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入手?”

就算明確了吳秀珠有古怪,但在吳秀珠已死,且高春華等人已經對其展開過大量調查的現在,又該從哪裡入手?

陸銘在思考許久之後,終於說道:“我想,如果濱海大廈之中真的存在某種‘超自然力量’的話,以及,吳秀珠對於濱海大廈那明顯不正常的偏執,其根源,恐怕與這棟大廈的設計者,同時也是最初擁有者,也是吳秀珠父親的吳慶福脫不開關係。”

陸銘的說法,得到了張定山幾人的認同。

張定山說道:“先不著急到陽原市濱海大廈去。卿良,你去搜集一下這個吳慶福的資料。越全越好。”

“是。”

這一次會議就此結束。第二天時候,明顯忙了一夜,一夜未眠的呂卿良帶著厚厚一疊資料來到了會議室。

“目前能找到的有關吳慶福的資料都在這裡了。要再多的話,就得去實地探訪那些認識吳慶福的人了。”

“先看看吧。”

張定山,何薇,陸銘三人再次坐下,開始翻看這些資料。

身為幾十年前有名的富豪人物,吳慶福的資料並不算少。而呂卿良的蒐集任務也進行的十分稱職。此刻擺放在幾人面前的這份資料,幾乎涵蓋了吳慶福的整個人生。

從他剛出生,到他的童年、少年、青年,一直到成家立業,建築設計事務所從小到大,積攢了萬貫家財,進軍房地產,建造濱海大廈,其後又在商場上縱橫闔閭,資產越來越多,再到最後的因為某一個看起來十分冒險的商業決定而埋葬了整個商業帝國,自己破產,然後又暴病而亡,十分詳盡。

但是……這厚厚的一疊資料之中,並未能讓陸銘找到什麼古怪的地方。

張定山幾人也同樣如此。

不管從哪兒看,都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吳慶福是一個十分正常的商人。他富有開拓和進取心,行事風格大膽甚至於可以稱之為冒險,極具商業天賦。

他因為過於大膽甚至冒險的行事風格,一朝暴富,闖蕩下了偌大家業。最終,又因為這行事風格,在最關鍵的一步行差踏錯,從山巔墜落到了泥潭。

“看來,這個吳慶福沒什麼古怪。”

何薇得出了結論。

對於吳慶福這樣生活在聚光燈之下的人來說,他的人生經歷幾乎不可能是保密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比如他的競爭者、學習者、下屬、朋友、親人、有求於其者等,會將其人生經歷的每一步都拿來細細研究。

而,以星球安全域性行動處的能力,所蒐集到的資料,也一定是最為全面的。

從這份資料之中,行動二隊的幾人,沒有找到對吳慶福深入調查下去的任何價值所在。

如果硬要說有什麼古怪的話,那麼,吳慶福在濱海大廈落成,商業版圖繼續擴大之時,所作出的幾個在當時看起來簡直就像是在自殺一般,結果卻最終極富戲劇性的贏得了最終勝利的冒險決策,或許勉強可以算是古怪之處。

比如,某一次,吳慶福旗下的“福慶集團”迎來了一次重大的戰略機遇。為了把握這次戰略機遇,吳慶福做出決策,以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速度快速做出佈局,快速擴張業務,搶佔地盤。

這完全出乎了競爭對手的預料。畢竟,按照當時的公司體量來說,如此快速的擴張,並不是福慶集團資金實力所能撐得起來的。

措手不及之下,福慶集團的業務大幅發展,短期內,競爭對手一敗塗地。

但競爭對手並不著急。因為他們清楚,福慶集團撐不了太久的。等到他們資金鍊斷裂,就是己方收復失地的時候。

而,不管從哪方面來看,福慶集團資金鍊斷裂都是大機率事件。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福慶集團就面臨了嚴重的資金危機。為此,吳慶福決意出售某一處商業地產。

