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玉階法壇上,幾乎就在道人踏罡步斗的閃瞬間,渾厚、晶瑩而斑斕的玉質法壇上斑斕繁複至極的篆紋相繼顯照著靈光。

仔細看去時,那是層疊交錯成的繁浩符陣,囊括永珍,映照諸道。

此時間,九色靈光沖霄而起,緊接著,在半懸空中,那萬法符陣的虛相自兜轉之中顯照,復又駕馭著九色明光,於纖毫變化之際,盡皆加持在那清河道人與《四象劍圖》共同交織與共鳴而生成的劍氣長虹之中。

於是,霎時間,不見了劍氣,更不見了九色。

倏忽間,只一道清輝朝著外海那風雲際會之地破空而去。

而在這一道清輝破空而去的閃瞬間,便已經自四面八方有著渾厚的元氣盡皆加持而來。

渾似是玉簡傳書一般,靈光微茫而不著痕跡。

可是則在無聲息間,其自身已經醞釀著真正屬於磅礴無匹的劍勢,並且在遁空的過程之中,復經了天地養煉,內蘊著煌煌天威!

甚至在這一遁空的過程之中,漫天的雲海都切實的成了其徜徉於其間的助力,層雲翻卷之際,亦是渾厚至極的雲罡之力盡皆加持而來。

哪怕這一道清輝直指向的,是那連金丹大修士都無法觀瞧的清楚的無常風波之中,可是其靈光本身無有著分毫的猶疑與偏斜,甚至在飛遁的過程之中一息快過一息。

上一剎那,這道清輝尚且在庭昌山左近的半懸空中,被道人所醞釀。

下一剎那,那清輝翻卷著雲海,便已經洞見了浩渺的汪洋,真切的有了乘風破浪的氣勢。

絲絲縷縷的水汽被無聲息間展開。

快!更快!再快!

這一刻,那清輝的疾馳甚至已經超過了遁光本身的範疇。

而幾乎同一時間,那劍宗諸道子立身所在的無垠草原上面。

原本深深地埋入地底的劍形玉符盡皆洞照出同樣的劍氣清輝,與此同時,當著劍氣清輝洞照在諸位道子面前的閃瞬間,他們各自捏著劍指,依照著立身的方位,各自展現著自身所掌握的二十四正劍意的其中之一。

霎時間,一面純粹虛幻的由劍氣靈光清輝凝聚而成的《四象劍圖》映照在天地間。

只是,相對於那面懸照在清河道人面前的真正的《四象劍圖》而言,這面劍氣靈光清輝所凝聚成的劍圖,終歸顯得太過於虛浮了些。

劍宗每一位弟子對於道法的理解不同,因而所凝練的二十四正劍意亦有所不同,無法復刻劍圖本身該有的包容永珍之廣博,更因為劍宗道子本就粗通法陣,終歸各自的劍意無法合於一處,太過星散了些,只徒具其形而已。

但實則,只具備著其形,便已經足夠了!

這一刻,這無常風波之地中,那同源而出的道與法,便是牽引著那道真正飛遁而至的劍光清輝的錨點!

這也是為甚麼,哪怕是直指向這無常風波的醞釀之地,那道飛遁的劍光清輝卻始終未曾有所偏斜,並且其飛遁因為著同源而出的道與法的牽引,而愈見得迅疾。

第三個剎那時。

忽地。

分明是清朗的天穹。

可是在這一刻,似是有著濃郁的幾乎暈散不開的厚重水汽,在這一刻由虛轉實間顯照出來。

這世間有無兜轉,無形亦可顯照成有相。

這恍若是天地氣機最後的“警示”,那厚重的水汽帷幕便是一道明晰的界限,阻隔著所有有心逾越之人,哪裡是不可涉足之處。

而也正是這一道本應該無形的水汽帷幕,才教任何的修士遠遠地隔空眺望而去時,分明同處於相同的人世間,卻始終無法洞見這切實的無常風波之中那本該真實的景象。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那劍光清輝在這一刻已然抵至。

大抵這天地間本也不存在能夠阻攔著金丹境界大修士隔空一劍的水汽帷幕。

可是偏生當那劍光清輝斬落的閃瞬間,那水汽帷幕幾乎像是沸騰開來了一般,緊接著,在這種沸騰的過程之中,那看起來極纖細的分明煉氣期修士都可以撕裂的帷幕,卻陡然間迸發出巍峨而無形的自然之力。

在這自然之力的磋磨之中,那劍光清輝在一剎之間也有著劇烈的損耗。

起先時,是九色靈光相繼從清輝之中顯照出來。

靈光的磋磨之中,塵埃四散,仔細看去時,那一點點靈光之中,還倏忽間洞照著萬法符陣的一角,繼而才又一同黯滅了去。

緊接著,是劍氣長虹的本相從清輝之中顯照出來。

從內蘊的沛然磅礴的元氣,再到層雲翻卷著加持而來的雲罡之力,最後是金丹境界大修士管用而出的渾厚法力。

當這些也盡數消磨在這道水汽帷幕面前的時候。

終於,那孱弱的帷幕本身,似是也在同一時間抵至了極限。

齏粉四散,伴隨著灰燼與塵埃揚起落下的,則是那陡然間同樣由實轉虛,最後化作靈光黯滅的水汽霧靄。

這一剎,由點及線,仔細端看去時,那劍光清輝的餘韻朝著遠空綿延開來,洞破的不只是眼前的這一道水汽霧靄,而是在磋磨的過程之中,將諸氣匯聚,遮掩著正常無常風波的水汽霧靄盡數一劍割裂開來!

