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磔刑百人,梟首七萬,族滅四十萬,眾卿為何擔憂?(求訂閱)
章節報錯
無規矩而不成方圓,從商周以降,律法就了王權或皇權的重要保障。
大秦能在戰國末年橫掃六國,與細緻到令人髮指的《秦律》密不可分。
漢承秦制,自然也就包括律法——《漢律》就是在《秦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相似之處頗多。
《漢律》中有《賊律》,《賊律》裡清楚明白地寫著謀逆應判腰斬或者梟首,為首者更要族滅。
魏相這等冷血鐵面之人,願意讓這幾萬人活下來,改判他們為肉刑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可孝文皇帝已經廢除肉刑。”劉賀回答道。
“陛下,此事無礙,權宜之下,可暫時恢復。”魏相恭敬地回答道。
劉賀點了點頭,但是卻沒有給出自己的意見,他思索片刻之後,又對其他人問道:“丙卿和張卿如何看此事?”
“這些兵卒雖然跟著範田二賊行了謀逆之事,但說到底是被裹挾進來的,罪不至死……而肉刑也過重了。”丙吉說道。
“兵災剛過,陛下又剛剛登基,此次謀反又草草結束,陛下應以仁義安撫天下,不宜刑罰過重。”張安世也附和道。
“那丙卿和張卿覺得具體應該如何判罰呢?”劉賀問道。
“微臣以為,陛下可不罰,以光陛下只仁德。”丙吉說道。
“微臣同意丙公之奏。”張安世立刻跟上說道。
張安世和丙吉是循吏的代表,又都是儒生出身,為官和為人都很謹慎中庸,有此一說並不意外。
但是,劉賀對這個答案也並不完全滿意,於是他就看向了還沒有表過態的黃霸。
黃霸如今是廷尉,刑罰判案本就是他的分內之事。
在這短短數月的時間裡,黃霸先從詔獄的死囚變成門下寺司直,又從門下寺司直成了廷尉……
這是普通官吏按照正常的程式,難以企及的升遷速度。
說得殘酷和冷血一些,黃霸竟然是倒霍過程當中獲利最大的個人。
“黃卿,你如今身為廷尉,你覺得該如何處置這些亭卒?”劉賀饒有趣味地問道。
“昔日鹽鐵會議有言,春秋之治獄,論心定罪。志善而違於法者免,志惡而合於法者誅。”黃霸搖頭晃腦地說道。
果然,劉賀聽到了自己想要聽的內容。
“朕孤陋寡聞,聽得也不甚明瞭,還望黃卿能耐心解惑。”劉賀故意笑著問道。
黃霸意識到了自己有些孟浪,連忙請罪,看到天子沒有要追究的意思,才講了下去。
“我大漢律法最看重的就是‘心’中所想,志善而違於法者免,志惡而合於法者誅。”
“被裹挾到謀逆之事中的這些兵卒,不能算‘志善’,但也不算‘志惡’,頂多算是糊塗而已,依照《漢律》當免其刑。”
黃霸滔滔不絕地說著,臉上的表情是越來越得意。
而丙吉和張安世等人雖然沉默不語,但是內心的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現在都看得出來,這黃霸在廷尉寺是徹底坐穩了,以後說不定還能高升幾步。
《漢律》的核心是“論心不論跡”,只要心中沒有惡念,那麼就應該輕罰或者不罰。
黃霸和丙吉、張安世等人在如何處置這些正卒的事情上意見是一致的,但得出這個結論的來源卻不同。
前者強調律法,後者重在教化。
“春秋治獄”的法治思想未必是對的,但至少有明確的條文作為依託,不是人治,而是法治。
有法可依的好處就是可以摘除判獄者的責任,同時讓結果更有說服力。
劉賀並不想讓這些普通兵卒被殺或被砍掉手腳,不是想要博得仁義的名聲,而是從實際的角度考慮的。
七萬多人,將他們放回故地去,不僅可以安撫天下動盪的民心,更可以不誤生產,儲存下一大批勞動力。
