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沒考慮過這麼複雜的問題。”郭破奴明顯和郭康一樣,剛剛才反應過來這個問題。她這方面,確實沒有狄奧多拉的敏感性那麼強,只好承認道:“那回去,我幫你一起問問母親,看看她的建議吧。”

“不過,小讓娜是想要幹什麼啊?”她想來想去,也想不出所以然來:“她在法國那邊,直接要個封號、頭銜不就行了麼。”

“要我說,雖然現在王室和她爹關係不好,但她的家族在這兒呢。現在法國內亂不止,其他人自然需要先把她爹這種本事不大還礙事的人排擠出去,好擴大自己的勢力。”她分析道:“但我覺得,只要明朝和羅馬的勢力還在,等法國國內穩定下來,新的國王肯定還會向她家示好的——甚至都不一定是這家國王。哪怕英王最後打贏了,也會成為新的法王,繼續這些政策的。”

“這麼說也沒錯。”郭康表示贊同。

郭破奴認真起來,還是可以好好思考問題的。可惜,平日裡她都過於大大咧咧,經常懶得考慮這麼多。今天不知道為什麼認真了些,整個人就靠譜多了。

“那她還想幹什麼?”郭破奴頗有些好奇:“她想和羅馬公教一樣,自己去當大牧首麼?”

“公教的那個故事,也不是真的啊。”郭康糾正道。

“啊?”郭破奴再次滿臉意外地出聲:“女教皇不是真的?”

“反正沒有確切的證據。”郭康告訴她:“從權威些的資料看,應該是虛構的。”

“這樣啊……”郭破奴還有些失望。

郭康也不知道怎麼給她說。

女教皇若安的故事起源於中世紀,現代人一般認為是虛構的——問題是,中世紀後期,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真的。

而且,不止平民這樣認為,連不少教士,乃至地區主教級別的教會高層,都對此深信不疑,還專門進行了記錄。

這個故事有兩個版本。法國的版本說,若安是一名來自德意志地區的普通村姑,但她十分渴望知識。當時,能向平民提供教育的只有修道院了,因此她就女扮男裝,進入修道院學習,並透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成為了當地有名的神學家。

之後,為了進一步深造,她先後輾轉多地,最後來到了公教教會的中心羅馬。得益於紮實的神學功底,她在教廷內步步高昇,同時又因為慈悲為懷、樂於助人,也獲得了平民的支援。因此,在當時的教宗逝世之後,她在教士與平民的歡呼與掌聲中繼位,並且選擇“若望”作為教宗名。

然而,即位之後,若安卻愛上了一名男子。在她成為教宗兩年多之後,在一次遊行活動中,若安在古羅馬時代就是主要街道的“聖街”上,當眾誕下了一個嬰兒。

人群一時譁然,發現真相的民眾極其憤怒,把她綁在馬尾後面遊街。然而等氣頭過去,人們又想起她平時的善行,於是沒有處死她,而是將她監禁起來。她的孩子也被教會收養,最後也成了一名主教。

其他的版本則有不一樣的結局,比如另一個流行的波蘭版本,就嚴厲一些。這個版本也認為若安是德意志人,後來在雅典學習,因為知識水平高,後來從公證員、教士、一路當到樞機主教。在教宗的任上敗露後,她被民眾一邊詛咒,一邊用石頭砸死。

而她產子的街道,就是連線聖彼得大教堂和教宗官邸拉特蘭宮的“聖道”。只是之後,教宗們以此為恥,稱其為恥辱之路或者回避之路,都儘量繞開這裡。

不管哪個版本,情節都很曲折離奇,因此廣泛流傳。

“我覺得,這個故事的作者們,似乎都挺了解教會內部的。”郭康告訴郭破奴:“你看選舉教宗這段,其實就是一個冷門知識點:教宗並不一定透過秘密投票產生,其實是有三種方式的。”

“透過與會者共同的大聲歡呼或者鼓掌,也可以直接透過選舉。因為這是古典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和投票一樣具有法律效力的正規方式——要是按照最原初的希臘民主制度,這種方式其實比投票還正規呢。”郭康笑道:

“而第三種,就是‘妥協’。這其實也是教會規則內,允許的制度。”

“我明白了。”郭破奴點點頭:“怪不得這麼多人上當,原來是內鬼編的……不過這是為了什麼?給女性當神職人員鋪路?”

“怎麼可能,反過來說還差不多。”郭康搖搖頭:“這故事,是在當年公教教會改革的時候出現的,目的是用誇張的故事,告訴大家教會的腐化有多麼嚴重。你看,女人都能當教宗了,還有比這更離譜的麼?”

“當時,西歐的很多教士都呼籲進行改革,要求嚴明教會的紀律,加強自我約束,逆轉教會的腐化變質現象,從而讓它得以復興。這種大環境下,出現女教皇,是教會管理不力、制度出現巨大問題的暗示——哦,可能都不叫暗示,算是明著諷刺了。”

“他們看女教宗的故事,可不像我們看花木蘭。”郭康提醒道:“人家的原意,是要杜絕這樣的人出現,故事也是給大家當教訓,可不是當榜樣的。”

“那……小讓娜沒戲了啊。”郭破奴聽了他這串分析,反應過來,居然有點惋惜。

“這故事畢竟不是真的——或者說還好不是真的。”郭康說:“要不然,估計就和武則天一樣,之後更難讓女人擔任這些職務了。”

“當然,這種故事也不止他們。我聽說,之前很長時間,公教教會也這麼看我們。”他告訴郭破奴:“羅馬大主教自己都懷疑過。”

“他們也喜歡這種獵奇故事?”郭破奴問。

“不是。那邊認為,東羅馬皇帝都能把寵臣乃至宦官任命為主教。任命一個女人,當然也是可想而知的。”郭康攤攤手:“非要說的話,他們的懷疑倒是有更邏輯一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