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冠軍賽的單打比賽裡,八強戰,高文面對“黑馬克星”薩基森,那是一位搶上升點、控制比賽節奏的球員,當時就被媒體認為他很有可能成為高文的剋星,因為薩基森能夠壓縮高文思考佈局的時間。

薩基森畢竟只是NCAA球員,實力有限,但如果薩基森成長起來,在巡迴賽裡的模版應該就是弗格尼尼——天馬行空的擊球搶點、控點方式能夠讓比賽變得輕鬆寫意,又或者是……錦織圭。

拉奧尼奇和伊斯內爾、克耶高斯都是一樣的球風,顯然高文並不害怕;但錦織圭卻是典型的底線球員,他最擅長的就是搶上升點和節奏銜接點,特別是在張德培的教練下,他前前後後調整了十種技術動作,並且慢慢開始學習用頭腦打球。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錦織圭就曾經說過,

“用頭腦打球非常消耗體力和精力,一場比賽沒有太多容許我走神的時間和空間,頭腦必須一直轉動,這非常困難。”

在張德培的指導下,錦織圭充分地揚長避短,迴避自己身高的缺點,發揮自己重心低、移動快的特點,搶上升點和節奏銜接點,控制比賽的節奏,然後將借力打力的特點發揮到極致,這也是他在對手發球局裡往往能夠具備強大沖擊力的原因。

本來,搶上升點的打法遇到納達爾的超級上旋可能會非常困難,但錦織圭卻充分發揮自己腳程快的優勢,在旋轉完全釋放出來就搶先出手,反而是每次交鋒都能夠讓納達爾感受到巨大壓力——

因為納達爾是一個喜歡慢節奏、長回合的典型紅土球員,一直到2017年、2018年之後經過教練組的重新改造,為了適應年齡和身體的變化,納達爾的比賽節奏才慢慢變快起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雖然截止到2014年,錦織圭面對納達爾的戰績是七戰皆墨,一直到2015年的多倫多大師賽才首次擊敗納達爾;但每次錦織圭都能夠讓納達爾非常彆扭,比如年初澳網,兩個人在十六強遭遇,最終納達爾以“7:6”、“7:5”、“7:6”的比分險勝。

錦織圭,就是薩基森希望成長起來的模樣。

特別是今年,錦織圭全面崛起,上升勢頭非常強勁,今年美網位列十號種子。

從球風相剋角度來說,高文面對錦織圭確實是苦手,而對陣拉奧尼奇的話,不管勝負如何,至少會簡單許多。

托比亞斯的考量,也不無道理。

但問題就在於,托比亞斯真的在考量網球戰術和球風相剋的問題嗎?亦或者是……這一切都是為了掩蓋真實目的的障眼法?

所以,高文沒有回答托比亞斯的提問,只是面帶笑容地看著托比亞斯。

托比亞斯終究還是敗下陣來,舉手投降,“其實我是想要過來看看你的狀態,因為我需要做一個決定。”

“你的決定應該不會是取決於我下一輪是否能夠繼續贏球吧?”高文馬上就察覺出了托比亞斯話語裡的深意,然後就可以看到托比亞斯露出了一個笑容,雖然沒有說話,但似乎是肯定的樣子。

高文也跟著笑了起來,卻沒有再繼續開玩笑,而是認真想了想,“約翰,老實說,我現在依舊還有很多不足,但這也意味著我還有上升進步的空間。無論是米洛斯還是圭,他們都更加成熟也更加經驗豐富,面對他們任何一位,我都是下風球。”

撇開球風是否適應的話題不說,客觀現實就是如此。

然後高文抬起頭看向托比亞斯,眼神裡透露出一股輕描淡寫卻擲地有聲的堅定,“但這也意味著我沒有包袱,我不會因為目前為止的成績就沾沾自喜,我依舊會放低姿態全力衝擊他們,不會有任何保留,一直戰鬥到比賽結束的那一刻,再看看會發生什麼。”

勝負懸念,在比賽開始之前、在比賽結束之前,沒有人能夠斷言,一切皆有可能,這才是競技體育的最大魅力。

但是,對於勝利的渴望、對於戰鬥的信念,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只要雙腳站在球場上,那麼就一切皆有可能。

托比亞斯靜靜地注視著眼前的年輕人,平實的話語、明亮的眼睛,撲面而來就能夠感受到隱藏其中的堅定和自信,謙虛卻不代表膽怯、謹慎更不代表退縮,相反,渾身上下散發出來的昂揚鬥志是如此真實。

托比亞斯不由想起自己首次見到高文的時候。

亞洲面孔,在網球賽場上並不罕見,卻也沒有那麼多見,而且一直很難在頂尖行列看到,特別是男子球員,於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特別突出卻又很容易被人忽略——

突出是因為外形的不同,忽略則是因為低調謙遜的氣質並不張揚;再加上慣性思維總是認為亞洲男子球員的天花板很明顯,這也就製造出這樣一種怪異的局面,明明注意到了卻又下意識地選擇忽略。

然而,托比亞斯卻真正注意到了高文,那個陽光而沉穩、自信而大方的年輕人。

一開始,托比亞斯以為是因為高文的談吐和氣質,“有點意思”。

但是,漸漸深入瞭解之後才知道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魅力,從球場之上貫徹到場地之外的落落大方和遊刃有餘,那種獨特的信念散發出來的光芒是具有吸引力的。

從NCAA開始,就沒有人特別看好高文的前景,但他卻一路創造奇蹟地來到了現在,站在美網八強舞臺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創造奇蹟,不是為了證明自己,而是因為戰鬥到底,不到最後一分落地拒絕繳械投降。

說實話,托比亞斯不認為高文能夠擊敗伊斯內爾也不認為高文能夠擊敗瓦林卡。

當然,他可以冠冕堂皇地說是因為高文需要腳踏實地地慢慢進步,全力以赴地衝擊對手,才能夠爭取到一絲勝利的可能。

其實他都知道這些都是虛偽客套的說辭,內心深處的真正想法就是“希望渺茫”,從客觀角度進行分析的答案就是如此。

但結果呢?

高文做到了。

0.01%的可能,演變成為了現實,不是因為奇蹟出現,而是因為高文堅定不移相信著這一絲渺茫的希望並且為之戰鬥到底,拒絕等待著奇蹟的降臨,用自己的雙手和雙腿拼搏出一條血路抵達傳奇的彼岸。

那麼,既然已經來到了八強階段,為什麼不再繼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