“黃卿繼續往後說吧,你覺得這些人具體要如何處置?”劉賀說道。
“隊率及以下的兵卒軍校,可判無罪。”隊率及以下的兵卒軍校,在這幾萬人中佔據了九成九以上,處置好他們事情就做了一大半
“至於軍侯及校尉,雖然他們也極有可能是被裹挾到謀逆之事當中的,但決不可能對謀逆之事毫不知情……”
“他們雖無犯上作亂的念頭,但仍然有火中取栗的貪念,皆可判重刑。”
範田兩部,共有二十八校尉、一百四十個君侯,除去已經戰死的人,恐怕還會剩下一百餘人。
黃霸說到這裡,就沒有再往下說,其餘的人也都默不作聲,等待天子做最後的決定。
劉賀猶豫了片刻,對這七萬兵卒的命運做了最後的決定。
“韓增及趙充國在北地郡查此謀逆之事,已有幾分眉目……”
“趙平遠、張定國、宋廣漢及何長樂這四位校尉,因忠漢而亡,與戰死同論,與其同死者,應撫慰。”
“在範、田二賊兵敗之前向各城各部投誠者,不論官位軍功高低,均判無罪。”
“除此之外,範、田二賊麾下其餘軍侯及校尉,全部以謀逆論之,判磔刑加族滅。”
“隊率及以下兵卒,雖心無惡念,但謀逆乃大罪,不可只論心不論跡,所以按謀逆論處,判梟首加族滅!”
劉賀說完,眾人皆驚。
他們自以為從剛才的議論可看出天子有輕判普通兵卒的想法,哪裡想得到天子竟讓要殺那麼多人。
如此一來,大漢今年和明年,恐怕因此謀逆之事而死的人,有三四十萬之巨。
當年,巫蠱之禍受牽連的人,也不過十餘萬啊!
三四十萬人,大漢帝國所有的人口也不過三四千萬而已。
天子如此判決,也許確實能威懾天下,讓不法之徒恐懼。
但是,殺伐實在太重了。
不只是會天下恐懼,暗罵天子是暴君,恐怕還會影響到農時和生產。
張安世等人臉上難以抑制地流露出憂慮之色,但是卻又無人敢勸阻。
這畢竟是謀逆,天子要重罰,自然心中憤怒,何人敢去觸碰這逆鱗呢?
畢竟,不是誰都可以像太史公那樣,出言為李陵辯駁的。
“嗯,朕觀各位愛卿面有憂色,卻是因為何事?”劉賀故意問道。
幾人支支吾吾,卻仍然沒有說話。
“諸位愛卿,是不是覺得朕殺伐過重了一些?”劉賀平靜地問道。
張安世等人終於是點了點頭。
“眾卿放心,朕明白,治國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
“朕按律判其梟首,明年要改元,改元之後,朕會大赦天下,赦免隊率及以下的兵卒將校……”
“但霍黨親信及其私兵部曲,連帶殺百姓者,不在此列,殺無赦。”
眾人恍然大悟,立刻明白天子的用意。
大赦是天子展現施恩的常見手段。
天子登基、更改年號、立後立嫡都可以下詔大赦。
皇帝隨意殺人有諸多限制,但是赦免一個人卻容易得多。
還有十幾日,就要改元了,天子此時大赦天下,名正言順。
先判極刑來樹立天子威信,再用大赦來彰顯天子仁慈。
不管是殺人還是救人,都有了依據。
“陛下聖明,比追堯舜!”張安世率先起身下拜道。
“陛下聖明,比追堯舜!”其餘的人也都連忙跟著起身下拜。
“眾卿平身,能少一些殺伐,也是朕的心願。”劉賀說道,“但是,可免刑不可免罪,均要在編戶齊民籍記錄清楚,以觀後效。”
“唯!”
如此一來,要殺掉的就是那百餘校尉和軍侯了,他們的背後是百餘個家族,加起來就是數千人。
雖然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卻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許多留在家鄉不明所以的老弱婦孺,原本還等著他們的親人回去團聚,想不到最後等來的卻是族滅的厄運。
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人生無常,誰又能預料到前路的種種波折?
