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論文公開
章節報錯
許多學校都會有一句勸勉性質的格言,類似於“今天你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你為傲”。
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一句雞湯。但有少部分的人,可以真的做到把一己之力把學校的知名度打響。
論文也是如此,有些論文以刊登在頂級的期刊和會議為榮,而有些論文則是期刊和會議之所以成為頂級的原因。
對科研稍有了解的人,基本都會認為發好的論文就要發SCI,發高分,一區的SCI期刊。這種觀點確實絕大部分時候都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對計算機類,尤其是AI方向來說,其實會議比期刊要重要許多。
會議是一種每年定時收稿,定時審稿,然後把中稿的作者全都聚在一起交流展示的形式。他的特點是審稿快,時間固定有保障。並且參會可以和作者直接面對面交流討論。
而期刊則是全年隨時可以投稿,審稿時間不固定,也不會組織作者見面的傳統形式。
對於很多學科來說,期刊更為權威,更加正式,稽核也更加嚴格。
但對AI來說,期刊就顯得太慢了。AI的速度太快,快到很多人沒法等待。
比如去年AlexNet奪冠,你13年初自己做了許多的研究,研究了四五個月,然後把稿子投了出去。如果你投的是會議,八九月份就已經宣佈審稿結果了。
十一二月你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去會場和別人談笑風生,然後順利畢業。
可如果你投的是期刊,可能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還在審稿,這時候2013年的新結果一出來,審稿人一看,發現人家好像比你高了好幾個點嘛。
原本可能可以中的文章,因此被拒也非常正常。
這時候真可以說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運氣好的轉投差一些的會議和期刊,或許還能順利。
運氣如果不好,文章輾轉被拒絕2-3次,從此徹底過時也很有可能,半年的心血就此白費,對很多學生來說可能就是延畢一年的結局。
由於這種獨特而快速的學科節奏,AI方向重會議而輕期刊,往往是會議上取得成功,才會繼續擴充套件文章的內容,投給期刊慢慢審稿。
如果領域內的學者想要了解最近的動態,基本上不大會去期刊查詢,都會關注最頂級的幾個學術會議,並參會直接和作者們交流。
期刊?刊出來的時候都已經是一年半前的技術了。時代變了,大人。
不過此時此刻,即便是會議對孟繁岐來說還是太慢了。IMAGENET的結果已經初步公佈,他相信關注這件事的有心人都已經將目光鎖定在DreamNet和隊伍Dream上。
既然紐約時報都已經關注到了這件事情,那看來是時候發出生成式對抗網路為DreamNet再加一把火了。
有的文章依賴高階別會議和期刊的名聲為自己加持,而有的則不需要。
AI頂會CVPR的收稿截止日期是2013年11月1號,孟繁岐投稿之後,可以選擇匿名將自己的投稿內容公開。
這樣做是不違反規定的。
只是有些時候,這件事情根本是掩耳盜鈴,脫褲子放屁罷了。
就比如現在的情況,孟繁岐準備公佈自己的預印本,《基於DreamNet的生成式對抗網路》。
即便他選擇匿名,又有誰會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會是誰呢?
DreamNet現在的細節沒有任何資訊公佈,除了他還能有誰做到在這個時候釋出這篇基於DreamNet的論文?
同理,後世AI技術逐漸向大模型發展,動輒幾百上千塊GPU。很多時候只看用了幾張卡,用了誰家的獨有大資料,看看內容就能猜到是哪家公司的哪個研究組了。
其他人想做也沒那個資源,沒那個能力。
既然是多此一舉,孟繁岐自然不會做這樣無聊的事情。
“此時此刻,我最怕的就是別人認不出我,又何必匿名呢?”
如此想著,孟繁岐便將這篇論文公佈在了arxiv網站上。至於CVPR會議的人會不會覺得這樣的做法違背了雙盲審稿原則,就不在他在意的範圍之內了。
arxiv是一個開放的學術預印本儲存網站,是一種現代的分享研究成果的方式。
起初是因為某些基礎學科審稿實在太久了,尤其是數學和物理,有的論文可能幾個月都找不到人來讀,根本沒有人看得懂。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會考慮把一個比較草稿的版本,或者乾脆就是最終版本直接放到arxiv這個公開平臺上來。
這樣可以促進交流和學科的發展速度,也是一種證明自己研究結果是何時得到的證據。
後來,計算機,統計,生物,經濟等學科也逐漸加入,arxiv越來越包羅永珍。
和正經的會議和期刊不同,arxiv只是一個開放平臺。和pixiv這個插圖分享網站一樣。arxiv和pixiv基本上都不對上傳的內容做非常嚴格的審查,因此上面的內容水平有高有低。
arxiv也不是一個正式的會議和期刊,其內容自然也不算真的發表。釋出在上面的內容沒有經過同行評審,有不被人承認的風險。
民科也大可以將自己的永動機大作發表在上面,裝作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別的不說,哄騙一下不知情的外行人還真有奇效。頁面上論文簡介,各種領域標籤,還有引用方式都有模有樣的,又全是英文。非科研人員乍一看到很容易上當。
不過孟繁岐絲毫不擔心這件事情。現代AI的邏輯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原理和程式碼就在這裡,用相同的隨機種子,任何人都可以復現我的結果。
別人承認不承認,質疑不質疑,孟繁岐完全不在意。
甚至,他隱隱有且期待,因為這種衝突會帶來相當可觀的關注度。
不多時,孟繁岐提交了生成式對抗網路的latex原始檔,在網站上編譯出了pdf檔案。只待兩天後,網站統一更新這些新增的文章。
與此同時,該論文的原作者伊恩(IanGoodfellow)最近剛想到了這個點子的雛形,還處在思索的階段,距離真正成型的生成-對抗框架還有著相當長的一段路程要走。
伊恩正在前往他博士導師,AI三巨頭之一的——本吉奧,辦公室的路上。
“這是一個絕妙的想法,我需要一些幫助。”伊恩如此想道,“我要在我博士的最後一年完成這個前所未有的絕佳工作。”
他決不會想到,有一篇更加完善,實驗更加詳盡,對相關領域的討論和反思也更加全面的文章已經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