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佈局
章節報錯
常宇腦海中浮現一段史料,早在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前,清軍已有再次入關大掠中原的計劃,得聞闖軍破太原刀指京城時,范文程預感明朝可能要完蛋,便有事沒事就鼓動多爾袞先到先得,加上洪承疇也在煽風點火,多爾袞就心動了。
立刻提大軍南下,計劃從北京北邊入關,到阜新時候遇吳三桂使者說京城已失,乞師剿匪。
當時多爾袞是不相信的,老子入關好幾次,大軍圍北京也好幾次,從來沒打下來過,那群泥腿子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弄下來了?覺得吳三桂是詐降。
待到確切情報到了後,這才從阜新扭頭轉道東南去寧遠然後在山海關外,等吳三桂認了爹後才出兵擊潰李自成,正式入主中原。
然而歷史因為常宇的蝴蝶小翅膀撲稜幾下改變了走向,太原之戰李自成鎩羽而歸,轉而東進中原,可清軍竟然還按時出兵了,且依舊是原本的行軍路線,準備從北京北密雲等地入關。
難道說清軍的情報延誤,尚不知太原之戰李自成的潰敗,還是說知道後並不影響他們的原計劃,入中原大掠!
常宇在張家口抓姦商,封鎖口岸,這讓清軍的情報系統遭受些破壞,但清軍在關內經營多年的情報系統並不會受到太多的影響,必然還有其他渠道可把闖賊太原慘敗的訊息送出去。
要麼是情報延遲,要麼就是人家根本不在乎李自成的成敗,按原計劃進行,他贏了,那咱就單挑,誰贏誰坐龍椅,他輸了,那我就去搶點東西唄。
而明廷收到清軍出兵情報後的反應就實在可笑了,他們竟第一時間以為清軍是趁李自成大鬧中原朝廷首尾不顧的時,趁機拿下大明在關外的唯一一座城堡,寧遠!
於是常宇便被派來督軍。
可眼下小太監和吳三桂在這滿天飛雪的烽火臺上大眼瞪小眼,人家不是朝這邊來的!
兵,千里迢迢調來,糧千里迢迢運來,火炮彈藥跋山涉水送來,你說你不來了,玩呢?
不行,多爾袞必須來!
吳三桂暗暗有些開心,甚至長鬆了口氣,不來好啊,至於他從京城北邊入關,那而非自己的轄區,關我p事。
可小太監的一句話,讓他差點跳起來。
“你遣人送信給多爾袞,就說要投降,必須讓他的大軍調轉方向從這邊走!”
吳三桂差點破口大罵,你他麼傻逼啊,你說投降,多爾袞就會信啊,你讓來就會來啊!而且我為什麼要讓他來給自己找事。
第一,多爾袞求賢若渴,因祖大壽原因他招降吳三桂之心不死,第二寧遠城是個很誘人的誘餌,若吳三桂投降,大明關外盡失,等於一下就擴充版圖到了大明的家門口。所以不管是不是詐降,多爾袞都會動心。
第三京城防線空虛,薊鎮人馬不足,若多爾袞從密雲入關,吳三桂的人馬一定會被調去救援,與其不辭辛苦千里奔襲送過去給人打,何不讓他過來給我們打。
吳三桂再三考慮後覺得小太監的話很有道理,賊軍圍攻太原時,朝廷都三令五申的催自己撤入關內進京勤王,若是清軍這次兵臨城下了,真的要如小太監所言,還需千里迢迢屁顛的過去護駕。
只是多爾袞怎麼就會信自己投降,然後讓大軍調頭到這邊?畢竟之前他曾託祖大壽謝過招降信被自己拒絕,這突然間主動投降誰他麼的信!但凡有點腦子的都知道有貓膩。
這就需要下一盤大棋了,小太監腦袋飛速旋轉。
“就說賊軍在河南迴合後,兵力大增所想疲靡,一路向北直逼近京城,明廷危在旦夕。這個情報真真假假各佔一半,且清軍即便有奸細在關內,但不可能這麼快分辨真偽並且立馬就送達多爾袞案前”。
“另外為增加吸引力,可說山海關總兵高第上演一出造反戲,把局勢攪的更渾,越混越亂他越搞不清狀態,就越認為有利可圖”。
“闖賊逼近京城,高第造反自立為王,所以末將就要投降?”吳三桂冷笑反問。
小太監低頭沉默半響:“不降那就說乞師!”
看來有些歷史的走向還是原班不動。
吳三桂皺眉深思,終一聲長嘆,可行!
投降固是多爾袞所願,但乞師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背後利益大到不可想象,不管是吳三桂乞師用來平息高第叛亂,還是乞師入關剿匪解京城之危。畢竟想讓別人出兵救援那是要付出同等利益代價的。
若只是幫忙平高第造反,他也有機會入關。若是入關幫明廷剿匪那利益更大,甚至可能趁機拿下京城!這裡邊的變數可大著呢,但不管怎麼變都是對自己有利,反正好處多多。
這個餌料一下,不管多爾袞信不信,他都抱著“萬一是真的呢”的想法來咬鉤。
好大一個局!吳三桂感慨。
風雪漸大,二人進烽火臺的藏兵洞內烤火取暖,外間寒風嘶吼,雪花亂舞,小太監看了一眼吳三桂突然道:“闖賊肆虐中原十餘年,朝廷絞盡腦汁調兵遣將應對,終致良將盡失,國庫空虛依然無能為力,近年更是逢賊必輸,闖賊風頭一時無兩,然月前李自成統兵二十萬東征,大軍集結太原城下卻慘敗而歸!吳將軍可知為何?”
吳三桂眉頭一挑,心道,你這小太監竟來我身前邀功了不成,這麼喜歡被人奉承麼,口中卻道:“督主勇武多謀,運籌帷幄,闖賊自不是對手”。
常宇撇了嘴且了一聲:“吳總兵忒小看本督了”他怎能猜不出吳三桂心中所想。
吳三桂急忙要解釋,卻被常宇打斷。
“眾人齊心,力能斷金!咱家與周遇吉總兵,蔡懋德巡撫等人各司其職卻又齊心合力,兵不怕戰,將不畏死,眾志成城,方敗闖賊,否則僅憑一人之勇,何以抵數十萬鐵騎!”
吳三桂終於反應過來了,這小太監是打算要給自己掏心窩子了。
果不其然常宇接著道:“中原戰亂不息,賊寇肆虐,關外何嘗不是,十餘年間於滿清膠戰,十戰九輸,百里河山淪為敵土,數以萬計大明健兒喪生於此,而如今敵軍又至,大戰在即咱家願與吳將軍如周遇吉那般齊心合力聯手與清狗一戰,看看誰的刀更鋒利!”
吳三桂情緒激動,用力握拳,常宇一番話說的他心潮澎湃,他才三十歲,正是躊躇滿志,熱血沸騰的年紀。
“本督與吳將軍遠無仇近無怨,便是有些誤解有些芥蒂,也請暫時放下,眼前大戰在即,萬望能齊心合力痛擊清軍,打出我大明國威,為那些死去的將士報仇!一血這數十年的恥辱!”
吳三桂蹭的站起來,常宇的坦誠和真誠讓他很是意外,備受感動,才知為何這小太監得崇禎所重,是為其心,其志,其言,其行!
即使如此,何不來一場轟轟烈烈。
烽火臺下,兩隻手用力的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