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心腹大患,始終都是北方的匈奴人。

或者說從暴秦開始,乃至更早一些時候,中原的的威脅就始終都是北方的匈奴人。

這些把家安在馬背上,來去匆匆,聚散不定的遊牧民族。

是中原王朝最頭疼的敵人。

修建長城、屯田駐兵、溝通西域、騎兵直取……大漢想盡了辦法,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又一個勝利,斬殺的匈奴人的首級不計其數。

但是匈奴就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雖然近些年來,匈奴侵襲大漢邊境的次數少了許多,但是他們很聰明,開始把目標轉向了西域各國,透過威逼利誘,來削減大漢對西域的控制力,以此蠶食西域。

霍光給幾個人的這封求救信,來自於大漢嫁到烏孫的解憂公主,而烏孫是大漢在西域最大的盟國。

與以往來去如風的作戰方式不同,匈奴人這次竟然效仿大漢,開始在西域地區實行屯田,派了四千騎兵屯駐在車師國,與車師國一起對烏孫國發起了進攻。

烏孫國抵擋得十分吃力,才向大漢求援。

匈奴逐水草而居,居然會屯田,簡直是天方夜譚。

看來,那匈奴人當中,肯定有人在為其出謀劃策,而這些人深諳大漢的情形。

其實,在邊郡那種胡漢雜居的地方,很多人說不清楚自己是匈奴人還是漢人。

比如那個衛律。

他原本與李廣利兄弟幾人是最好的朋友,在李家被滅族時,衛律逃到塞北,投降匈奴,為匈奴出謀劃策,數次創傷了大漢軍隊。

最後還被且鞮侯單于封為丁靈國王。

爾後,李廣利也逃到了匈奴,衛律害怕自己的地位不穩,又藉機殺死了李廣利。

禮義廉恥,絲毫不顧,但確實是一個可怕的敵人。

衛律應該已經在幾年前就病死了,但是安知沒有第二個衛律?

……

烏孫乃西域最大的國家,人口六十餘萬人,兵卒可發至十九萬,在西域,誰能成為烏孫的盟友,誰就能控制住西域的大局。

面對來犯的匈奴,大漢沒有第二個選擇,只能出兵反擊。

更何況,修生養息許久,霍光需要在新帝登基的時候,用一場軍事上的勝利,為自己的輔政之路添上一剷土。

霍光思慮一番,最終看向了已經年過六旬的老將——趙充國。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趙充國就是大漢的廉頗,甚至比廉頗還要重要。

要論資歷,趙充國甚至比霍光還要老。

當霍光還在宮中給漢武帝當尚書的時候,趙充國就已經在抗擊匈奴的前線血染黃沙了。

……

天漢二年,趙充國以假司馬的身份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

在一次戰鬥中,中軍的騎兵因為遇到了罕見的駱駝風,而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等風暴停下來之後,漢軍卻被匈奴大軍重重為主了。

人困馬乏的漢軍奮戰幾日,都沒有逃出生天,最終糧草斷絕,死傷無數。

就在這個危急存亡的時刻,三十七歲的趙充國主動請纓,率領百餘名壯士,作為全軍先鋒,朝著匈奴人發起了衝擊。

這百餘名已經斷糧幾日的騎兵,如同一把剛剛在磨刀石上磨過的環首刀,用鋒利的刀刃割開了匈奴人的包圍圈,而趙充國就是其中最尖利的刀鋒。

趙充國衝開了包圍圈,貳師將軍李廣利帶著漢軍主力緊隨其後,幾番混戰,終於化險為夷。

是役,趙充國全身總過受了二十多處受傷。

當李廣利把趙充國的勇猛上奏給孝武皇帝的時候,孝武皇帝立刻下令徵召趙充國到天子行在來朝見。

眾目睽睽之下,孝武皇帝親自探視了趙充國身上的傷情,連連讚歎。

最終,下令拔擢其為擔任車騎將軍長史,並加官中郎。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孝武皇帝身邊的霍光記住了趙充國。

