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師兄接著道:“呼吸法分為吸氣和呼氣,呼氣又名吐氣。呼吸法使用的是有別於正常的胸腔呼吸法,使用的是下腹呼吸法。”

“我們日常呼吸,一般採用的是胸腔呼吸法。胸腔呼吸是以肋間肌的運動為主,膈肌活動較弱,呼吸時胸廓擴張較明顯的一種呼吸運動。”

“而下腹呼吸法腹式呼吸是讓橫膈膜上下移動。由於吸氣時橫膈膜會下降,把臟器擠到下方,因此肚子會膨脹,而非胸部膨脹。”

“因此,吐氣時橫膈膜將會比平常上升,可以進行深度呼吸,吐出較多易停滯在肺底部的廢氣。”

“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吸氣時胸廓的上、下徑增大。正常的腹式呼吸一次約十餘(10-15)秒,能吸入更多(約500毫升)空氣(熟練了之後可以延長時間)。腹式呼吸時,橫隔肌會下降,腹壓增加,感覺好像是空氣直接進入腹部,這時若把手放在肚臍上,會感覺手上下微微抬放。”

“當你們熟練之後,吸氣之時,舌間微抵上顎;呼氣之時,舌尖輕抵兩齒之間。注意要將呼吸調到:深、長、勻、緩、柔。”

“深、長,呼吸不要短促,而要綿綿不斷,慢慢將一呼一吸所用時間拉長;慢慢感知到自己的呼吸深入體內,帶動全身的氣機。”

“勻,不要時快時慢,要速度均勻。”

“緩,呼吸宜慢不宜急。”

“柔,柔和,若有意若無意,不要用力吸氣。”(寫的比較詳細,有意願可以小心實驗一下,如果方法不當,可能會岔氣,注意一下。沒人手把手教,小心為上,下邊也是,不多說。)

“好了,這是修煉之時的呼吸方法。現在大家起身,下面教授大家相應的動作。”

聽到楊峰師兄的話,眾孩童連忙起身站好。

楊峰看到眾孩童站好,繼續開口道:

“大家身體放鬆,雙腳微分平於肩頭,重心放在前腳掌,雙臂平與地面,雙掌自然開啟,閉上雙眼。”

“現在大家全身自然放鬆,意識放空,舌間微抵上顎,用鼻子呼吸,自然下腹平緩吸氣(下腹呼吸法)。雙手抓向前方,想像自己抓取天地間的靈氣匯于丹田(抓到最後手握成拳頭,動作自然放鬆,不要捏緊),腳掌用力微微踮起腳尖,待到氣滿,雙掌猛然放開,身體猶如自由落體,腳後跟落地。想象將身體內的廢氣吐出體外,吐氣之時要舌尖輕抵齒縫,嘴齒自然微張。”

“來,大家看我示範。”

只見教習師兄為大家演示一遍,一吸一吐,吸氣平緩,竟持續幾分鐘時間,吐氣之時,隨著一聲“呔......”,一道肉眼可見的白練從教習師兄口中吐出。

緊接著只見教習師兄又開口到:“引氣術共有四組動作,其中前三組動作分別被稱為採霞,攥靈,取月。”

“其中採霞是將雙臂向上抬,置於身體前方,與地面平行。”

“攥靈置於將雙臂向上,身體兩側,與地面平行。”

“取月將雙臂自然高舉,還要注意的是取月還需將頭稍稍上仰,好似閉上雙目仰望星月。”

“每組動作八下,剛開始的時候如果不能做完,可以嘗試減少數量。”(第一個動作,頭是自然的,就像平視前方,第二個動作好像看向兩側在抓取,只有最後一個動作的頭的角度是有些不一樣的,是早晨,夜晚練習,正日不適合練習,三組動作為一組,每次練完。)

“最後一個動作是收功,修煉完畢,收功是必要的,不然容易造成氣息紊亂。”

“收功要領是雙臂自然下落,置於身體兩側。沉心靜氣,內視丹田,雙掌提起,以意引氣,將散逸在身體各處靈氣聚起,之後雙掌下壓,將靈氣存於丹田。”

“注意是雙掌在身前上提,掌心向上,指尖相對,一直上提至雙眼處。”

“下壓之時,指尖同樣相對,掌心向下,下壓至丹田位置,意念想象將精氣置於丹田。”

“這時的吸氣吐氣都是舒緩的,慢慢吸氣,慢慢吐氣。吸氣之時舌尖同樣輕抵上顎,呼氣之時舌尖輕抵兩齒之間。在將靈氣存入丹田之時,同時想象將身體內廢氣全部排除體外。”

(即用鼻吸氣,兩手自體側屈肘,掌心朝上,掌指相對,提至眼前;提手同時,腳跟也慢慢提起離地,是腳掌著地;用鼻呼氣時松腹,兩手反掌下降,回放於體側,腳跟同時慢慢著地。之後搓手發熱後,擦面部,這個動作像是眼保健操裡的搓臉,之後由前至後用雙手十指梳理頭部,指尖要接觸頭皮,然後雙手分別搓捏耳廓的內外部。)

“好了,這就是《引氣術》功法全部要領,現在我先看你們能否找到自己下丹田位置。”

說罷楊峰來到眾孩童身邊,一一檢視眾童子所指自己下丹田位置,併為有差別的孩童指出正確的下丹田位置,待到眾童子能夠準確認識到下丹田的位置,便開始一一考校剛才所教授引氣術法門,指出差錯.......

