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江城,城西一側,一處公路的兩側,放眼望去滿是彈坑,彷彿月球表面一般。

這裡看起來平平無奇,不過是一處尋常的戰場而已,可知道詳細情況的人都清楚,這裡是最後一條連線豐江與大華帝國的道路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唐軍包圍豐江的意圖越發的明顯,現在的豐江,幾乎已經被完全切斷了與大華的聯絡。

軍火炮彈運入城市的路上,就會遇到唐軍的轟炸機與炮火攔截,十枚炮彈運過封鎖線,差不多就只剩下兩枚甚至是一枚了。

儘管豐江城內儲存的武器彈藥還有許多,可這終究不是一個辦法。如果真的讓唐軍合圍豐江,那麼大華軍隊的局勢一定會更加難堪。

「大將軍!您也該離開這裡了。」地下室內,馮克之的副官憂心忡忡的再一次勸說道。

他一直陪同馮克之在豐江地區指揮戰鬥,最近的情況急轉直下,整個豐江差不多都被唐軍包圍了。

本來,作為帝國大將軍,馮克之理應早早的離開豐江,去更安全的地方指揮戰鬥的。

可馮克之一直沒有走,他就在豐江城郊外一處隱蔽的地下掩體內,從豐江戰役打響到今天,都沒有挪動他的指揮部。

儘管大華帝國的高層希望馮克之找一個更安全的地方設定自己的指揮部,因為大將軍的安慰畢竟事關整個大華帝國的體面。

但是馮克之認為,只有他留在第一線,才有資格指揮那些在第一線作戰計程車兵,調遣那些守在第一線的指揮官們。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馮克之的堅持,他的行為鼓舞了士氣,大華帝國的守軍才能夠一直堅持到現在,還沒有出現半點兒崩潰的態勢。

理論上,駐守在豐江城內的大華軍隊,在見識過白磷彈的恐怖,被三面包圍之後,早就應該出現潰敗的跡象了。

可因為受到了馮克之的鼓舞,這些大華軍隊沒有崩潰,而是竟然有序的駐守在豐江城的大街小巷內,與唐軍堅持打起了巷戰。

當然了,在某種意義上,他們能夠堅持到現在,也有唐軍停止了巷戰,轉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豐江城外圍的野戰之上的原因。可不得不說,馮克之親自在一線督戰,也確實起到了一些效果。

「我沒打算離開。」馮克之笑了笑,對著自己忠心耿耿的手下襬了擺手:「其實這裡也是安全的。」

「大將軍,您不能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啊。」副官依舊擔心馮克之的安全,開口繼續勸道。

馮克之閒著也是閒著,於是給自己的屬下解釋道:「你放心好了,其實我都已經算清楚了。沒關係的。」

他一邊說,手一邊在豐江城的城區地圖上摩挲著:「即便是豐江城被包圍,和談也不會持續到豐江城完全陷落。哪怕是唐軍,也不可能在幾天的時間內,吃掉我指揮的25萬大軍!」

如今包圍圈內,確實還有大華軍隊25萬人,這些部隊裡不乏大華精銳,戰鬥力還是很有保證的。

更何況指揮這些軍隊的還是他本人,這些部隊能堅持十天以上完全不是問題,這一點他一清二楚。

那一邊,不用等十天,五天之內,估計和談就會結束。大華帝國敗局已定,早就已經無心戀戰,簽署和平協議不會有任何遲疑。

他作為大將軍,是知道和談的內容的。豐江城將會作為通商口岸,由大華帝國與唐國共同管轄……包圍在豐江城內的大華部隊,到時候肯定是要被送還大華帝國的。

這都是一定的事情,所以他一點兒也不著急,反而非常淡定。他把這些理由簡單的說完,然後又看向了自己的心腹:「所以,我留下來不走,才是最好的選擇。」

開玩笑,聽那些人的,撤退到安全地區?

估計自己人剛到地方,就要被控制起來了吧?

能成為帝國大將軍,馮克之多多少少還是知道一些趙凱的處事辦法的。他知道趙凱在戰前就一直對他不滿,這一次戰後估計他這個大將軍肯定要出來背鍋。

如果只是隨便背鍋也就罷了,大不了也就是降職罰奉,以儆效尤。可這一次,馮克之知道,自己八成是要被重點處理了。

趙凱和前任大華帝國皇帝趙先不同,趙先的理念是壓制王權,啟用有能力的大臣,儘可能維持朝堂平衡。

可他死後,趙凱繼位,這位皇帝的想法正好和趙先相反,他任人唯親,更信任主動讓權給他,護他登基稱帝的幾個弟弟,也對那幾個看起來謹小慎微聽話無比的叔叔很是放心。

畢竟比起朝堂上的那些一開口就是「這不行、那不行」的馮克之、沈川、陳景、楚牧州等人,皇室宗親支援趙凱的態度就顯得順耳多了。

所以趙凱一直都在大力啟用皇室宗親,包括趙琛和趙捷這兩個親王。而且從幾年前開始,趙凱就一直在找機會,用更聽話的趙琛,替代不那麼聽話的馮克之。

這種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瞞過有心人的眼睛的,馮克之自然也是知道的。只不過之前他還覺得這件事情沒那麼嚴重,最多也就是自己退位讓賢而已。

