太極殿炸響,驚的百官齊齊變色……

“民富國強,民殷國富。”

“臣懇請陛下重商,提高商人的地位,並實行商稅之策,以增國庫收入!”

(唐朝無商稅,僅有關市稅。關:過關卡的時候需要交錢。市:在互市做買賣的時候需要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