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媽的……

這貨到底要幹啥?

怎麼又有事上奏?

剛剛捅了蒙蔭、世襲這兩個馬蜂窩,還不消停一下?

這難道就是三年不上奏,一上奏就是將積攢三年的事一起了了?

看著出班的張維賢,群臣都有些麻了,心裡都在吐槽著。

“哦,英國公有何事?”

崇禎微微有些懵,他們在山海關商議的不就是世襲的事情嗎?怎麼還有事?

在群臣忐忑不安的目光中,張維賢沉聲道:“陛下,臣建議在山海關或者寧遠城開一座大型互市,請陛下允許!”

呼……

原來是這事,崇禎心中鬆了口氣,他倒是把這個事給忘記了。

群臣也是鬆了口氣,總算是沒有鬧什麼么蛾子,但隨即面露思索之色。

崇禎輕輕的點了點頭,雖然這事是他提出來的,但這個場合還是要做個戲,淡淡道:“理由!”

“陛下,遼東重歸大明,朝鮮納入大明國土,明年這個時候說不定扶桑也將納入大明的疆域之中,還有可能有北面的羅剎國。

東蒙古的巴林、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巴嘎等諸部到寧遠的距離遠比到龍井關等近了許多。

山海關就成為了遼東、朝鮮、扶桑、東蒙古諸部進入大明的唯一一條陸上通道了。

待一切穩定之後,這三地的商人都會進入大明做生意,

瀋陽離北京城一千五百餘里,朝鮮的漢城到大明至少兩千三四百里,更別提隔著海峽的扶桑了,

跨越如此遠的距離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物資,如果商人想賺銀子,那勢必會增加販賣的價格,到時候百姓就吃虧了。

所以,臣建議在山海關關城外或者寧遠城擇一地開一座大型互市,作為大明境內和關外的中轉之地,

臣初步估算,這座互市前期每日至少會有數十支商隊在裡面交易,等一切成熟和穩定後,每日至少會有兩百支以上的商隊交易所需。”

群臣聽著前面的話倒也正常,皆是暗自點頭,可最後的一句話他們差點驚呼了出來。

每日兩百支商隊,這幾乎能趕上得勝堡、宣大互市半個月的規模了。

一個月抵的上其他地方的幾年之和,這不是腦子有病就是痴心妄想。

群臣的表情自然是被崇禎看在眼中的,他也沒說什麼,這是商業和眼光的侷限性。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提出來。”

聽著皇帝的聞訊,群臣開始小聲交流了起來,不少的官員眼中滿是意動之色。

片刻之後,一名官員站了出來,看向英國公:“英國公,互市為什麼要開在寧遠?”

“自然是為了提防朝鮮和扶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現在是臣服了,但仇恨也埋下了,說不定哪天就要搞點事情,

有山海關攔著,哪怕是他們偽裝成商隊也無妨,關寧防線就是緩衝地帶。”

聽著英國公的回答,文官們只是微微點頭,而武將們則是眼中兇光閃爍,但也沒有說什麼。

“英國公,下官也有一個疑問想請教您,您這個每日兩百支商隊的資料是怎麼得來的?實在是……太過於驚人了!

“這個問題本官來回答你吧!”

不待英國公出聲,戶部尚書畢自嚴就出聲:“遼東之地目前有多少人尚且不清楚,但至少有三百萬之多,

朝鮮至少有千萬人口,扶桑也差不多,合計兩千五百萬左右;

隨著盛世到來,這個人口很可能翻上一番。

五千萬人口所需,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兩百支商隊只少不多。

盛世到來,百姓富有了,如果這裡經營的好,兩百支是最基本的,三五百都是正常的。

更重要的是,寧遠的這處則是正常的貿易所需的中轉之地,人口數量和交易物資就不加以限制了!”

說到這裡,畢自嚴思索了幾息後,繼續道:“遼東之地面積極大,如果開發出來,糧食在滿足所需時還能向關內輸送,如此就不用南糧北上了,

其次遼東盛產各種皮毛、藥材、木材、木耳、蘑菇、松子木等等山貨,朝鮮和扶桑也有很多特產可以向大明輸送,這些在大明都是搶手的。

而關內的瓷器、面料、茶葉等等也是那邊所需,各取所需,這就需要一個大型互市作為中轉之地,所以英國公提議甚是合理!

如果諸位想不到具體的規模,那不妨想想以前毛文龍在東江鎮之時,那些過往商船的數量了。”

聽見皮島,眾人心中猛的一動,雖然不知道毛文龍做生意一年賺多少白銀,但保守估計至少也有三十萬兩白銀,否則根本無法滿足東江鎮那麼多軍民所需。

一個偷著乾的、只面向朝鮮東江鎮尚且如此,遼東、朝鮮、扶桑是東江的百倍,這是何等的誇張。

崇禎很是滿意的點頭,畢自嚴不愧是整個大明史上都能排進前三的財務高手了,就這眼光就無人能及。

“陛下,臣同意英國公所提!”

“臣附議!”

“臣附議!”

袁可立和李國普早就知道了,這個時候直接站了出來,而孫承宗在遼東四年對那邊更是瞭如指掌,這會兒也直接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英國公所提合理,這座互市既能滿足百姓所需,也能讓百姓賺一些!”

“臣贊同!”

……

只是瞬間,皇極殿中群臣全部都同意了開設互市。

見群臣都同意了,崇禎看向張維賢:“英國公,你既然建議寧遠開一座大型互市,肯定下了一番工作,有沒有預測出這座互市的規模?

單純的用商隊數量來衡量說不明白不了太大的問題。”

“陛下,臣初步估算過,只要能穩定下來,每年能創造百萬兩以上的進項。”

聽著百萬兩銀子,群臣都愣住了。

大明互市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偏關、太原、大同、宣府等地都有互市,差不多十來個,可朝廷每年也只有二三十萬兩白銀的收入。

現在英國公說一座互市就有百萬兩,簡直是痴人說夢。

不待他們反駁,英國繼續道:“你們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而且完全不可能?”

“那本國公給你們算一筆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