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大周王朝數以百計諸侯國中,魯國一開始便以政治大國、禮儀大國的形象活躍於江湖。

在歷代國君的勵精圖治下,大周王朝第一大政治強國魯國迅速得到發展。

除了政治上、文化上的優勢外,魯國一開始便得到了殷商六族。

這六族源於商王室,本來是大商王族,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治理能力,尤其精於商業。

我們現在講商人商業,最早便源於擅長做生意的殷商族人。

魯國有了殷商六族的經商優勢,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政治、文化、經濟的發展,勢必帶動軍事實力的增強,使當地的夷狄部落甘心臣服。

曹國、滕國、薛國、紀國、杞國、彀國、鄧國、邾國、牟國、葛國等大大小小的諸侯時常朝見魯國。

放眼整個大周曆史,魯國一直是大周王朝放在東方的重要藩國,為大周王朝牢牢守衛著東方領土。

至少,在春秋開啟之前,魯國的責任和擔當是無可厚非的。

如果,大周王朝一直興盛下去,那魯國就永遠是大周王朝一個強大的藩國。

但是,大周王朝是勢必要走向衰落的。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滾動,魯國在經歷了開國之君魯公伯禽、魯考公、魯煬公、魯幽公、魯魏公、魯厲公、魯獻公、魯慎公等國君以後,終於走到了西周末期。

所謂西周末期,講的是大周王朝即將邁入春秋的那個歷史階段,我們主要講的是周厲王、周宣王和周幽王時期。

因為大周王朝正是在這幾位末代天子的領導下,即將告一段落。

春秋,很快就要來了。

但在周宣王時期,魯國出事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魯國出的這個事,居然是其先祖周公旦所制定的君位繼承製出的問題。

按周公旦給周王朝制定的嫡長子繼任制,魯國國君應該是由嫡長子為儲君。

但是不知怎麼回事,魯國自開國以來,居然奉行的是兄終弟及制!

翻開魯國的歷史,我們發現,魯國開國之君魯公伯禽去世後,其嫡長子公子酋繼位,即魯考公。

魯考公以後,是其兄弟公子熙繼位,即魯煬公。

魯煬公以後,是嫡長子公子宰繼位,即魯幽公。

魯幽公以後,是其兄弟公子晞繼位。

而且,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哥哥把君位傳給弟弟,弟弟傳給自己的嫡長子。

自公元前1045年魯國建國,直到公元前817年,兩百多年來,魯國一成不變地堅持著這個兄終弟及制。

當時的周天子是周宣王,這是一位曾經實現了王朝中興的厲害角色,他非常看不慣魯國的這種做法。

不是有周禮嗎?

這個周禮不是你們魯國先祖周公旦制定的嗎?

按理你們魯國應該嚴格遵循嫡長繼承製,難道你們便可以帶頭違反規定?

都說你們魯國最講禮,予一人看來,你們連最基本的宗法制中的繼承製都嚴重踐踏了,還講個屁禮?!

周宣王決定開開魯國的玩笑。

當然,這個玩笑是要等到機會的。

機會還真來了,公元前817年春,魯國國君魯武公帶著兩個兒子前來朝見天子。

魯武公吃飽了沒事幹麼?

你作為魯國國君朝見天子那是必須的,但你帶兒子來做什麼?

魯武公當然不是閒來蛋疼非得給自己找點事做做,帶兒子朝見天子有兩個目的。

一是接班人問題。自己近來經常生病,那個年代生病可生不起,小小一丁點感冒發燒就可能會要了命。

由於經常生病,魯武公得考慮一下接班人的事。

按魯國的慣例,魯武公薨後,應該由嫡長子公子括繼任國君。

公子括把國君當到頭後,按兄終弟及制繼承法,再由自己的次子公子戲繼任國君。

也就是說,自己帶的這兩個兒子,將來都是魯國國君。

那得向天子彙報一下,咱魯國的儲君是公子括,然後再是公子戲。

二來是讓兩兄弟開開眼。畢竟,如何朝見天子,鎬京是怎麼樣的,該結交哪些王公大臣等。

作為父親,趁自己還有點能力,得為兒子做點什麼。

“你倆見了天子,以及王公大臣們,要懂規矩,不能失禮。”赴鎬京路上,魯武公不止一次叮囑兩兄弟。

魯武公沒想到的是,這次他們竟然會攤上事。

向周宣王行了跪叩之禮,魯武公兩個兒子落落大方、知書達禮,周宣王非常高興。

周宣王指著公子戲對身邊的宦官道:“看看,那個當弟弟的,是不是比當哥哥的要長得高一些啊?予一人很喜歡他,予一人的意思是應該讓當弟弟的為魯國世子,將來繼承魯國國君之位。”

