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親愛讀者老爺們的話:

關於秦始皇的稱呼,在此和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遊。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以上便是‘嬴’姓的來源。

‘嬴’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是當時最尊貴的姓氏之一。上古八大姓如下:姜、姬、嬴、姒、媯、姑、妗、妊。

從字形構造也可以看出,當時是處於母系社會。

在母系社會是有姓無氏。

經歷時代演變,尤其是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後,在當時連姓都是隻有嫡長子能繼承。

比如周朝天下只有周天子能是姬姓,而其餘的分封到各地的周王朝的宗親們在這之後就不能繼承這個姓,而是隻能利用當地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別的特徵來重新取名,這就是氏的由來之一。

同時一些國君為了賞賜臣子的功勞,也會賜姓(一般也都會有封地),這是氏的另一種由來。

比如商鞅就是如此,因為被封商地而被稱為商鞅,尊稱商君,可是人家卻是叫衛鞅的。

‘氏’的由來往往是要麼出身高貴,要麼立下大功從而高貴,往往只有貴族有氏,平民是沒有的(甚至姓都沒有)。

氏本身就代表著榮耀和高貴。

隨著社會的發展,自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男性就以氏為姓(因為代表著榮耀高貴)。

例如秦國王室(僅限男性):嬴姓,趙氏,名政。那麼他對外的自我介紹一定是秦國趙氏、政。

關於始皇帝氏的考據如下:

同樣據《史記》秦本紀記載:

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以敗桀於鳴條。大廉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帝太戊聞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

其玄孫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並殺惡來。是時蜚廉為紂石北方,還,無所報,為壇霍太山而報,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爾石棺以華氏”。死,遂葬於霍太山。蜚廉復有子曰季勝。季勝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

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徐偃王作亂,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

繆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

自蜚廉生季勝已下五世至造父,別居趙。趙衰其後也。惡來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

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

大家請看我重點分段的那幾句。這就是趙氏的來源。

請再看《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秦始皇本紀》稱秦始皇生於趙國邯鄲,“及生,名,姓趙氏”,使人誤認為其以出生地為氏。

據《秦本紀》可知,秦國公族為趙氏,始於造父,並非只有秦始皇一人以趙為氏,也並非因為生於趙國而姓趙。

因為生於趙國而姓趙是不可能的,這是不符合邏輯的。

當時他父親雖然在趙國是質子,但依舊是秦國王室這種高階貴族出身,是不可能草率用姓的。

同樣因為是父系社會,所以女性地位降低了,是不能用氏的,只能用姓。

因為女性是要嫁出去的,所以父系的榮耀跟你沒關係。

例如:如果是秦國王室的公主,那麼她對外的介紹就是:秦國嬴姓名誰誰,某某之女。

總結下來:按照戰國時的規矩就是男性‘氏+名’,女性‘姓+名’。

也就到了秦始皇一統天下,廢了六國的貴族(當然,他們的國家都被滅了,承載他們榮耀的土地都沒了,自然氏也就沒了),在這種情況下,姓氏逐漸統一,合為一體,不再分那麼細緻。

所以在本文的時間線,趙政剛出生,剛開場稱呼主角‘趙政’才是正確的。

當然,到了現代叫嬴政、趙政都是正確的。因為已經姓氏合為一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