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陳經綸到來,番薯入陝西
章節報錯
“快請!”
周遇吉離去後,崇禎看著鄭崇儉,輕笑道:“鄭愛卿,朕給你請了位能人,以後你們陝西缺不缺糧食,就看他了!”
不待鄭崇儉和袁可立說話,進了花園的陳經綸見到崇禎後立刻行禮。
“臣陳經綸參見陛下!”
看著風塵僕僕的陳經綸,崇禎瞬間精神大振。
“哈哈哈,陳愛卿,朕盼你已久呀!”
“一路辛苦了,賜座、賜茶!”
“多謝陛下,讓陛下等許久,是臣之過!”
“來的剛剛好,你要是再晚來兩天,朕就離開西安城了!”
等陳經綸喝完了一杯茶後,崇禎給眾人相互介紹了一下,鄭崇儉雖然沒有聽過陳經綸的名字,但卻是知道農業研究院的名號。
能被皇帝任命為農業研究院副院長,那在技術上絕對也是一位牛人。
這一刻,他心中充滿了期待。
待眾人見禮後,崇禎再次問道:“陳愛卿,朕讓你準備的東西準備的怎麼樣了?”
見皇帝問到正事,陳經綸立刻站了起來,但又被崇禎給阻止了。
“回陛下,臣在二月十九日接到錦衣衛千戶孫超的傳信後,臣立刻通知了福建布政使熊文燦協商,
為了獲得優質的種薯和節省時間,以二兩銀子一石(150斤)的價格,從農戶手中購買了一千五百石,
去除損耗,預計在二十萬斤左右!
根據發芽情況,一畝地需要一百斤左右的種薯,臣此次帶來的二十萬斤番薯可以種植兩千畝地。”
“二月二十六日從福建泉州出發,經過江西、湖廣兩省,從潼關進入渭南,
目前所有番薯都在渭南城,錦衣衛千戶孫超協調潼關衛指揮使滕藻,調潼關衛看守了!”
眾人聽著陳經綸的彙報,眼神微變。
首先是番薯這個新的名詞,似乎是一種新的農作物,但他們沒有見過。
其次是價格,竟然達到了二兩白銀一石,要知道大米一石也才一兩銀子。
第三則是運輸,近五十天的時間,從福建泉州到了渭南,這中間可是要跨越江西和湖廣的,近四千里路。
這麼短的時間跨越如此遠的距離,還能安全到達這裡,絕對是動用了沿途衛所的力量。
甚至是徵召了民夫,每天至少要走上一百餘里地。
一天走一百餘里倒也沒什麼,十天咬咬牙也行。
但四十餘天每天都是如此,還不算中途下雨等等天氣問題。
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了。
如果算上路上消耗、動用的人力物力,一石番薯的價格至少達到了二十兩白銀以上。
花費如此大的代價,也要運送過來的番薯,這一刻他們充滿了好奇和疑惑。
崇禎之所以讓陳經綸將番薯引入陝西,因為陝西的秦都紅薯在後世都是比較出名的存在,那引入陝西絕對是沒錯的。
見眾人的表情,崇禎看著陳經綸:“陳愛卿,你給諸位愛卿講講番薯的特性和種植、收成!”
“諸位大人,番薯不挑土質,不挑地形,喜溫怕冷,溫度過低會停止生長,相對來說比較耐旱,
每年四五月份種植,收穫時間則在八九十月份,收成的話,下地三到五石,中地六到十石,上地十到十五石,福建最高記錄是二十石。”
嘶……
眾人猛的站了起來,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下田都能收成五石,上田十五石,相比現在的小麥、水稻等等,高出了三到五倍,而且還耐旱。
這種收穫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皇帝留的耕地全部都是上田,如果按照陳經綸剛剛的彙報,種植兩千畝,那就能收穫三萬石,折算是四百五十萬斤。
如果儲存的好,明年就能種植四萬五千畝,收成六十七萬五千石,折算近一億一千萬斤。
如果整個陝西都種這個,那收成……陝西還真不缺糧食了。
眾人想到這裡,眼中眼神開始遊離,呼吸開始急促了起來。
崇禎見狀,哪裡還不知道眾人的想法,當即咳嗽了一下。
“都別做夢了,番薯雖然產量高,但有很多限制,諸如吃多了容易積食、腹脹、打嗝、排洩等等,
再說了就算是種了,也不是所有百姓都喜歡,這東西只能作為水稻、小麥外的輔糧,摻在主糧中還不錯的。
等陝西天災過後,由百姓自己選擇。”
眾人聽完,皆是訕訕一笑。
崇禎又將當初群臣提出的推廣番薯後,田賦怎麼收、軍糧等等問題講了一遍。
眾人看陳經綸的目光再次變了,眼中滿是讚許之色。
鄭崇儉疑惑道:“番薯產量這麼高,以前怎麼沒有聽說過呢?如果有番薯,去年不至於餓死那麼多百姓!”
“鄭大人,番薯是家父在萬曆二十一年從呂宋島將番芽絞於纜繩……”
眾人聽陳經綸講完了番薯來歷和推廣原因之後,皆是唏噓了一聲。
他們能想到這種‘偷渡’的危險性,一旦被發現,可能就死定了。
未能全部推廣開的原因身為一省主官的他們豈能不清楚其中的貓膩?
冒著死亡的危險,活人無數,卻被一些‘有心人’給阻止了,何等的可悲!
“陳公當真大義,我輩之楷模,未能見一面,實乃一憾事!”
“長樂伯此舉將救活我大明數以百萬的百姓,本官先代陝西的百姓謝謝陳副院長,
等番薯推廣開了,本官一定在西安給長樂伯建一座報功祠,以紀念他的活人之功!”
鄭崇儉說完,看著陳經綸,鄭重道:“陳副院長,此次番薯引入陝西全拜託您了,本官會讓負責農業的參政駐守在渭南,給您打下手!
您有什麼困難、要求,都可以找他解決,他解決不了您再來找我。”
陳經綸聽完,沉默了一下,臉色有些不好意思道:“其他的倒還好,不過目前還真是有些困難請鄭大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