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破獲常平區的這次命案,算得上是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因素。

即便是對此事其實大概瞭解的孟繁岐,重生之後也早就忘記了這麼一回事,更沒有想到它會在這個時間點和自己扯上關係。

看完王愷給自己發的情況,孟繁岐很快回憶起了這件事的大概脈絡。

該案件發生在他的學校周邊,後來又因為諸多原因,吸引了不少關注。

孟繁岐依稀記得,有幾個關鍵的節點讓此事被更多的人關注到了。

一是兇手的態度,當時好像是兇手的母親直接跑去聯絡了被害者父母,希望可以用錢擺平此事。

這種趾高氣揚的做法,自然無法得到剛剛遭受喪女之痛的父母親原諒。

遭到被害者母親的堅決拒絕之後,兇手一家再無任何反應,沒有表達過任何歉意,兩邊也再也沒有過任何的交流。

兇手犯下這樣惡劣的罪行,卻仍舊以如此高傲的態度對待受害者一家,在這個情況被爆出之後,引起了一定的輿論熱議。

迫於壓力,兇手的母親寫了一封道歉信,在庭審的時候由律師代為閱讀。

連本人都不曾露面,這樣的道歉自然沒有什麼誠意可言,也沒有被受害者一方接受。

其二則是兇手家庭的為了減刑的一系列操作。

兇手王某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生意家庭,具體情況孟繁岐也沒有仔細瞭解過。

不過犯案後的那段時間,可以明顯感覺到對方家庭的手段頗多,招式頻出。

首先是案發的新東方英語學校為兇手開具了證明,證明兇手王某“成績優異”。

這在當時引發了常平地區很多學生的不滿和抗議,認為這是學校方面昧著良心的舉動。

其次,當時在網路上湧現出了相當多水軍,專門意有所指地抹黑受害者,罔顧事實。

原本時間線上,兇手本人在自首前與父母進行了詳細的溝通,他的父母在金錢收買受害者家屬不成之後,便直接展開了後來飯圈非常常見的輿論抹黑攻勢。

透過侮辱受害者,毀壞死者聲譽的辦法,希望爭取減刑。

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將王某強迫小姚的這一行為,故意扭曲為兩廂情願。同時,也將故意殺人的罪行篡改為過失殺人。

可以說,王某一家的努力策略就是將惡意轉化為過失,只承認過失殺人,對其餘罪行盡其所能淡化處理。

由於兇手當時仍為未成年人,在這種策略下,未成年+過失雙重加持,以後再減減刑,很可能十幾二十年就能出來。

孟繁岐記憶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小姚母親李某的尋求公正之路。

她為了儘快得到公正的裁決,證明王某的罪行,放棄了家鄉的事業和工作,滯留燕京,並頻繁在全國各地奔波,只求知名律師,權威專家可以介入此案。

這種絕望而沒有回應的日子,一直持續了一年多,該案件進入檢查階段的時候才有了比較明顯的進展。

後來類似的情況還有江歌案件。

不過,孟繁岐從王愷那裡得知,由於自己的演算法提升了警方排查效率許多倍,王某直接在下午被捕,未能如他記憶中一般自首。

這件事還是大快人心的。

少了自首情節,王某的減刑會面臨相當大的阻力,兇手一方可以操作的空間也小了很多很多。

孟繁岐微微嘆了口氣,即便事先知道這件事,但第二次聽聞的時候仍舊有些感嘆。“生命其實遠比我們想象得要脆弱許多。”

“像這樣的人,我猜都能猜到他家裡的情況。父母有幾個臭錢,平時不管不教,一群狗腿子抓著他舔,真當自己是個什麼東西了。”唐璜看完常平學生轉發的那些情況,忍不住啐道。

只是罵歸罵,一切卻都太遲了。

“一旦涉及刑事,事情就實在太過複雜了。”韓辭也嘆息道。

像類似這樣的情況,兇手家庭比較熟悉法律,又有許多資源願意投入,不擇手段的。

整個調查取證判罰的過程通常都比較漫長,並且一審結束之後,大都又會不服上訴。

來來回回折騰,至少也得要兩三年的時間,這可不是誰都能承擔得起的。

有多少家庭,停工三五週就會吃不上飯。

“這一世的結果已經比上一世要稍好一些了。”孟繁岐在心中如此想到,至少自己的演算法助力了常平警方在兇手和父母聯絡並自首之前就將其抓捕歸案。

加上李彥弘明天的釋出會上,少不了要提到這件事情。

這是他宣傳自己技術產品的最好佐證,同時帶來的巨大關注,也能夠極大程度上限制兇手一方操作的空間。

只是這種所謂的稍好一些,在小姚一家慘痛的遭遇面前,又顯得是那麼的諷刺。

“等過兩年投資有了收益,我就在國內專門成立一個法律援助的基金會吧。”孟繁岐如此想到,也不做別的事情,不搞什麼虛偽的慈善。

專門援助那些因為現實和經濟原因,承擔不起相關費用,不得不放棄正義的人。

孟繁岐相信國家的相關規定是非常好的,只是華國地大物博,總有條文無法完全覆蓋,或者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

而為這些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則是每一位華國人的義務和社會責任。

孟繁岐前世也曾因為勞動合同和獎金問題曾與大廠有過一次勞動糾紛,饒是這種勞動官司,就已經相當耗費普通人的精力了。

對方有專業的團隊來跟你打太極,有時候甚至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會敗訴,單純就是為了折磨你,耗費你的心力,讓你最終拿到賠償也不痛快。

這種地位的差距,導致兩邊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根本不對等。

可想而知,刑事案件,尤其是對受害者家庭精神上有極大負擔的案件,又該有多麼難熬。

“未成年人減輕刑罰雖然是正確的人權做法,但年齡上感覺有待商榷。”類似的事件讓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

好在2021年3月,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限下調,可見官方還是相當在意群眾呼聲和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