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幾個熟客都說“炊餅西施”家的炊餅乾巴巴的,若是沒有湯湯水水便難以下嚥,蘇青鸞好奇之下去對面,想要買個炊餅來嘗一嘗。

那席娘子見是蘇青鸞,忙推搡著不要錢:“嗐,我家這餅子,二文能買三個,我方才白白喝了那一大碗湯,你們都沒要錢呢!”

蘇青鸞卻不肯:“您這話說得,那您仗義出手幫著我家抓那扒手的恩情,要怎麼算呢?說起來倒是我家只給您喝了一碗湯,實在不像話。”

席娘子是個“遇強則強”的人,碰到尋常的地皮流氓,或者蠻不講理的刁客,她立刻就能不重樣一連串兒地罵過去,若是別人變本加厲,她就能上演全武行。

但是遇到蘇家這種老實又講道理的人家,她反而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蘇青鸞這般講,她反而囁嚅道:“誒呀,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不過幫一把手而已。”

蘇青鸞卻堅持把錢給了她:“大家都是做小生意的,誰容易呢?”

席娘子卻嘆了口氣:“小娘子你若是不差這一兩文的價錢,還是走兩步去街頭那家胡麻炊餅,那家做的炊餅鬆軟,胡麻噴香,比我這乾巴巴的可是好吃多了。”

旁邊賣瓜的乾瘦老頭抄著手搖搖頭:“你說你這婦人,別家恨不得多騙幾人過來買,你怎麼還把客人往外推呢?”

蘇青鸞笑眯眯道:“席娘子是實在人,再說若是壞了自己的名聲,以後誰來光顧生意呢?”更何況席娘子也明白,能上她家來買炊餅,也不講究味道口感了。

蘇青鸞就著油紙咬下一口,在口中咀嚼。

這炊餅比起別家的確偏幹,但是更加有嚼勁,明顯就是發麵的時候沒有發到位。不過這個口感……

蘇青鸞在吃席娘子家炊餅的時候,旁邊賣瓜的老爺子還在嘀咕:“這炊餅是有些幹,不然小娃兒你還是去喝點水鬆鬆吧。”

席娘子連忙轉身去想要給蘇青鸞端碗水來,蘇青鸞連忙梗了一下脖子,硬生生把口中的炊餅嚥了下去,噎得嗓子有些生疼。

可是她顧不得這一點細枝末節的小事,忙對席娘子說道:“您何不改個炊餅的做法?”說著在蘇娘子耳邊嘀咕了幾句。

“那玩意能刷在炊餅上麼?”席娘子半信半疑。

“熱一下去腥便好了。”蘇青鸞十分肯定。說完,她轉身回自家攤位了。

“大丫,你去做什麼了?快來幫忙把碗拿去後面洗了。”楊氏和丈夫忙成陀螺,見大女兒終於回來了,可算鬆了一口氣。

蘇青鸞收過一摞碗,神秘地眨眨眼:“送錢去了。”說罷哼著不成旋律的小曲兒,朝後身那口井便走去。

卻說道路另外一側,旁邊的賣瓜老頭有些好奇蘇青鸞到底同席娘子說了什麼,然而席娘子卻沒有答話。她正細細回憶蘇青鸞對她交代這幾句。

一般來說,對於一個十三四歲的小丫頭的話,大多數人也是不會太放在心上的。但是席娘子直覺蘇青鸞這話不能是框她,於是她決定按照蘇青鸞的話試試看。

數日後。

楊氏一邊給旁邊遞過來排號木牌的客人盛下水湯,一邊捅了捅在旁邊收賬的丈夫:“我說當家的,你看對面炊餅西施家的生意,我看著是比之前好了很多。”

蘇廣福倒是沒想那麼多,扒拉著手裡面的銅板,數著對數,於是放入下面的盒子裡:“之前不是說咱們家的下水湯和對面的炊餅合著賣得更多嗎?”

楊氏手上忙著,目光卻盯著對面,過了一會兒搖搖頭:“我看不太像,好像更多一些。”

有客人聽到楊氏同自家丈夫的嘀嘀咕咕,笑著湊過來打趣道:“怎麼?看著人家炊餅賣得好,想要改行了?”

楊氏笑道:“哪裡就想改行?只是好奇罷了。若是一家火了就想改行,那我整日不用做別的只改行就好了。”

周圍人一聽,都樂起來了——這倒也是。小小的縣城裡攤販很多,人流往來交織,每天都有生意火爆的,每天也都有做不下去黃攤子的。

眾生百態起起落落,小鎮裡沒有永遠熱鬧的人,只是這小鎮永遠這般熱鬧。

這時候正好有人排號到了前排,手中正拿著從對面席娘子那兒買來的炊餅,於是楊氏好奇之下問那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也不太清楚是怎樣。”那人穿的也衣服很有些破舊,臂彎處還有一處補丁,看上去就知道生活窘迫。那年輕人捏了捏手中的油紙,“席娘子家從前幾日應是改了什麼炊餅的做法,雖然還是乾巴巴,但是不知為啥,卻越嚼越有滋味了!”

說著,那青年舉了舉手上的炊餅——竟然足足有六個!

要知道,之前他每次都是固定買兩個炊餅,又來蘇家攤子這邊買一份小碗的下水湯,五文錢就是一頓飯。

但是今天那青年卻笑著說:“那炊餅放涼了也是很有韌勁,越嚼越香,我多買了幾個回去吃!”

正在一旁碼放木碗的蘇青鸞聞言笑得一臉高深莫測。別人是不覺得有什麼,但是楊氏和蘇廣福一看就知道自家大閨女的那個笑容,就知道對面生意好起來一定有自家閨女的“手筆”。

而這一天蘇家收攤的時候,席娘子拎了兩隻燒雞一壺酒過來,說什麼也要給蘇家放下,還說“小小謝禮不算什麼”,更加坐實了蘇廣福兩口子的猜測。

“蘇家小娘子,蘇家兄弟和大姐,”席娘子看著蘇廣福和楊氏,最後落到蘇青鸞身上,用力拍拍前胸,“以後有啥我能幫上忙的,我一定萬死不辭!”

蘇廣福和楊氏明白,席娘子這話雖然表面上是說給他們全家,但是最終要謝的,還是蘇青鸞。

他們雖然是蘇青鸞的爹孃,但是蘇青鸞表現出來的行事作風,讓他們很難把她當做一個孩子,而是當做地位相當的成年人對待。

因此,即便身為長輩,蘇廣福與楊氏也沒有仗著自己的“輩分”貿然開口,而是等著蘇青鸞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