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公元243年秋十月。

生命消亡的最终时刻,看到的会是什么?是草堂中指点江山、秉烛夜读的少年热血,是隆中对时以天下为棋盘的智冠超绝,赤壁崖上熊熊燃烧触手可及的梦想,还是白帝城中生死相托的不甘……

二十七岁入世,五十四岁而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便是诸葛亮的半生缩影。对内整顿政务,整个蜀中地区因他而民生富足,对外北出祁山,剑锋直指让整个曹魏焦头烂额,最终还是倒在了两军对峙的困境之下。

“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

昏暗的中军帐内,七星灯渐渐衰弱,暗暗宣告着他生命的终结,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他屏退了所有人,只留下一名少年将军在身边,那将军眼含泪水,轻声问着:

“丞相,伯约有一事不明,天下三分,曹魏得其二,民广兵足,巴蜀之地易守难出,北伐劳民伤财,久之此消彼长……”

“伯约,你是想说,为何我明知不可为还要为之?”

姜维摇了摇头,跪下身去:

“学生不敢。”

他叹了口气,一声叹息中是无尽的无奈:“自从失了荆州,我三分天下的计划就已经不可能成功了,可我仍然不曾放弃,因为,这便是先帝带给所有人的希望,有这团希望的火,季汉便不会消亡,若这团火灭了。”

“可是……”

诸葛亮微微一笑,似乎看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亮非智者,乃是庸人,只为了一句话,一个承诺,便付出了一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怎奈天这悠悠苍天,何薄于我。不知道后世,会如何评判我呢?”

他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身后一切都是浮云,又何必苦恼。

“伯约,扶我出去走走……”

姜维扶着他走到一处山坡上,月明星稀,乌雀南飞,倒映了那死对头的诗句,他指着天上那颗微微闪烁的星光,发出淡淡紫色光芒。

“那便是我的将星,今夜,就要陨落了……”

说罢,他轻轻闭上了眼,等待着生命的最后一刻到来,至少可以在下面与曾经的主公重逢,至少没有辜负他的嘱托,孔明这一生,尽力了。

“丞相!!!”

姜维跪倒在地,泣不能声,这堂堂天水麒麟儿,最负盛名的少年将军,此刻如失去了父母的孩童一般。

依照恩师的嘱托,他选择秘不发丧以免军心动荡,何况这军中还有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他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部署,作一大龛,将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入丞相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魏军统帅司马懿通晓天文周易,以防被其看出端倪。

中军帐内,诸葛亮依然静静地坐在那里,不似逝去,倒像是沉沉地睡着,是啊,他确实太累了,该休息休息了。

“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

兵法二十四篇,这便是他作为老师留给自己的最后一点东西,可就在姜维含泪整理恩师生前所留兵书之时,却不曾看到那静坐的尸体,突然闪烁了一丝极难被发觉的紫色微光。

“诸葛亮,诸葛亮。”

“谁在叫我?”

等待他的不是死亡,也不是九幽黄泉下的故人重逢,而是一个深邃不见边界的空间,空间中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只有一盏微弱的光亮定义着前方。

“汝是何人?为何引我来此?”

“你这痴人,当年水镜先生一心带你求仙问道,你却偏偏要随那刘玄德入世,白帝城,五丈原,枉费你这大好的仙缘。”

孔明怔怔愣住:

“汝怎知此事?汝究竟是何人?”

那微光轻声地说:

“莫问莫问,我且问你,此生,你可有遗憾?”

诸葛亮被这突然的一问楞在原地,片刻后才回答:

“遗憾自然是有,恨不能兴兵北伐,复我大汉疆土。然一切皆是天命,无甚可遗憾。”

那声音又问:

“你若早早顺了天命,投奔曹魏,岂不是封侯拜相,荫庇子孙?你这一死,魏军迟早有一日会踏破西川,到时候你的子孙后代岂不是遭了殃?”

“子孙自有子孙的福祸,亮无需过问。”

那声音忍不住笑了:“好好好,果然是个豁达开朗的君子大儒。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问你,若答的好,还有另一番造化。且听,如果让你再来一次,哪怕从出身最低劣的无名之人开始混迹于乱世,至你死时,你还能达到今天的位置吗?”

“以无名之人,官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孔明一时间陷入沉思,自有汉以来,官员任用除军功以外,无非是察举和征辟,此两类都离不开人脉和背景,再不济也要是某位当世大儒的学生门人。

自己虽家道中落,却也是响当当的琅琊诸葛家,又有其叔父诸葛玄和岳父黄家与荆门各大族的关系,再得水镜先生真传,方能在荆襄各郡闻名于世,才有后来的三顾茅庐,真就是一无所有的开始,单说这东汉末年,恐怕是命如草芥。

那光点见他许久不曾开口,便又问道:

“你可有把握?还是说,你不过是个无能之辈,凡人对你的吹捧只是空穴来风。说什么诸葛亮志大才疏,不堪大用,只能做个西川的守墓者?”

“不!”

诸葛亮难得如此决绝,过往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三分天下从来都不是一盘死棋,有很多机会从我眼前错过,以我的能力,若再来一次,无论是出祁山,还是五丈原,胜负犹未可知!不仅是官居丞相,我要更进一步,辅佐君王完成一统天下的千秋霸业!”

那光点不再说话,孔明急去追,却不料脚下一空,登时坠入万丈深渊,他不禁自讽,恐怕这不过死前的幻觉,将死之人,败军之将,谈何再来一次?

可就在下一秒,阵阵痛楚自周身传来,那种痛楚让他欣喜,因为自从北伐积劳成疾开始,他的身体就没了什么知觉,更像是行将就木的枯骨,这一次,是久违的痛。

“啊!”

他不禁大叫一声睁开双眼,不知从哪来的力气径直坐起身来。

眼前不复军营中的微弱火光,而是漆黑的一片,仔细摸索之下,自己好像在一条管状的石头通道里,仔细看去,视线的尽头似乎有一团彩色的光芒,是他从未见过的光色。

“我怎么这么瘦?”

隐约间腰间阵痛,伸手去摸肋骨清晰可触,可眼下管不了许多,托起沉重的身体,孔明顺着狭窄的同道一路向着那彩色光芒爬出去,约过了四五分钟,骨碌碌滚落地上,眼前的场景令他久久说不出话来。

直入云霄的高楼,闪烁着方格的灯光,下面是车水马龙的街道,一辆辆汽车如钢铁般的怪物一样呼啸而过,伴随着彻夜不会熄灭的霓虹,那些彩色的光芒即是如此。

孔明的身后是一片垃圾场,堆放着许多他不能理解的物件,茫茫的异世界,像一颗渺小的尘埃,站在这文明与衰败的交界。

即使是如他这般聪明绝顶的人,一时间也无法适应这从公元243年穿越到截然陌生的现代异世界都市,若是旁人,此刻定会发疯,可他却心中浮起一股兴奋和许久不曾有过的热血。

望着眼前的全新景象,他喃喃自语:

“这就是,为亮准备的全新舞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