得,就這一句話,魯武公在殿上聽著心頭是咯登一下:壞了,天子公然說喜歡戲兒,但願天子只是一句客套話,開開玩笑的。

周宣王當然是想開開魯國的玩笑,予一人就是要破壞了你們魯國的君位繼承製,看你魯國人怎麼辦。

於是,周宣王以君無戲言為由,決定指定魯國的儲君為公子戲。

大周王朝太宰仲山甫急了,他勸諫周宣王道:“陛下,臣以為不可。怎麼可以廢長立幼呢?這不符合我們王朝禮制啊。”

在繼續講魯國攤上的這事之前,我們得叉開講講這個仲山甫是誰。

仲山甫,也稱仲山父。古人的名字後面帶一個父字,說明此人德高望重,受人尊敬。

仲山甫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也即出身天子姬姓,可謂是家世顯赫。

但一代一代下來,到仲山甫時的父親一代時,家道中落,淪落到退出了大夫級別。

那意味著仲山甫時,他們家已經不再是大周王朝的大夫級別貴族圈了。

有史料說僅僅是大周王朝的一介平民之家,或者講得客氣一點,是屬於士的級別。

關於人物身份級別,最高階別的當然是天子,然後是卿和大夫,再是士,再就是平民,接下來便是奴隸。

仲山甫雖然是一介士民,但他早年務農經商,逐漸在農人和工商業者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加上仲山甫有著高貴的血統,所以到了周宣王元年,即公元前827年,仲山甫經人舉薦在大周王朝出仕。

最後,仲山甫憑著自身的努力,居然擔任了天子一人之下、朝中百官之首的太宰,級別為大周王朝卿士。

周王朝的太宰,就相當於後來齊國的相國、楚國的令尹、鄭國的執國大夫、宋國的右師,或者相當於我們熟悉的後世歷朝宰相,位居百官之首。

前面我們講過,周公姬旦,就是大周王朝初期的太宰,是三公之一。

據說,仲山甫德才兼備,治國理政能力出眾,且能做到犯顏直諫。

史料記載,仲山甫是實現周宣王時期大周王朝中興的股肱之臣,推行了轟轟烈烈的經濟改革,且取得了成功。

如透過廢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稅,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大力發展商業等,使大周王朝一時得以繁榮。

尤其當時大周王朝邊境動亂不安,仲山甫率王師北伐狁狄,南征荊蠻、淮夷,東討徐戎,為大周王朝在這個時期實現宣王中興立下了赫赫戰功。

由於政績突出,周宣王將樊地賜封給仲山甫,建立了樊國。

請樊姓的讀者對這個國家保持高度的敬意,因為仲山甫的後人就以其封地為氏,這便是樊姓之淵源,仲山甫也成了中華樊姓的始祖。

所以我們在史料中還能見到“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等名字,都是指仲山甫。

好了,我們繼續講魯國的故事。

聽太宰仲山甫為魯國站臺說話,周宣王把眼一瞪:“要說不合禮,那魯國早就不合乎禮儀了!

大周王朝規定的是嫡長繼承製,但他們魯國卻偏偏搞什麼兄終弟及制。這算什麼?”

仲山甫嘆了口氣道:“陛下,魯國推行兄終弟及制已有兩百多年了,只要能夠國內安定,用什麼樣的辦法確定自己的國君,那是魯國的事。

現在,陛下要求魯國立幼為儲君,這是要求魯國破壞其已經實施了數代的規矩,這才是不合君禮。

陛下,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順,民將棄上。

如果魯國聽從陛下的命令,那魯國肯定要亂。其亂之源,在於陛下這個不合君禮的命令。

如果魯國不按陛下的命令辦事,那是對天子權威的藐視。臣請陛下收回成命吧。”

周宣王大怒:“予一人的意思,太宰難道不知道嗎?

魯國失禮在先,予一人就是要給點教訓,以後就讓他們嚴格按嫡長繼承製,這才是合乎禮法。

太宰不要多說了,魯侯必須要立其次子為儲君!”

魯武公頭大了。

其實,魯國早就作好了立嫡長子公子括的準備。

誰知這一趟來朝見天子,天子居然命令自己要立次子。

怎麼辦?

怎麼辦?

可憐的魯武公又氣又急,再加上身體不好,從鎬京回到魯國後便鬱悶而逝。

魯國還能怎麼辦?

天子都有具體明確的命令,敢不聽從?

於是,公元前817年,魯武公薨後,由次子公子戲繼位,即魯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