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忱突然從乾元殿“消失”了,未聽聞他受罰,更不曾有明確的調令,跟他相熟的幾個小宦官也只留意見他是跟著中常侍出了乾元殿,就此一去無回,小心翼翼地詢問中常侍,中常侍也只道“日後莫再提寺忱了”,這話裡的意思可不吉利,寺忱的“小夥伴”們一個個都被嚇得像吃飽了土,好幾個時辰了硬是誰都不敢再講話。

子施終於還是聽說了“噩耗”。

這樣的結果和她設想的當然是兩樣,她以為乾元殿發生了洩密事故,皇帝就算不會親自過問,也必然會讓中常侍查辦,中常侍可是寺忱之師,必然會護著寺忱,相信寺忱沒有洩密,就定然會懷疑是王瀛姝洩密。

子施雖然也覺惶恐,但她心繫寺人耽的安危,於是硬著頭皮,先是找到了子虛。

“那件事我可只告訴了阿虛,莫不是阿虛告訴了喬娘娘才被五殿下知悉?因為此事竟然牽涉到了寺忱,阿虛可得跟我一同去向章侍監解釋清白。”

子虛當然不肯跟她去。

“我可是守口如瓶的,而且我都還未及去見喬娘娘呢,阿施可別冤枉我。”

“若非是你洩密,就必然是王女史,乾元殿裡,除了阿虛你,也就是寺人祈和王女史有交情,阿虛就算為了你自身的親白,也務必要和我一同去理論。”

子虛所知的情報要比子施多,更不肯去淌這渾水了,不過靈機一動,覺得還能繼續利用這位“舍友”,連忙把子施拉到了更加僻靜的地方:“你也不想想,連中常侍都斷定了是寺人忱洩密,這當中一定是有蹊蹺,我估摸著,王女史已經搶先一步撇清了干係,你現在拉我去解釋,也只能證實你我都有洩密的嫌疑,那話可是你告訴我的,王女史就沒跟我提過半個字,不是我不幫你,你仔細琢磨,乾元殿中,還有誰能下令中常侍懲處寺人忱。”

“莫不是陛下……”

“陛下斷事公允,也必定查明白了洩密之事與王女史無干,可知情者就那幾屈指可數的幾人,因此這件事才落到了寺人忱頭上,洩密的事已經是蓋棺定論了。”

“但寺忱不可能洩密!!!”

子施是真急出了滿頭汗來,子耽料到除太子外,王瀛姝必然會洩密給五皇子,因此才打算利用子虛坐實王瀛姝的罪行,要保此計萬無一失,寺忱絕不會在發作前出乾元殿一步,子施認定必然是王瀛姝使了什麼奸計,才讓寺忱蒙冤。

她不能眼看著寺忱被冤害!

子施還是決定去找中常侍辯解,這回子虛沒再攔著,她知道五皇子根本就沒有針對瑤池女君一事有任何實質性的諫言,足見王瀛姝雖然表面上跟五皇子無話不說,卻根本無意於鬼宿妃一位,真正目的尚且深不可測,但先爭得帝寵是板上釘釘的,因此她的第一步,是僅只猜度著聖意,向東宮使舵。

借東宮之手除敵難度太大,目前子虛能利用的人唯有個子施,但子施能力有限,除了寺人忱之外,也只有當中常侍肯相助,子施才有一線勝算了。

子虛機關算盡,但她卻低估了子施對寺忱的情義,此時章永正在御前,“陪伴”著皇帝陛下批閱那些永遠批閱不完的奏章,乾元殿的書房重地,自然不由得等閒人士亂闖,就運算元施已經算是乾元殿的資深女儀,她也只好託在門外待令的寺人帶話入內,中常侍出來見她則罷,要是不見她也不敢在外喧譁。

不過子施為了引起中常侍的重視,將髮髻上一根簪子都拔了下來,硬塞給看門的寺人:“有勞寺丞了,務必轉告寺監,說我有人命關天的要緊事。”

寺人哪裡敢收宮中按品次發給女官的髮飾,硬是將簪子塞了回去,話也說得好聽:“女史既說了要緊事,我又怎會怠慢呢?過去我等都受了傅兄不受照濟呢,這點小事,女史可不敢那樣客氣的。”

宮中的寺人,大都會認父拜師,若是同一個師傅,互相以兄弟相稱,像寺人忱過去就常被稱為“忱兄”,可現在中常寺說了,不能再在乾元殿中提起寺忱,因此剛才那寺人才用“傅兄”這麼個籠統的稱呼代指寺忱。

他就這麼兩句話,子施都差點感激得落淚。

大抵是人在宮裡,落井下石的事遍見,雪中送炭的人少有,子施又並非不知自己擅闖書房的行為不合適,原想著會吃個拒絕,誰知道還有人熱心相助,此時她的心裡,“善有善報”的想法竟像形成了迴響,震聾發聵,她的腰桿不由就挺得筆直了。