“丙吉。”
“微臣在。”
“給長安、三輔及天下郡國下一道詔令,將範明友、田廣明和田順謀逆及兵敗的過程公告天下。”
“唯!”
“另外,北地郡和安定郡,免三年賦稅,與民休養生息。”
“唯!”
“下詔擢蒲類將軍趙充國為衛將軍,仍任兵部尚書;擢驃騎將軍韓增為兵部御史。”
“唯!”
劉賀飛快地說著,侍中樊克早已經做好了準備,飛快地草擬著天子的詔令。
如今,劉賀只管在溫室殿下詔,從草擬詔令到下發詔令,都有人負責,比以前要容易許多。
這就是皇權的加強的表象。
皇帝還是這個皇帝,帝國還是這個帝國,玉璽還是這方玉璽,朝臣還是這些朝臣……
但是權力卻發生了轉移。
大漢的皇權的上限和下限都非常高,需要皇帝藉助一次次朝堂的鬥爭去奪取。
今日下了這些詔令之後,許多事情就都有了眉目。
那幾萬投降的兵卒日後如何返回原籍,犯了謀逆的軍侯校尉押回長安後關押在何處,留在北地、安定兩郡的韓增和趙充國兩人馬是撤是留……
這些具體的事情都有六部的尚書和御史丙吉和張安世去安排。
經此一亂,南軍和北軍——這兩支大漢最能倚重的禁軍,損失了五成的人馬,段時間內更不可能得到劉賀的信任和認可。
於是,他又立刻下了詔令,抽調關中各陵縣精幹的亭卒到長安來,依託留在長安的那數千南北軍重新搭建起禁軍的體系。
南軍和北軍中的普通兵卒多數只是服役一年的正卒,哪怕全部替換,也只會讓戰力暫時有所下降,來年恢復並不是難事。
“諸位愛卿,如今大局已定,但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置。”
“重中之重就是給霍氏一門一個結果。”
捲入此次謀逆之事的人,大部分都有了“著落”,但是仍然剩下一個最難啃的骨頭,那就是霍禹。
“幾日之後,霍會與其餘的校尉君侯一齊押回長安,等他到長安之後,朕再與諸為愛卿議論此事。”
“唯!”眾人連忙應答。
“這幾日,霍光在大將軍府後宅裡可還安分?”劉賀問道。
“王府君率劍戟士在大將軍府後宅日夜尋防,並沒有發生任何意外,大將軍很安分。”張安世回答道。
劉賀注意到張安世仍然將霍光稱為大將軍,而且難掩敬畏,於是就有一些隱隱的不悅。
那日,劉賀在大朝議上當眾下發囚禁霍光的詔令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叫霍光大將軍或者仲父了。
但是,朝堂上下仍然有許多人改不了口。
一是慣性使然。
二是劉賀未下明詔撤其大將軍之職。
三是有許多遠離朝堂中樞的人不知朝堂發生了變故。
“還有十幾日就過年了,諸位愛卿還要再苦一苦,累一累,為霍黨之事收一個尾。”
天子體諒臣情,但張安世等人哪裡敢懈怠和託大,連連表示此乃職責所在。
而他們自然也聽出了天子最後那幾句話的深意,都知道那被關在大將軍後宅裡的大將軍霍光是活不到來年了。
“眾卿退下吧。”
“唯!”張安世等人離開了,劉賀立刻就對樊克說道。
“將韓德送來的這幾份奏書再謄抄一份,朕有用處。”
“諾!”樊克不多問,立刻就動手抄錄了起來。
“韓德,待樊克抄好之後,你就將奏書送到大將軍府後宅去,交到霍光的手中。”
劉賀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話。
“莫要忘了,還要把範明友那些人的人頭帶上,讓霍光在看一看他的乘龍快婿!”
“唯!”韓德答道。
此時,剛剛還遠在天際的那一片雲彩飄了過來,更是已經從白雲變成了烏雲,恐怕這長安的天,又要變了吧。
求訂閱!(晚點還有一個3k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