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林跟朱简烜说完了正事,就让朱简烜自己继续看书,他带着妻子出去聊天了。

朱简烜没能让父亲重视美利坚战争的影响。

但是得到了父亲的许诺,即将拥有自己的科学实验室,用于物理、化学、机械方面的研究。

朱简烜此时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的。

忧的是大明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自己没有机会躺平享受人生了。

喜的是自己有了实验室,可以尽快发挥自己作为穿越者的优势,开始为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了。

看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虽然不把自己对局势的推演放在心上,但都非常喜爱自己这个天才孩子。

只要自己多展现聪明天赋和忠厚秉性,应该不需要等到年满十岁的时候,就能获得自己的护卫军团了。

然后就能提前出去开拓殖民地,进而建设属于自己的地盘了。

朱简烜目送父母离开之后,坐回到自己专用的小桌子前,开始认真的规划自己的未来。

发展方向、战略目标、组织构架、工具武器、撤退后路……

同时将自己脑子中有印象的,可以迅速提升生产能力和作战能力的技术,都尽可能的书写出来。

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模糊,所以要把自己还记得的有用的东西尽快写下来。

然后给他们添加轻、重、缓、急、难、易等分类标签,等以后有了条件就根据需求逐步实现出来。

朱简烜在自己房间做人生规划的时候,朱仲林夫妻两个也却稍微有点发愁。

他们虽然答应了朱简烜,要给他建设一个实验室。

但是具体要怎么建设,建设在什么地方,却让朱仲林夫妻犹豫不决。

大明的工商业持续发展了一百多年,现在的应天府内城的地皮早就已经满满当当了。

外城的好地方,比较靠近内城的区域,也都已经是建成区了。

要新建房屋,特别是工业性质的建筑,本来都只能到外城的角落里,甚至城外更遥远的郊区选址了。

但是朱简烜今年才四岁,实验室建成后也最多五岁。

朱简烜要搞研究,肯定要经常去实验室,也就是要经常往城外跑。

这让朱仲林这对皇帝夫妇非常担心。

这么大的孩子,别说直接去城外了,最好是宫外都不要去。

所以皇帝夫妻连续讨论了好几天之后,最终做出了一個看上去颇为离谱的决定。

把实验室直接建在皇城里。

大明南京应天府城,从内往外总共有四道城墙,也就形成了四个级别的城区。

最内部是宫城,也就是俗称的紫禁城,北京的紫禁城也就是后来的故宫。

奉天殿等三大殿和乾清宫等宫殿,都在格局非常规整的宫城内。

宫城之外的皇城区域,还有一些环境更加宜居的皇家园林,以及各种内监府库设施。

皇城外是内城区域,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南京城。

内城之外还有外城,外城城墙又称为外廓,最初只是一道土墙,城门主要用来收税。

崇祯朝南迁之后把外廓城墙也包了砖,形成了完整的城墙。

朱仲林就在宫城正西,皇城内府诸库选了一个院子,腾出来安装各种设施,作为朱简烜的实验室。

朱简烜跟着母亲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到母亲说起这些安排,顿时有种汗流浃背的感觉。

在自己的发展计划里面,可是要准备研发现代底火材料和化学炸药的。

自己要是整几吨苦味酸、雷酸汞之类的东西在这里爆炸了,不光供应紫禁城日常用度的府库都得全报销,紫禁城的西边城墙都可能被直接震塌。

不过这个地方也确实方便,出了紫禁城就能直接抵达,也没有来往的闲杂人等干扰。

只要自己只在这里是搞研发,不搞大规模的化学炸药的生产,也不把这里当做火药仓库就行了。

实验室就算发生了事故,最多也就是炸掉几间房子,所以也不用太过担心。

早期化学实验问题非常多,特别是那些研究酸液的科学家,经常会被搞得吐血,却还不知道为什么。

自己可以拟定完善的实验室规定,设计典型的防护设备,尽可能避免化学实验事故。

朱简烜想到这里的时候猛地一愣,突然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未来的科学技术固然重要,但自己前世的成熟实验方法和生产管理制度同样重要。

过去两百年的三次工业革命,不只是具体的生产技术在不断升级,科研方法和管理制度也在升级。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是手工业时代,绝大部分工业生产都是作坊式的。

