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工錢。”劉萍說道。

她看著陸浩的眼神有些畏懼。

這人好凶。

“小敏姐給了我米酒和包子吃,我身上沒有錢付,就在這裡乾點活,抵飯錢。”她解釋道。

“一碗米酒要一毛五,一個肉包要一毛錢,你吃了好幾個,幹一點活抵不了。”陸浩道。

“那就幹一天,我吃得了苦,在家的時候就經常幹農活。”劉萍說道,“洗衣服,做飯,掃地,割稻子,種菜,都行。”

她絲毫不在意。

“那行,你去幹活吧,手腳麻利著點,東西打碎了要賠錢的。”陸浩依舊冷著臉。

做農事能賺錢,不過卻得擁有大片山林,擁有大片土地,即便單畝的利潤低,但量大了仍舊能賺些錢。

可這一點放在江城不實際,江城人口密集,土地比較少,人均才一點田地,臉朝黃土背朝天,也只混個溫飽,一年下來存不上什麼錢,甚至等到學費再漲的厲害一點,可能連學費都承擔不起。

拖著學費,或者借錢籌學費。

娃有可能被學校的老師喊到講臺上,甚至直接趕出教室,什麼時候交上學費了,什麼時候再回去上課。

劉萍十八九歲就出來幹活,這種現象很常見,甚至還有一些十五六歲的跑出來找活做,貼補家用。

“你怎麼對小姑娘這麼兇?”蘇敏悄悄走到陸浩身邊,用只有兩個人才聽得到的聲音說道,“人家一小姑娘跑出來找事做,多不容易?”

“你想把她留下來?”陸浩問道。

“嗯,這姑娘幹活挺麻利的,而且看著也實誠,加上早餐店這邊也缺人,前幾天你不也跟我說,讓找一兩個人嗎?”蘇敏看著自己男人。

她是贊成讓劉萍留下來,同時有點奇怪,不知道為什麼陸浩要故意刁難劉萍。

“她是農業戶口,簡單的說,就是盲流。”陸浩說道,“留她到這裡工作,麻煩事會比較多。”

農村人進城務工,放在幾十年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包括小孩子,有需要,有條件,也可以接過去上學。

在一些比較大的城市,滿足條件,還能落戶,一些小城市,落戶更是簡單。

但是在這會兒情況卻遠沒有那麼簡單。

人口流動政策一直在變化,有時寬鬆,有時嚴格,有時模稜兩可。

‘公民享有居住和遷徙的自由。’

這個規定在寫進了條文中,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卻有很大的出入。

在50年到57年,這中間人們可以自發的進行遷移,不被限制。

百姓都不傻,自然想要往城裡跑,因為城裡的基礎設施比較好,而且城裡更容易能找到工作機會,這就導致城市的人口大量的增加。

從52年的1,600萬,增加到了72年的3100萬。

城市有些不堪重負。

於是就開始想辦法,制定政策,先是將戶口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對人口進行了劃分,形成了初步的城鄉二元戶口管理制度,再接著就限制農民進城。

58年,《戶口登記條例》的頒佈,正式確立了戶口遷移審批制度和憑證落戶制度,這一條例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了農村人口遷往城鎮,限制農民進城的二元戶籍制度自此以立法的形式正式確定下來。

這段時間,農村人想進城落戶很難。

等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時候,各城鎮單位為了完成生產任務,開始爭搶農村的勞動力,而且這個時候勞動力的管理權下放了,就是說地方招工不需要再經過上面的審批,於是城鎮的職工人數又開始經歷了新一輪的增加,達到了4,500萬。

這段時間,農村人想要進城落戶,找工作,相對而言容易些。

但短時間內增加的這些人口,又給城鎮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於是上面收回了勞動力的管理許可權,並且頒佈了《關於立即停止招收新職工和固定臨時工的通知》,規定各省市的招工計劃需要上報,並且得到批准之後才能夠實施。

與之相關的,還有《關於加強戶口管理工作的意見》檔案的實施,指出要嚴格控制農村遷往城市的人口,但對城市遷往農村和同一級別城市之間的遷移則一律准許落戶。

等到75年的時候,‘公民享有居住和遷徙的自由’的這個條文也被刪除。

農村人想要進城落戶,變得更加困難了。

在這個過程中,知識青年被鼓勵下鄉,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城市已經沒有那麼多的崗位能夠提供給年輕人就業,這些人留在城市裡創造不了價值,而且還會成為隱患,於是就鼓勵他們到鄉下去勞動,創造價值,同時也是將隱患給排除掉。

而這些下鄉的知識青年好多戶口落在了生產隊,成了農業戶口,等再想要返回城裡的時候,又得靠人脈,靠關係,靠機遇,等政策。

在城裡有關係的,能透過招工、招生、招兵的方式回去,從農村戶口變回非農戶口,或者是父母提前退休,給孩子換取一個工作崗位的名額。

前幾年,戶口政策又稍微放寬鬆了些,可以花錢買城市戶口,只是一個戶口的名額價值也不菲,不是普通人能承擔的起的。

“會被當作盲流抓起來?”蘇敏經陸浩這麼提醒,連忙問道。

盲流不是文盲,也不是流氓,而是盲目流入城市的人,往後這些人有三個字可以稱呼——農民工。

“抓不抓不知道,但肯定會有些麻煩,不如招江城市非農業戶口的人來的方便。”陸浩說道。

“這姑娘很可憐。”蘇敏看著自己男人,“剛剛跟她聊了會兒,她兄弟姐妹5個,平常吃飯都吃不飽,她成績不錯,但卻早早的便沒有上學,到鄉鎮上面的小廠子裡打工,一個月才拿10塊錢出頭的工資。”

“後面那個小廠垮了,她沒了工作,這才又跑到城裡來,想要看看找不找得到工作,她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哥結了婚,日子過得也艱難,姐姐早就外出打工,跟著村裡的人南下,去了有兩三年,沒有訊息。”

“底下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都在上學,學費也漲了,到處都是花銷,我給她米酒和包子時,她都已經一天多沒有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