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建造養馬之地!
章節報錯
如今黃巾之亂,情況特殊,稍微多個一兩萬兵馬也屬正常。
再多,那就有點不禮貌了。
大漢,還沒亡呢。
更何況,十萬兵馬每天吃喝消耗的物資,都能讓他頭大。
正規兵卒五萬就夠了,預備兵卒倒是可以多準備一點。
劉鴻打算再招募十萬預備卒,平時修建住房,耕種田地,偶爾操練一下。
等到戰時,稍微訓練一番,就能當做正規軍使用。
這種屯田制度的好處就在於軍民一體。
州府發放種子和田地,由預備兵卒耕種。
收穫之時,一部分歸於州府,一部分歸於兵卒。
解決州府糧草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兵卒本身的生計問題。
既能養兵,又能種田。
兩全其美。
不過,招募十萬屯田兵,可不能用預備士卒的名頭。
想個說辭,徐徐圖之。
把這件事記下,交給程昱處理。
“也是時候去一趟青州弄個養馬場了。”
劉鴻小聲嘀咕著。
兵卒、武器的問題不用擔心。
但,馬匹的問題可是重中之重。
一直擱置至今,也是時候啟動計劃了。
青州刺史孔融剛剛上任,正忙於處理青州境內的黃巾軍。
以裴元紹為首的青州黃巾,可沒那麼好對付。
現在的平原郡郡守,由黃忠暫代。
自己人當然好說話。
劉鴻也早就物色好了建立馬場的地方。
一處靠近地勢平曠,靠近水源的地帶。
劉鴻帶兵抵達之後。
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理這片平原的詞條。
一連刷了十天,消耗了幾千氣運值,終於刷出了兩條高階詞條。
【養馬之地:孕育馬匹耐力、爆發大幅度提升,壽命+10、且必定擁有一項藍色詞條,每隔一週必定孕育一隻紫色品質以上的寶馬(紅色詞條)】
【沃土千里:土地肥沃,草肥馬壯,青草生長、養分+200%,馬匹屬性+20%,成長週期縮短50%(金色詞條)】
一紅,一金。
兩個詞條直接將一個平平無奇的平原,直接晉級為一個極品養馬場!
看著眼前瞬間改變的場景,劉鴻滿意的點點頭。
用不了幾年,他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馬匹組建騎兵。
解決馬場,剩下的就是養馬的人了。
這方面,劉鴻早有準備。
早在一個月前,他就在招賢館找到了一個祖祖輩輩養馬為生的馬師。
【養馬大師:訓馬損耗降低,有機率提升馬匹屬性和品質上限(紫色詞條)】
【伯樂:馬匹成長上限提升20~50%(紫色詞條)】
有這兩個詞條再配合上養馬場的屬性,傻子都能養出寶馬。
剩下的,交給時間。
翌日。
劉鴻來到歐冶乾這裡。
花費半日的時間,打造出蒸餾酒的裝置。
“大人,這套裝置有何作用?”
歐冶乾打量著眼前各種古怪的零件,一臉費解。
“待會你就知曉了。”
劉鴻笑了笑,把那一堆散亂的零件全都拼裝了起來。
【蒸餾酒提純裝置】
【提純:可進行最基礎的液體提純,增加度數。(白色詞條)】
【增香:提取出來的酒液會更加醇香。(藍色詞條)】
隨手打造出來的東西,都有一條藍色詞條。
也只有歐冶乾了。
但是,還不夠。
劉鴻直接重新整理【提純】詞條。
耗費了今天的三次機會,再加上一千氣運值。
一道金光閃過。
【瓊漿玉液:蒸餾的酒液,都會變成瓊漿玉液,長期飲用改善體質,洗筋伐髓。(金色詞條)】
對於這詞條,劉鴻滿意點頭。
“買些酒來,搬到這來。”
一旁的管家聞言,應聲離開。
在等待的時間裡。
劉鴻琢磨起了自己的系統。
或許是度過了新手保護期。
自從系統升級之後,他就感覺刷出高階詞條的機率降低了一截。
以前刷十次,可能出一個好詞條。
現在二三十次,都不一定出。
雖然無奈,但好在每個月有氣運值保底,倒也不用擔心刷不出想要的詞條。
兗州城內,管家劉能將酒買好,送到鐵匠鋪內。
劉鴻讓人將酒倒入裝置中,大火將酒燒開。
很快,提純裝置內沸騰了起來。
歐冶乾與劉能好奇的看著這一幕。
“將火勢改成中火。”
劉鴻吩咐出命令。
而另一端,被冷凝後的酒一滴一滴的流出。
一股酒香味在鐵匠鋪蔓延開來。
歐冶乾與劉能聞著酒香,眼前一亮。
“大人,這酒好香啊!”
劉鴻聞言一笑,將蒸餾出來的頭酒倒掉。
隨後接起一小杯抿了抿。
度數大約在27-32之間。
劉鴻並不滿意。
第一次蒸餾結束後,將頭尾掐掉。
繼續進行第二次蒸餾。
一旁的管家劉能與歐冶乾,眼中滿是渴望。
同時也覺得主角在暴殄天物,這麼香的酒說倒就倒。
“想喝好酒,那就再等等。”
見此,劉鴻微微一笑。
蒸餾提純重複了大約7次左右。
50度的白酒蒸餾提純完畢!
劉鴻舀了一勺,抿了口後,滿意的點頭。
一旁的兩人早就迫不及待的舀了一勺,一口悶下。
“好……酒……”
話音落下,兩道悶響。
兩人直接倒在地上。
劉鴻無語搖頭。
漢朝的酒,都是釀造酒和發酵酒,度數最多也就十幾度甚至是十度以下。
沒有經過高度酒的薰陶,第一次喝他釀造出來的高度酒就敢一口悶。
沒酒精中毒都算好的了。
又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樣,有超一流武將的實力傍身。
讓人將酒打包好後,運回府邸。
剛踏入府邸大門。
程昱便來報。
“大人,士族豪門遞來請帖。”
劉鴻皺眉。
士族割據,把持朝堂,東漢寒門無貴子。
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士族做大。
士族的出現,和東漢朝廷的政策有脫離不開的關係。
漢朝實行察舉制,由當地有名望的人‘察孝廉’,‘舉秀才’。
這種制度本意是選舉人才,但卻忽略了人心的貪婪。
你有我無,我有你無,便可進行交換。
在此等利益交換之下,本來為朝廷選舉人才的制度,私底下卻成了各種利益交換。
久而久之,便誕生了士族這種東西。
被士族推舉出來的新晉官員,效忠的物件自然不是皇權。
而是這群士族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