很快,一下午的時間就過去了,隨著“鐺鐺鐺...鐺鐺鐺...”銅鐘聲響起,眾童子向教習師兄作稽謝禮,告退離去。

散學的童子結伴走向食堂,嘰嘰喳喳三兩成群的談論著下午學習的《引氣術》。

食堂外的石榴樹下,安靜的站著一個年幼的孩童,手持寫有引氣術的紙張,一遍一遍默默的讀記著上面的內容,絲毫不在意過往孩童奇怪的目光......

吃過晚飯,夕陽西陲,映照雲朵,染成各種顏色,灑在三三兩兩行走在石板上的孩童身上,拖起長長的影子。

寧濤吃過晚飯,想到昨天師兄說的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往雜物室,想要再領取一套筆墨紙硯,帶回住處使用。

來到雜物室處,一個消瘦青年道士正躺在門口的躺椅上,手裡拿著一壺酒,一人在夕陽下獨飲,看到寧濤過來也不理睬。

寧濤見狀有些躊躇不前,這飲酒道士看到寧濤這幅模樣,搖了搖頭,嗤笑一聲,開口問道:“何事?”

寧濤聞言趕忙作稽回道:“啟稟師兄,我想領取一套筆墨紙硯,帶到住處使用。”

飲酒道士聽到寧濤的話,有些驚奇,反問道:“教室不是有嗎,你再要一套何用?”

寧濤見道士問話,連忙回道:“我想在住處備上一份,用來練習道文。”

這個道人聞言沉默下來,也不說話,寧濤見狀趕忙又是作稽說道:“請師兄成全!”

飲酒道人聽到這個道童說話,微微一笑,開口應諾下來:“此小事而!”

然後起身回到屋內,片刻之後手中拿著一個包裹從中走出,將東西遞給寧濤。

口中說道:“裡邊還有兩件道袍,應該會比較合身,下次有什麼需要可以直接過來。”

說罷便迴轉躺椅,搖搖晃晃喝起酒來,不再理會寧濤。

寧濤聞言一怔,然後手託著包裹對道人行禮道:“小子寧濤多謝師兄!”

......

看著寧濤離去的背影,在金色的夕陽餘暉下漸漸拉長身影,這個道人微微一笑,長飲一口手中濁酒。

......

寧濤回到自己屋內,將從雜物師兄處領來的筆墨紙硯放在桌子上,出門打了一點水,倒入硯臺,取出墨錠慢慢研磨。

硯臺裡的清水隨著墨錠的轉動,縷縷顏色,漸入其中......

一夜春風拂檻,杳杳鐘聲起。

安靜的木舍逐漸從靜謐變得熱鬧起來。

道童院後的斷崖旁,一個年青道人帶著幾個孩童,面朝朝霞,修煉著引氣術,初升的太陽,透過層層朝霞,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

仔細瞧瞧,正是楊峰帶著所屬班級的幾名孩童,而我們的寧濤也在其中,享受著這初升的朝陽。

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年青道人帶著這幾個孩童收功。

收完功,年青道人轉身面對這幾名孩童,開口說道:“收拾一下,去吃飯吧,吃過飯該回教室上課了。”

說罷對行禮的幾名孩童擺了擺手,轉身離去,只留下一道翩然背影。

待道人離去,幾名孩童便收拾東西往院內走去,在回院的路上還碰到很多和他們一樣,剛從後山回來的道童,眾人打過招呼,便一起聯袂向食堂走去.........

又是一陣鐘聲響起,端坐在屋內準備上課的道童,在教習師兄的一聲令下,紛紛開啟手中的書籍。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待眾人按照教習師兄安排朗誦一遍過後,楊峰又將昨日所傳授的內容,帶著大家溫習一遍。

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重新聽師兄講授的寧濤,竟有不一樣的感悟,昨日所學晦澀之處豁然貫通。

楊峰將昨日內容講授過後,就繼續帶領眾道童開始下面內容的學習。

領讀,朗誦,講解釋義。

時間飛逝,老樹上的鐘聲再次響起,眾孩童又是紛紛奔出教室,屋內幾人好似有了約定,依舊留在此處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