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羅字並肩王
章節報錯
這種混亂的環境,給奧斯曼的成長提供了土壤。
雖然以加齊立國,但沒人說不能帶著異教徒一起打聖戰,所以奧斯曼的歷次戰爭裡,都有很多基督教士兵的身影。直到現在,亞美尼亞人依然是奧斯曼的主力兵源之一,而即使紫帳汗國控制了巴爾幹,依然有一些塞爾維亞騎士因為不滿汗廷的統治,跑去投靠奧斯曼人。這也讓奧斯曼實際可用的兵力更加雄厚。
在實際開戰之前,帖木兒依然採用傳統策略,派人對奧斯曼進行輿論攻擊,號召大家對奧斯曼展開聖戰。很快,紫帳汗國、法國等勢力紛紛響應,派遣軍隊加入聖戰行列,準備分別從高加索、君堡、奇裡乞亞等地進軍,讓奧斯曼首尾難顧。
聽說帖木兒要來打自己,蘇丹巴耶濟德十分氣憤。他隨即以“眾加齊之加齊”的身份,譴責帖木兒,也號召大家向他聖戰。巴耶濟德成功打了個時間差,在尼西亞附近擊敗了紫帳先鋒。趁紫帳汗國忙著收縮兵力的時候,蘇丹帶著塞爾維亞精銳衛隊迅速趕向東方,與那裡的軍隊會和,準備先打敗帖木兒。
雙方接近後,奧斯曼人發現,帖木兒的軍隊裡,竟然有數量眾多的波斯人。
波斯人一貫以兵弱不堪戰著稱,把這些人填入陣線,說明帖木兒的實力遠不如他自己的吹噓。巴耶濟德也陷入了盲目輕敵的情緒,沒有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戰場,甚至等不及讓士兵修整,就急著發起進攻。
然而,帖木兒手下的波斯人卻異常堅韌,讓奧斯曼軍隊遲遲不能取得突破,反而是奧斯曼軍中地位低下的突厥人陣前反水。奧斯曼軍隊大敗,蘇丹也被帖木兒活捉了。
這次重大失敗使得奧斯曼瀕臨瓦解。小亞最強對手的戰敗,讓紫帳汗國收益頗大,汗廷認為,需要表達感謝,展示誠意,進一步增強雙方友誼。
紫帳汗國與帖木兒汗國,是異父異母異教的兄弟之國。帖木兒皇叔匡扶汗室,立下汗馬功勞,必須昭告天下。
汗廷公告說,羅馬衰微,已經很久了。先汗戴裡克先為了穩定,將天下分為四大兀魯思,由兩名汗和兩名副汗分別管理。只是,國家依舊陷入了混亂,四大兀魯思彼此攻伐,羅馬至今也沒有重新統一。
而今,兇頑的敵人逐個被消滅,羅馬的復興又有了希望。因此,羅馬大汗與柱國們商量之後,鄭重決定,授予帖木兒皇叔“羅馬共治皇帝”稱號。今後,大家就都是羅馬人了。
這回,帖木兒自己都沒太弄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只覺得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後來才發現,這其實就是個榮譽稱號。
紫帳汗國對“羅馬”的理解比較獨特,他們認為,這是一個身份。理論上,全世界都可以是羅馬人。哪怕郭康的外公黃老先生,這種飽讀中原詩書的人,也支援這種觀點。
黃老先生的思路是,羅馬就是大秦——大秦類似中原——類似中原的都可以叫羅馬。這種觀點受到了漢世侯們的推崇,成了官方的顯學。所以,在紫帳眼中,宣佈對方也是羅馬,是一種很高階的讚揚和拉攏的手段。
至於羅馬共治皇帝,實際上就是對其他羅馬國家統治者的稱呼。
中原背景的學者們,不太能接受一個國家兩個皇帝這種情況,因此把它當成了某種榮譽稱號。用戲文裡的話,就是“羅字並肩王”,用來獎勵貢獻極其巨大的人。
比如,帖木兒汗國接受這個榮譽之後,就可以叫“河中羅馬國”,帖木兒本人就是“河中羅馬汗”。
同理,汗國的另一個傳統盟友法國,也對羅馬頭銜非常感興趣。這件事之後不久,法國國王也掏巨資,捐了個“法蘭克羅馬皇帝”的頭銜。
原理上,這都是差不多的,都屬於“共治皇帝”範疇。只是因為大家原本的頭銜不一樣,所以稱呼起來有些區別而已。不過,因為都在名字裡掛了個“羅”字,所以性質上還是一樣的。
再次重申了聯盟關係之後,大家就把下一個目標投向了馬穆魯克王朝。聯軍在敘利亞和馬穆魯克主力交戰,關鍵時刻,埃及老家發生了高加索馬穆魯克發起的,反對蘇丹的叛亂。
叛軍承諾,只要支援他們為新蘇丹,他們就會承認帖木兒為霸主,並答應紫帳汗國對於港口的要求,今後大家保持和平,互不侵犯。
紫帳汗國內部,與他們早有聯絡,還派出了一支軍隊,從塞普勒斯出發,前往亞歷山大增援。得知後院起火,馬穆魯克主力軍心大亂,蘇丹急著想要撤軍,結果被帖木兒在半路擊敗。
戰爭勝利後,各家開始瓜分馬穆魯克王朝吐出來的地盤,紫帳汗國分到了敘利亞北部的安條克城。
當年希拉剋略被迫放棄敘利亞之後,在邊境痛苦,說“美麗的敘利亞,永別了”。而這次,是阿拉伯征服之後,羅馬人第一次收復此地。汗廷對此十分滿意,在首都和安條克都舉辦了頗為隆重的儀式,犒勞軍隊,賞賜民眾。
在君士坦丁堡的大賽車場,汗廷舉辦了長達100天的那達慕,從草原僱了一大群蒙古摔跤手,整天和希臘人一起表演摔跤。
市民們白天在競技場觀看各種格鬥比賽,晚上喝多了,還能和嘗試維持秩序的怯薛進行無限制格鬥。幾個月下來,大家都覺得很爽,覺得又回到了羅馬的偉大時代。
在安條克,汗廷還舉行了儀式,祭告希拉剋略以來列位先汗。整座城裡,到處都是列位先汗,和天父阿羅訶天尊、天兄移鼠等宗教人物的聖象,十分隆重。
在港口和城裡,還舉辦了盛大的水陸道場,規模之大,甚至導致時任大牧首尹道長派去的東正教士不夠用,只能拉了一堆喇嘛、和尚也去幫忙。
熱熱鬧鬧了一陣子,大家都很高興。連汗廷為了打好關係,特意請來的周圍的阿拉伯領主們,也痛飲了大半個月的葡萄汁,一個個面帶紅光,十分滿意。
這次勝利,終於開啟了汗國前往印度洋的海上通道。那之後,與爪哇元等國談判,試圖直接貿易,才有了現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