那是有形有相的劍氣,斬破了無形無相的因果運數!

當然,這一劍並非是沒有代價的。

至於此刻,飛遁過程之中的一切養煉,在這一刻便盡數都消弭去了。

原地裡,劍氣清輝也在同樣的自行崩滅。

內裡只有一點不著法力的純粹靈光仍舊沿著它本該有的軌跡,遁入這無常風波的方寸天地之間,在第四個剎那,墜入那隻具備著虛幻靈光的《四象劍圖》之中。

原本星散的劍意被隔空映照而來的道果劍氣所駕馭。

那不再是星散的徒具其形的劍圖,這一刻,劍圖本真真正具備了靈韻!

無聲息間的劍意波動,以此處為中央天元,近乎肆無忌憚的,朝著四面八方隔空感應而去。

而幾乎同一時間,當自身的道果之力隔空入主那靈光匯聚成的《四象劍圖》時,當那一念之間,遠空之地的諸氣盡皆在劍圖的感應之中,諸氣的歸於諸氣,劍氣的歸於劍氣,內裡屬於二十四正劍意的一切,從法力到氣機再到法統因果再到底蘊運數,盡皆都在了清河道人的掌控之中。

因而,幾乎只那一剎那,莽莽外海,在清河道人的感應之中,一切便盡都不存在了。

千萬裡寬闊無垠的曠野之中,唯獨只剩了一人的氣韻被劍圖所錨定!

這不是隔空觀照。

但是除卻觀照本身的直觀之外,這人立身所在的方位,這人的修為氣機,乃至於這人從立身再到蹈空步虛的過程之中牽引而來的元氣洪流的靈光,則盡數都被清河道人感應的渾如反掌觀紋一般!

於是,清河道人的臉上,不由自主的展露出了笑意。

五行宗與上明宮殷鑑不遠,果不其然,這等禍根,還是早早剷除的為妙!

正一念及此的同時,磅礴的殺念自他心神之中湧現,隨即,在破開了那“風雲大幕”之後,真正蘊藏著金丹境界大修士的殺念也將徹底的暢通無趣。

不論怎麼樣去洞見,擺在清河道人面前的,都已經是一條通衢之路。

而也正此時,反而是側旁極遠處,從護法轉而為觀禮姿態的丹霞老母,在切實的瞧見了那南天翻卷的雲海之上,在這一刻毫不遮掩的展露出來的風水堪輿大陣之後,老母更是覺得不穩妥,復又連連往後退去數步。

事實上,金丹境界大修士對於身周方寸之間的感應是何等的敏銳,早在最初時丹霞老母身形有所變化的時候,便已經被清河道人所感應,如今接二連三的如此行為,難免教人驚疑不定起來。

尤其是這行事緊要的時候,丹霞老母愈是有著反常的舉動,便愈是教清河道人心中不安起來。

有心想要偏頭探看一眼,可這一劍之隔空設壇祭法已然到了最為緊要的時候,饒是大修士也需得全神貫注。

他幾乎是生生的剋制住了自己的心神念想。

甚至因為這種定住心神念頭的反本能的行徑,一時間更教道人的脖頸僵硬異常。

這隔空的一劍便要祭起了!

一切不過是在閃瞬之間!

一步,兩步,三步!

就在道人最後一步踏出,身形搖晃間即將要落下的時候。

忽地,山風猛地劇烈呼嘯起來。

身為金丹境界大修士,這還是他第一次,切實的感受到了本不該教他感受到的深冬幽寒。

倏忽間,他不像是立身在了甚麼九色玉階法壇上面,而是立身在甚麼風口浪尖之地。

冥冥之中的天機感應在不斷地對著他示警!

那是在自己殺念勃發的同一時間,有著殺念隔空錨定了自己!

到底是誰!

下意識的,道人想要偏頭看去,可他那僵硬的脖頸在這一剎卻渾似是灌了鉛一樣。

似是有萬鈞之力被施加於無形無相之間。

下一瞬,伴隨著真正的勁風席捲而來,清河道人本該祭出的那一劍終是黯滅,踏罡步斗的最後一步,也不得不退半身而收回。

唰——

風雷至矣!

——

天寧道城外,伴隨著那五色神華沖霄而起,繼而在諸修所反應不及的閃瞬間,朝著四面八方洞照去的時候。

原地裡,楚維陽臉上陡然間展露出了驚容。

電光石火之間,諸修視線驚疑不定的時候,那四面八方洞照的五色神華,忽地化作靈光,渾似是一面大氅也似,虛懸在了楚維陽的身周,道與法極盡於圓融的交織與共鳴之中,展露著顫抖嗡鳴的聲音

可是緊接著,楚維陽反而坦然一笑。

既然事情已經避無可避。

也好,那便印證一番,到底誰才是這五行之道的正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