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胡宗宪专心去剿匪,还要织造局的人配合?”

内阁这边,刚过来处理事务的严嵩等人,看到一名太监送过来的陛下诏书,不敢怠慢,连忙接过来查看起来。

这一看,严嵩与徐阶都给愣住了。

胡宗宪何许人也?

浙江总督兼巡抚,由严嵩向嘉靖皇帝举荐并得到重用,十几年来一路高升,最终坐稳在了这个位子上。

说他是浙江与闽南一带的大局也不为过,现在皇帝突然要将他调走专心剿匪,甚至连司礼监派去负责织造局的杨金水也调走了,加上今天商议的改稻为桑之事。

一时间,严嵩心里咯噔了一声,却不动声色的将诏书递给了旁边的徐阶,

“少湖啊,你看看。”

少湖,是徐阶的字,一般很少人敢如此称呼他,也就严嵩这位内阁首辅,可用如此亲密的口吻来喊他。

徐阶连忙双手接过诏书看了一遍,花白的眉毛也皱了起来,不明白皇上究竟在出什么哑谜。

他们清流派刚才还为周云逸的事而松了口气,现在却又提起心来。

徐阶看完诏书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皇上要动严党了,胡宗宪一被调走,浙江那边很多事就无法继续捂盖子下去了。

但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考虑不周。

浙江那边的事不是重点,重点是胡宗宪为严嵩的学生,是严党一派的人。

他身负皇恩浩荡,担任浙江总督兼巡抚,说是封疆大吏也不为过。

只要胡宗宪不倒台,天大的事也能解释,严嵩他们就会安然无恙,双方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现在皇上突然打算将他调走,让徐阶心里犯了嘀咕,这到底是准备动手呢,还是不准备动手呢?

“难不成,皇上是打算压一波?”

徐阶眯了眯眼睛想到,结合今天的会议情况,严党可谓是权倾朝野,逼的清流连话都难说了。

那边皇上轻松放过了清流关于周云逸的事情,这边就开始了准备,打算将胡宗宪调走。

但是,这对清流未必是好事。

一直以来,清流都在与严党斗争,他们被削弱了,自己这边恐怕也要倒霉,皇上绝不会允许一家独大的场面出现。

即便严党权倾朝野,依旧有个清流派限制他们行事。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徐阶却表面不漏声色,只是看向传旨的太监,和颜悦色的问道,

“这位公公,不知陛下可还有话转答?”

严嵩坐在椅子上,看起来昏昏欲睡,却早就竖起耳朵仔细倾听中。

皇上这一举动,他也在琢磨着意思。

难不成因为今天自家儿子严世蕃的举动,终于让皇上开始不满了?

“回两位阁老的话,陛下并未让奴婢转答任何意思。”

小太监连忙搭手躬身,将头深深的低了下去,表示他就只来递一份诏书,并无任何它事在身。

徐阶又眯了眯眼睛,转头与严嵩对视了一眼,挥手让他下去了。

两人也不管其他人,直接凑到一起交谈起来。

“阁老啊,您看?”

徐阶伸手扶住严嵩,直接将这件事如何决定的权力给了出去。

虽然他是内阁次辅,但是严嵩才是首辅,这又是皇上的意思,还牵扯严嵩的学生胡宗宪。

以徐阶的精明,那是能不沾手就不沾手。

“汝贞在东南剿匪也有几年了,连连征战不休,户部的银子是哗哗流出去啊。”

“加上这次财政亏空,皇上难免要督促一二,这也是我们臣子的不是啊。”

严嵩叹了口气说道,汝贞是胡宗宪的字,说这话就是表明亲密。

他一方面在梳理情况,另外一方面也是在警告徐阶,哪怕皇上真的对严党升起了不满,但是胡宗宪可没出事,甚至得到了重用。

专心剿匪,做好了就是一个大功劳。

所以清流们别以为这是机会,就想着过来踩一脚。

同时严嵩也将这件事甩了一部分锅给清流,皇上不满意,那就是大家的错,清流别想置身事外。

“阁老说的是啊,咱们做臣子的身负皇恩,自当鞠躬尽瘁才是。”

徐阶乐呵呵的回答道,默认了严嵩的意思,这件事上,清流暂时不会有所动作。

在未摸清楚皇上的真实意图前,他绝不会轻易动手,想要扳倒严党,也不是区区一件事就可以做到。

“惭愧啊,适才吕公公还说我七十九了,可岁月无情啊,还要少湖多担待一二。”

严嵩轻轻拍了拍徐阶的手背,笑着将这件事又踢了回去,让徐阶来决定如何处理。

皇上的意思猜不透没关系,他可以推对手出面,来投石问路。

假设皇上真的打算对严党压一压,那能动手的人,清流最合适不过。

诏书是皇上亲自下达,内阁不敢反对,但是如何施行,那就有说法了。

“阁老这是说什么话,您老身体强健着呢,我还要多多指望阁老的指点呢。”

徐阶面色不动的回答道,不肯接这个烫手山芋,也在表达谦虚恭敬。

无论皇上如何想,打算怎么做,他都清楚一件事,自己暂时没有实力与严嵩争什么。

所以他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什么问题都和严嵩商量着来,甚至不惜背锅分出功劳,但是也不能一味顺从。

也唯有如此,清流们才能在严党打压下存活至今,这个度如何把握,就是徐阶的本事了。

严嵩闻言深深的看了一眼徐阶,笑着说场面话。

两人的商讨不漏声色,让同样在内阁的严世蕃颇有不耐烦的意思。

高拱与张居正对视了一眼,各自坐在自己位置上处理事务,这件事还轮不到他们插嘴。

这件事牵扯太多,最终严嵩与徐阶掰扯了半天,依旧没有决定下来。

清流不肯当投石问路的石头,严党又猜不透皇上的真实意图,自然也就僵持了下来。

徐阶对严嵩是恭顺,但是涉及清流党派本身利益。那就必须争一争了,否则他又如何当好这个次辅呢?

自古以来,当刀子的人,可从未有过好下场。

于是乎,傍晚时分,一份奏疏呈到了嘉靖面前,里面有两位阁老的联名。

大致意思是,皇上英明神武,这个想法是何等的圣明云云,只是胡宗宪身居要责,一旦调他离开去剿匪,浙江那边又该如何。

刚刚通过的改稻为桑之事,胡宗宪一走,可就没人能主持了,内阁不敢自专,只能请示汇报等等。

“两个老狐狸,又把问题踢给了朕?”

嘉靖拿着这个奏折又看了一遍,顿时笑出声来。

“主子这是碰到什么高兴的事吗?”

一旁吕芳放下一盏热茶,投来了疑惑的目光,这件事,司礼监可以发表一点看法。

皇上突然要调走胡宗宪,情况不明下,司礼监为了配合,也该知道点什么才是。

“你看看。”

嘉靖随手将这份奏折递给了他,算是给他过了明路,要说吕芳这个掌印大太监不知道,那就太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