在之後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大漢帝國將星凋零,冠軍侯、衛將軍、飛將軍逐一走進了塵埃。

趙充國自然就就成了孝昭時期的塞北長城。

就拿去年取得的那場大捷來說,主將就是趙充國。

雖然霍光把持著大漢的兵權,親戚子侄也都安排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他也深知,這些人暫時都難以和趙充國相比。

所以,哪怕霍光對這個非霍黨的將軍有所忌憚,但在這種關鍵時刻,還是得仰仗他。

這是新君即位之後的第一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

待面前的幾人看過密信之後,霍光才緩緩地說道:“烏孫國乃我大漢在西域的友邦,位置險要,如今匈奴與車師聯手合圍,形勢危急,諸公覺得該如何處置”

“匈奴狂兒,不過是以卵擊石罷了,末將請纓領兵,出塞征討。”範明友搶著說道。

範明友此時三十五歲,娶了霍光的四女為妻,是貨真價實的霍黨。

範明友要比霍禹年長几歲,是目前霍黨當中最能打仗的人。

他不僅是度遼將軍,還在未央衛尉一職務上呆了整整十二年了——前幾日才轉任長樂衛尉。

毫不誇張地說,孝昭皇帝從登基到去世,都是在範明友的護衛下度過的。

範明友最大的戰功是在四年前取得的,但是對於這場大勝,朝中卻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勝之不武,甚至有損大漢的威嚴。

元鳳三年冬天,大漢邊軍抓到了一個匈奴俘虜,得知剛侵犯過漢朝的匈奴揮師向東,動用了二萬人攻打烏桓。

霍光得此訊息,心中有了動兵的想法。

在這之前,霍光堅定地執行孝武皇帝《輪臺詔書》的國策,以防禦的姿態面對匈奴,但是他時時刻刻都在尋找出擊的機會。

不只是為了給大漢這個敵人一個重創,更是讓自己更像是孝武皇帝選出來的輔政大臣。

對於這場戰爭,朝堂上有頗多不同的聲音,其中就以趙充國最為反對。

趙充國認為,烏桓曾數次入侵漢邊,匈奴攻打它,其實是在為大漢報仇,且匈奴最近侵邊的次數變少了,暫時沒有必要主動出擊。

但是,霍光在朝堂上力排眾議,以援助烏桓為名,派出了而立之年的範明友統二萬騎兵前往烏桓,見機行事。

為了讓自己的子侄輩也能立下戰功,霍光讓霍禹等人以中郎的身份隨軍出征。

在出發前夜,霍光給範明友下達了“大軍既已出征,不能空手而歸”的命令,這意味著,漢軍出征必有戰功,哪怕戰功不是來自於匈奴。

當大漢軍隊抵達烏桓時,匈奴軍隊早已經聞風而逃,烏桓慘勝。

為了不空手而歸,範明友以烏桓叛亂為名,向烏桓發起了進攻,殲敵六千餘,斬三王。

範明友被封為平陵侯,而霍家子侄也各有封賞。

只不過,從這之後,懷恨在心的烏桓屢次犯邊,範明友也屢次將其擊敗,積累的戰功越來越大,在軍中平步青雲。

勝是勝了,卻讓也讓這場大勝蒙上一絲的陰影。

霍光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等趙充國年老之後,由範明友成為軍中棟樑。

再由範明友帶領年齡更小的霍禹不斷取得戰功。

如此一來,霍氏在軍中的地位就再也無人能撼動了。

只是,這一次,霍光決定不讓範明友出擊——匈奴和烏桓不同,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所以,他對範明友的主動請纓未置可否,而是轉向了趙充國,非常尊重地問道:“趙將軍,你如何看待此事?”

“老夫對此事沒有什麼別的看法,烏孫乃西域要衝,控弦近二十萬,不可讓其倒向匈奴。”

霍光要的就是這句話,這場戰爭必須勝利,範明友不能作為主將。

“那,趙老將軍可願意領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