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章節報錯
某種意義上劉家港並不是海港,而是一處聯通東海的內陸港口,不過因為距離靠海故而被包括進了海港裡。
但就規模而言,劉家港每年向外吞吐的絲綢達到三百萬尺,茶葉近一百八十萬箱,加之同等數目的瓷器,劉家港一年下來,各類貿易額接近兩千萬兩。
這還沒算從劉家港登陸大宗交州稻米,灰糖,珠寶等貨物。
明朝蘇州府,靠著一座劉家港,全年稅賦達到三百七八十萬兩,這一數目遠超過武朝從幷州全境的稅收,與過去武朝依靠八大戶市獲得財稅相當。
更可怕的是,類似的港口在明朝治下還有溫州,泉州,福州,澎湖,廣州五處,海外更有滿刺加,巴生等一眾中小型駐軍港口,若非海外大港不是在商團手中,就是在水師麾下,光靠這些海港,明朝就算不對內收稅,財政也能撐得起來。
“吞吐量只是一個指標,關鍵還是市場培養,相較於普通的原材料,我們更看重的是貴國的未來,就比如……”宋佳端起手中茶杯,晃盪著其中乳白色的沖泡奶,“奶粉,這在我看來簡直即是一奇蹟!”
“奶粉,需求是廣大的,這哪裡是一口奶,這是造化?”
奶有什麼好處?
不需要資料,也不需要指標,稍微對比一下草蠻與武人的體魄,武人與明人壽命,是人都會明白差距來自哪?
別提什麼吃肉……北地各類肉食繁多,可南方也不少,河鮮本就在南方人的菜譜內,海貿發展帶來海鮮,一百多年來海鮮早已加入明人菜譜。
從社會結構來說,同階級的武人和明人,每年攝入的肉食兩差不多。
可體魄依舊有差距,這差距在明人的理解裡就在一口奶上。
明人不是不想搞奶,而是沒那個環境,也沒那個能力,如今奶粉出現,則完美的添補。
關鍵奶粉並不是很貴!
此番要不是產量少,回航各家商船都用奶粉將船艙裝滿了。
“放心,奶粉的供應不會出問題!”夏大川笑道。
奶粉,明人喜歡就好了。
在奶粉沒出現前,北方草原每年倒掉的奶粉,就足夠明人喝了。
眼下收一桶三十升的奶水,不過十文錢銅板,加工下來一斤重的奶粉也不過二十文,可賣,一斤奶粉卻可以買到三百文,足足十五倍的利潤。
明朝海商想將船艙塞滿,武人更想,因為那可都是錢!
可惜,今年的準備不夠。
為了湊數一萬斤奶粉,年潤已經將中山夏氏,河間商家,廣昌李氏,以及方程名下的庫存全部拉了過來。
戶部從中沒賺到錢,可各家都分到了六七百兩銀子。
而從目前情況來看,想要滿足明人的需求,目前的產糧翻個跟頭都不夠。
“今年就這樣,不過我方希望明年奶粉的數額可以達到十萬斤,黃油三萬斤,不然就目前這些,消耗起來也就一個月的份!”
張高東提議道。
民間有錢了,孩子就多,海外擴張的過程更需要強壯的明人,為了讓孩子們吃飽,明人非常願意對此買單。
一萬斤奶粉,還不夠一萬個孩子吃上一個月。
別看市場還沒得到檢驗,但對於商業市場極為敏感的明朝高官,海商,心中對此早有計較,都不需要往海外運,年產少於五十萬斤,明朝內部就能進行消化。
沒這一點認識,今日的談判中,奶粉根本不可能擺上明面來說。
“我們有心提供奶粉,但更希望貴國可以明白,奶粉本身……”
“我們可以先簽合同,十萬斤,每斤兩百五十文,明年八月份前兌付,合同簽好,我沈家可以全付!”
坐在張高東身後的沈清天站了起來,衝著武朝一方喊道。
“我嚴家也一樣!”
“附議!”
六位代表明朝商會的代表紛紛喊道。
十萬斤這一數字聽得很大,可實際上也就二萬五千兩,這點錢對於常年進行大宗交易的海商而言,根本算不上什麼事,自家的船隊裡用來壓艙的銀子就有這個兩。
六家合起來,也就十五萬兩而已。
面對此等大手筆,武朝這邊紛紛亂亂,年潤與夏大川對視了一眼,轉頭看向明朝一方,“可以!”
夏季是常奶季,奶水豐溢,卻不代表其他三季牛羊就缺了奶水,大不了自己少喝一點,這點量還是能湊出來的。
而有了這十五萬兩,戶部至少能颳走六成,也就是九萬兩。
九萬兩多說不多,多少也不少,可問題這是白來的。
奶粉的買賣談好,扯開的話題回到正軌,沈氏商行作為未來負責碼頭運營的主體,開始就明朝朝堂給出情況,就具體的工程規劃介紹起來。
時間一點點過去,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小門開開合合十幾次,卻沒有人叫停,所有人的注意力無不投入其中,哪怕是細節也是百般推演,唯恐丟了屬於自己的一方錢。
鐺鐺鐺……
深夜,子時鐘聲敲響。
張高東與夏大川對視了一眼,提起毛筆,“我簽了!”
“我也一樣!”
筆鋒落與紙面,新一輪的合約再兩方數十位大佬的注視下快速完成。
……
“總算是搞定了一方了,後天再搞定金國,咱們就可以睡個安穩覺!”
老人短覺,錯過了入睡的最佳時間,縱然身體疲憊,可夏大川卻至今沒感到半點睏意,“老了,這種長時間的會盟,往後還是當少為好!”
“少不得,沒夏老你和張閣老坐鎮,這事怎麼得再拖上四五回,來來往往四百多萬兩的投入,說實話,我對明人是服的!”
一想到一百八十萬兩的,碼頭建設用費,不需要走明朝戶部,內庫的賬本,幾家大商會就全包了,並且願意為此付出十年以上等待。
對方掌控財富的量級,結結實實的給武朝上了一刻。
這裡面的財富差距,真的沒法比啊。
“我們兩朝的差距本身就在哪,你無需多想,明人不是傻子,想要對方將投入全部落實到位,我們還需要做多少事,武朝縱窮,但我們決不能歪門邪道,我有預感武朝想要發展起來,未來這類跨國的合作不少了,且莫為了幾粒芝麻,丟了大局!”
“明白,宋朝貨通九州的模式怎麼來的,我很清楚,過程雖然憋屈,有些誤打誤撞的味道,可就結果而言,宋人無疑是贏家,明朝這些年來財力也發展到極致,此次怎麼能怎麼順利,未嘗沒有明人想要打破發展瓶頸的念頭!”
年潤給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