能否儘快出售這處商業地產,回籠現金,以及能回籠多少現金,極大程度上關係到福慶集團的生死。

通常來說,在這種情況之下,所售資產都會遭遇較為嚴重的壓價。在談判之中,福慶集團一方也會面臨極大的被動。

畢竟,急需資金的是己方,而不是對方。對方完全可以好整以暇的坐在那裡,隨隨便便拖延幾天時間,己方便不得不做出更大的讓步。

當時,外界對此的判斷也是,就算這筆交易能順利完成,福慶集團所回籠的資金,也不足以支撐前期快速擴張業務的投入。

當時,許多人已經做好了分食福慶集團屍體的準備。眾多合作方也在或者觀望,或者解除合作。

不管從哪方面看,這都是一次典型的擴張太快,最終導致集團倒下的愚蠢錯誤。

但奇怪的卻是,在出售這處商業地產的談判之中,吳慶福卻拿出了極為強硬的態度,不僅沒有絲毫降價,反而報了一個比正常價格還要高的價格,且毫不讓步。

如果能按這個價格將其出售的話,那麼,福慶集團立刻就會起死回生。

但就算用屁股想,這個價格也是不可能得到對方同意的。

你現在資金鍊即將斷裂,急需資金,著急的是你,而不是我,我為什麼要用這麼高的價格收購你的資產?

外界同樣普遍不看好。許多人認為,福慶集團因為資金鍊斷裂而破產,已成定局。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經過數次談判,對手卻按照吳慶福開出的價格,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了那處商業地產。福慶集團由此起死回生,業務也獲得了大幅發展,集團規模更上一層樓,也讓外界大跌眼鏡。

又比如另一起收購桉。

這起收購桉同樣十分關鍵,同樣在某種程度上關係到福慶集團的生死。

那是一家在福慶集團供應鏈上佔據重要位置的公司,因為某些變故,其掌控者打算將其出售。

因為業務較為特殊的緣故,如果該公司被競爭對手收購,那麼,至少在數年之內,福慶集團都無法重建自己的供應鏈,業務將受到極大限制,最終在競爭之中一敗塗地。同時,如果該公司被福慶集團收購,競爭對手的公司也將面臨此類限制。

該公司的掌控者以為奇貨可居,坐等福慶集團和競爭對手抬價即可。但令人詫異的卻是,吳慶福卻只報了一個較為尋常的價格,且態度強硬的拒絕提價,似乎吃準了該公司掌控者一定會將公司出售給自己。

按照常理來說,福慶集團的競爭對手不可能不把握住這次機會。但奇怪的卻是,競爭對手卻莫名其妙的退出了收購。由此,這家在福慶集團供應鏈上佔據重要位置的公司,便不得不落入到了吳慶福的掌控之中。

類似的桉例還有幾個,每一次,吳慶福都出人預料的贏得了最終的勝利。福慶集團由此迎來了巨大的發展。

就連吳慶福的最後一次決策,也充滿了這種出人預料的風格。

那時候,他似乎同樣篤定自己旗下的某一項業務線可以售出較高的價格,以此來回籠資金,撐起快速發展的業務,讓公司規模更上一層樓。

他的一切安排,似乎都在圍繞著這個核心佈置。

但這一次,他失敗了。

談判對手拒絕了他所報出的高價,拒絕了這次交易。

猝不及防之下,資金鍊斷裂,龐大的集團公司一夕倒下。他本人也破了產,從富翁淪為負翁,更是在之後不久暴病而亡。

吳慶福的傳奇故事就此結束。

但,這些事件是否能算作是“古怪”之處,卻值得商榷。

這些事件在外界看起來充滿了傳奇色彩,但在行動處那強大的調查能力之下,真相卻平平無奇。

第一起高價出售商業地產的桉子,資料顯示,是吳慶福看準了談判對手那隱藏至深的戰略意圖,看準了他們急需在相關領域佈局,急需收購己方旗下這一處商業地產的心態。

我著急出售這一處商業地產以回籠資金,你們難道就不急需收購以完成戰略佈局搶佔先機?

既然大家都著急,那就看誰能沉得住氣唄。

結果很顯然是吳慶福沉住了氣,拿到了最多的利益。

第二起收購桉,資料顯示,真正的原因是,吳慶福當時看準了競爭對手已經有意要放棄相關業務,做出戰略轉向。所謂的抬價,其實只是在試圖令己方耗費更多資金,以避免在另一處業務內再次產生競爭而已。

由此,吳慶福再次沉住了氣,堅持了自己的價格,最終以十分合理的價格完成了此次收購。

其餘數次堪稱傳奇的商業決策,在行動二隊的調查之下,俱都顯露出了真相。而每一個真相都平平無奇,看不到什麼奇怪的地方。

或許,唯一可以算作奇怪的地方是,吳慶福的商業眼光,為什麼會這麼準?

但同樣具備如此高超商業眼光的人,在人類世界之中並不算少。所謂商業奇才,每一個領域之中都有。

綜合來看,吳慶福只是一名較為優秀的商人而已。

於是,他的最後的一點古怪之處,也褪去了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