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御林親軍
章節報錯
天啟元年六月十日,這注定是要載入史冊的一天。
天啟皇帝朱由校在這一天下達了一份聖旨,正式宣佈以何士晉為首的眾多文官在皇帝出征期間暗通韃虜,欲圖謀害皇帝行大逆不道之事,全數逮捕下獄,並將這些人交於三司會審。
最後以大理寺、都察院、刑部負責主導的會審確定了這些人謀反造亂的事實,依照大明律與皇帝的授意,均判處凌遲處死、夷滅三族!
除此之外,二十一衛上直親軍衛所也牽涉其中,他們與何士晉等人謀劃意圖兵變,也被判處了凌遲和夷三族。
最重要的不是這些人受到了什麼刑法,而是皇帝的聖旨當中宣佈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永遠廢除上直二十一衛親軍。
只保留錦衣衛和騰驤四衛,甚至連旗手衛和武功三衛都被廢除。
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上直侍衛親軍衛所乃是太祖皇帝設立的,當今陛下居然敢徹底廢除?
老百姓倒沒覺得有什麼,畢竟這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話,而且他們大多也是支援皇帝的,敢謀害皇帝行造反之事,真是該殺。
聖旨配合報紙的宣傳,將影響力升至最大,在錦衣衛和東廠番子的領導下,民間百姓甚至開始聲討這些大逆不道的奸賊。
而那些熟讀詩書的百官卻還不如這些普通百姓,他們一個個的上書硬懟皇帝。
一名六科的言官甚至在奏疏中直接說道:
“太祖皇帝祖訓,後代子孫不得更改和違背皇明祖訓,要將祖訓實行到底,陛下如今敢不顧祖宗聖法,實乃不忠不孝也!”
“上直侍衛親軍設立多年,兩百多年一直盡忠職守,駐守京畿之地,如今一言而廢,實乃不義也!”
“上直侍衛乃是皇帝親軍,世代保護歷代先帝和陛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卻因一風言而被夷滅三族,實乃不仁也!”
這名御史的一封奏疏瞬間將朱由校打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昏君,可是搏得了不少人的眼球,一些人甚至因此而慕名前去他家中拜訪於他。
這可是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御史成為京師的一大紅人。
畢竟在這個風口浪尖,還有這樣直言敢奏之人確實是不多了。
但他的好日子並沒有過多久,正在他談笑風生之時,東廠番子毫不客氣的將他打入了詔獄,並將此人和那些與他深交的人全部打為逆賊同黨。
而因為他罵了皇帝的緣故,他也被魏忠賢重點照顧了。
你不是喜歡談論祖訓嘛?那好,就用祖訓來定你的罪。
這名御史根本不經查,東廠輕輕鬆鬆就拿到了他貪汙受賄的證據,他因此成為了自洪武年以後,大明兩百多年來第一個受剝皮實草的人,而且他的皮還會被掛在西市,讓所有人都看看。
朱由校也對此事做出了回覆,他給百官和民間的旨意中明確說道:
“祖宗聖法不是你們這些逆賊的保命符,太祖生平最恨作奸犯科之輩,還有貪官汙吏之流!”
“親軍衛與這些官員同謀欲害於朕,差點致我大明於危難之中,如今更是妖言惑眾、蠱惑人心,欲垂死掙扎,如不嚴懲,才是真正的違背太祖的祖訓和聖法!”
老百姓對於這些貪官奸賊可以說厭惡至極,恨不得親手殺兩個貪官,尤其是在擺出來的鐵證面前,他們內心的情緒被徹底挑撥了起來,幾乎所有人都支援皇帝。
因為這名御史的推波助瀾,朱由校得以更進一步,他再次編排了一支新軍。
朱由校準備從羽林軍當中挑選一萬忠勇之士出來,這些都是在此次親征當中累計戰功最多的人,他將這一萬人組成新的皇帝侍衛親軍、御林軍!
皇城的守備防務由騰驤四衛和錦衣衛負責。
而御林軍的任務就是負責守衛京師內城和皇城之外,錦衣衛和東廠也將代替五城兵馬司,在內城行使更大權利。
五城兵馬司從此以後只負責外城和京郊,內城他們已無權管轄,甚至連衙門都沒了,讓給了錦衣衛和東廠。
這個訊息可是令的大部分文官都惴惴不安,內城住的是什麼人?不就是他們這些當官的嘛?
陛下還真是狡猾,居然以此為藉口再創新軍,一個羽林軍就已經把他們搞的夠嗆,這再來一個御林軍,而且是駐防內城的,那這豈不是盡在皇帝掌控之中?
最要命的是錦衣衛和東廠居然代替了五城兵馬司,這以後他們還能活?所以他們必須要阻止,哪怕上斷頭臺。
這些官員經過商議以後聯名上奏,表示我們堅決不同意,請陛下收回成命。
最後朱由校將這些人詔到乾清宮,當面跟他們說道:
“朕的侍衛親軍都要造朕的反了,朕如果還不小心一點,恐怕明天坐在這裡與諸位愛卿商討國事的就不是朕了!”
“雖說侍衛親軍乃太祖所立,朕亦不想趕盡殺絕,但他們敢與逆賊相同,欲刺王殺駕,如在繼續留任,豈不是將朕與天下百姓的安危首級寄於這些逆賊刀下?”
“諸位愛卿難道想看到此事發生?朕也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加強皇城和內城的防衛,這樣也能更好的保護愛卿們的安全,畢竟逆賊都集中在內城,朕也是怕諸位愛卿有所閃失,朕可不想因此而失去諸位忠良臣公啊!”
朱由校這一手牌打的簡直無解,一時間讓這些文官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如果你在反對,那就立刻會被打上圖謀不軌的標籤,因為皇帝說了,設立親軍的原因是因為皇帝的安危受到了影響。
而且皇帝也顧及到了自己的臣子,這招簡直無懈可擊。
這些官員在入宮路上還滿臉期待,個個以為皇帝採納了,沒想到一向嗜殺殘暴的皇帝來了這麼一出。
最後實在是沒有理由藉口能夠阻止皇帝了,一個個的只得垂頭喪氣的回了衙門,然而他們已無心在處理政事和批閱奏本了。
一個個都為自己的將來而深感憂慮,真是時代變了啊,當今陛下登基以來的一系列手段處處針對著他們這些文官,真是壓的喘不過氣來。
早知今日,當初為何要死命維護太子,與神宗爆發數年的國本之爭呢。
不少的萬曆年的老臣此刻心中都是一個聲音,壓錯寶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