稍微复杂一点的东西,都要依靠有经验的工匠们手工制作,可以说是“手搓”出来的。

化学刚刚从炼金术分离出来,物质守恒定律还没有真正发现。

不要说元素周期表了,化学命名法都还没有形成,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也非常模糊。

无论是酸碱盐区别,还是氧化还原的原理,都还没有完整的认识。

自己把现代的实验方法和管理制度拿出来,绝对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生产和实验事故。

工厂、工地、实验室的很多管理规定,都是错误操作和事故乃至人命喂出来来。

既然前世已经喂过了,现在就能尽可能少喂一些了。

于是朱简烜这次回到自己房间之后,就开始认真编写自己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了。

时间一转眼到了三个月后。

咸宁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六日下午。

朱仲林这天来坤宁宫,再次来看朱简烜的时候,似笑非笑的专门说了一件海外的事情:

“烜儿,西厂送来的新消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死了,时间是四月份的时候。

“他的孙子已经即位成为新的国王,应该是要称为路易十六。”

朱仲林显然是还记得父子俩三个月前的对话。

朱仲林还是想要教育儿子,想让儿子明白这个世界是复杂而且混乱的。

很多看上去很有道理的推测,可能会因为一些意外事件的出现,或者因为自己不知道的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朱仲林觉得,朱简烜关于法国会参与美国独立战争的猜测,是基于路易十五的昏庸和冲动而做出的。

现在路易十五本人直接没了,那之后的所有推测和分析也就没有意义了啊。

朱仲林想要看儿子的反应,然后开始给他上课讲道理。

朱仲林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对的,他的预测也确实因为他不了解的信息而变得没有意义了。

朱简烜早就知道路易十五应该已经去世了。

朱简烜对于法国会参加美国独立战争的判断,根本就不是因为路易十五的昏庸和冲动。

而是基于非常简单粗暴的历史经验。

朱简烜甚至不知道,法国人在七年战争之后,为了在英国人面前找回场子,已经准备了十年了。

美利坚正式跟英国人打起来之前,就已经开始跟法国人私下接触了。

法国人是不可能放过美利坚战争的机会的。

现在朱简烜听到路易十五去世的消息,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只是无所谓的点了点头:

“那继位的路易十六,这个年轻的国王品性如何?比他的爷爷更加的沉稳慎重吗?”

朱仲林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消失了:

“这个路易十六啊……”

西厂还真的介绍了这个新国王大致情况。

按照他们的描述,这个路易十六也绝对算不上是什么贤明君主。

而且他今年只有二十岁,只会比他爷爷更加冲动,似乎还有点心理上的疾病。

这么一想,这家伙当国王可能还不如他爷爷呢。

他爷爷至少有几十年的国王经验,这家伙就是一个纯纯的愣头青啊。

朱简烜看老爹的反应,就大概能猜到他的想法了。

为了不让老爹难堪,朱简烜直接跳过了这个话题,询问另外的事情:

“对了父皇,西厂有英国方面的消息吗?他们是怎么处理美利坚地区的倾茶事件的?”

朱仲林听到这个问题呵呵干笑着说:

“这个……和我们预料的差不多,英国本土的朋党一致同意,要惩戒美利坚地区的乱民。

“连续出台了几条惩戒性强制法令,撤销了倾茶事件当地的自治权,封闭当地最大的港口波士顿。

“直接任命了新的总督,开始全面搜查和清理当地藏匿的乱民,都是意料之中的做法。”

朱简烜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

“英国人果然是冥顽不灵啊,美利坚人应该要串联起来对抗英国朝廷了。”

朱仲林看着儿子苦大仇深的表情,心中也莫名的冒出一个念头:

如果未来的世界局势,真的像自己儿子推演的那样变化,自己应该怎么办才好啊?

不过他马上在心中摇头,觉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算是大明参与了美洲战争,也不会影响大明朝廷的稳定的,现在朝廷有的是钱啊。

更何况自己其实本来就没有去美洲参战的心思,最多是到印度插一手。

南洋比较好的地盘都已经圈完了,澳洲虽大却不适合种田,关键路上风水都不顺,大船很难走过去。

大明未来也该往印度发展了,不能让顺贼和英国人把整个印度刮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