可是後來,馮克之在反對與大唐王國開戰,任命錢錦航等問題上徹底惹怒了趙凱,問題的性質就徹底變了。

正因為如此,馮克之一直都沒有離開豐江前線,一直在試圖用自己的努力來證明自己的作用。

他希望趙凱可以看在他死守豐江,力挽戰局的面子上,讓他有個退位讓賢的機會。

但是天不遂人願,唐軍的進攻太犀利了,哪怕用了秦國的部隊,馮克之也沒有能夠守住豐江。

這一切都讓馮克之有些絕望,有些頹然。他非常清楚,趙凱那邊一定有一筆爛賬,在等著他呢。

「唉……」聽到馮克之的解釋,副官也是為難的嘆息了一聲,他理解馮克之的難處,也知道這位大將軍,這些年一直都在為大華帝國的軍事現代化勞心勞神。

沒有馮克之,大華帝國現在的部隊估計還有一大半在用希瑞克的燧發槍呢。沒有馮克之,大華帝國也根本不可能有空軍,不可能有那麼多裝置先進的軍工廠。

可這些貢獻,都彌補不了馮克之在對唐作戰的時候一敗再敗的錯誤,都無法讓皇帝趙凱容下這麼一個一直與皇權作對的軍方大佬。

有馮克之在,軍方里就有人會站出來反對趙凱的決策,那些將領就有主心骨。

如果馮克之死了,那趙琛就可以接手一切,趙凱就可以透過皇室宗親來控制軍隊。

就在兩人討論要不要趁著還有一條道路可以脫身,趕緊撤退的時候,那條滿是彈坑的道路附近,響起了密集的槍聲。

不一會兒,一輛豹式坦克就掩護著唐國的擲彈兵衝上了路基,很快就有第二輛坦克和第三輛坦克殺了上來。

當天,唐軍徹底攻佔了最後一條連通豐江與大華帝國的道路,包圍了豐江城。

同一時間,大華帝國的高層確認了一個驚人的訊息:他們的帝國大將軍馮克之,竟然還在包圍圈裡。

馮克之發回來的電報言簡意賅,宣稱要與豐江城共存亡,以報皇帝陛下知遇之恩。他在電報裡保證,城在人在,城失人亡!

不知道怎麼一回事,大華帝國的皇帝趙凱在接到了馮克之的電報之後,心裡竟然隱約的對此有了一些期待。

有那麼一個瞬間,他甚至希望豐江城就這樣被唐軍給攻破了,全部佔領了!

反正在他看來,談判內容裡,條件都已經開好了,唐國和大華帝國各佔豐江城一半

,大華帝國在戰後無論怎樣都會拿回一半的豐江城。

那既然如此,讓帝國大將軍坦然的隨半個豐江城而去,悲壯的戰死在這場失敗的戰爭中最後的階段,豈不是很悽美?

如果碰巧是最後一發子彈,結束了馮克之的生命,那就更有一種讓人欣賞的美感了。

所以,當臺階下面的大臣們激烈的討論,要不要抽調兵力發動反擊,重新打通通道的時候,趙凱一言不發的俯瞰著這些人,臉上平靜得如同一彎湖水。

當有人提議讓馮克之率兵突圍的時候,趙凱笑了。他開口安慰了所有人,裝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只不過,隨後他就留下了禮部尚書江潤,暗示了一下江尚書,他這個皇帝對之前的談判條件有些不太滿意。

江潤聽出了趙凱的意思:無非就是談判的速度要放緩下來,增加一些馮克之在豐江城內發生意外的機率。

所以他立即同意了趙凱的看法,表明了談判非常艱苦,還需要一些時間的態度。

江潤的態度讓趙凱非常滿意,不過隨後傳來的訊息就讓趙凱不那麼滿意了。

幾個東大陸的國家已經分別與唐國簽訂了和平條約,有些甚至都已經結清了賠款。這個訊息一下子把楚國和大華帝國推到了風口浪尖,全世界都看著他們,等待著他們趕緊簽字畫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