中常侍在書房門內,看似光留下個肉身當立柱,實則卻耳聽四路眼觀八方,小徒弟剛露半個頭,他就挪動無聲的步伐往外走,偏這時,司空通看完了一封奏章,想緩緩神,抬眼就看見了中常侍的舉動,咳一聲:“什麼人報什麼事,讓他進來說吧。”

於是皇帝也就知道了“人命關天”的一樁要緊事,起身到了外間,不坐下,讓傳子施入內,子施做為女史之一,也時常在御側當值,司空通對她並不陌生,看著子施跪下,聽她居然說了寺人忱絕不可能洩密的話,為了將寺人忱擇清,甚至承認了想要利用子虛的詭計,司空通頓覺啼笑皆非,倒更認可了中常侍“選人”的水平,他拿起案上的一把羽扇,緩緩撲著風,示意章永子施扶了起來。

“朕聽說過宮裡有寺人、宮女結為對食的事例,過去也不太關注,今日見史施這情態,為替寺忱申冤,竟自願承擔洩密的罪錯,你對他的情意著實是深厚啊。”

皇帝分明帶著戲謔的口吻,並無責備的語氣,這話進了子施耳中,卻好比晴天霹靂。

她剛才站穩,就又跪下去了。

“陛下明鑑,奴一貫牢記宮規內律,怎敢行那等穢亂的事體?只是寺忱因奴屢受王女史欺凌,打抱不平,方才設計,他並不敢洩密,不,他必定也不會洩密,奴沒有證據證明乃是王女史洩密,嫁禍給寺忱,只能說明若真發生了洩密一事,或許是女儀虛不慎走漏。”

司空通就沒什麼心情再戲謔了,將羽扇交給章永,示意中常侍自己惹的麻煩自己去處理。

章永才把子施帶到別處,壓沉了聲:“你太冒失了,哪有洩密,根本沒有發生過洩密的事!陛下是看你還肯說實話這點,今日才沒有懲治你,你啊,我都不知怎麼說你才好了!行了,別再淌眼抹淚的,這話我沒跟他人說過,看你是真的為寺忱擔心才告訴你,他無事,好著呢,只是今後不在乾元殿當差了,你要是真惦記他,我再去陛下跟前替你求個恩典,送你跟他團圓可好?”

“侍監明知我的志向,何故還如此折辱?”

章永把子施瞪了半天,嘆了聲氣:“罷了罷了,今日這事兒就算過去了,你可不能再鬧騰,好自為知吧。”

子施勇闖了御書房,結果卻更如墜進了雲霧裡,不知道該不該信中常侍的話,回到值舍,見值舍裡只有子虛在,又把她了出去,子虛才知道她竟然被子施一狀告去了皇帝面前,嚇出一身冷汗,恨不得直接揍子施一頓飽拳,可細想想,皇帝陛下既然知道有人洩密給了二皇子,卻不追究,說明什麼呢?

子施還是有用處的!!!

子虛壓抑著怒火,溫言細語地分析情況:“中常侍沒把話點透,他言外之意是陛下召集幾位皇子問策的事本來就不是機密,當然也沒有洩密一說了,結果你竟如此魯莽,自己跑去陛下跟前坦白了,不過……陛下沒有怪罪你,說不定反而還有幾分欣賞你的實誠和義勇呢,你啊,這回是因禍得福了。”

“寺忱當真平安無事?”

“中常侍沒有必要哄騙你,他說了寺忱無事,當然是無事的。”

子施終於不再為寺忱擔心,轉而卻又生怨:“要不是王瀛姝,哪會生出這麼多事,但她那樣狡詐,我怕是沒法子揭穿她的真面目了,現如今我在乾元殿連寺忱這個幫手都沒有了,日後豈不是隻能由得她欺凌?!”

“我是女儀,跟你們女史的職事不同,真鬧不懂你和她之間怎麼結下了這麼深的矛盾,不過好在陛下也信你沒有歪心,照我說,你也不用擔心王女史會繼續針對你,總之息事寧人是最好的,就算你不安心,也不能再犯錯,寺忱之前跟你說的法子原是不錯的,尋人說合,但現在我琢磨著,喬娘娘的路子怕是行不通了,你得另找個牽線的人。”

寺忱給子施找的真正靠山其實根本就不是喬嬪,而是皇后,牽線人是鄭蓮子,因此子虛雖然沒有解釋為什麼喬嬪的路忽然就走不通了,子施也沒有多問,她的腦子已經開始琢磨怎麼交好鄭蓮子這個難題了。

“你發的什麼呆?”子虛推了子施一把。

“我在想,若要不受王瀛姝的欺凌,勢必只能求靠他人,喬娘娘的話王瀛姝未必肯聽,也只有皇后才能震懾得了她,或許,咱們應當先結交鄭良人?”

子虛於是明白了,寺忱看好的確是東宮,這可就奇怪了,陛下明明不介意二皇子等預先知道要問對的政事,看似對幾位皇子都還存著考較之意,但寺忱可是中常侍的心腹,中常侍又是陛下最信任的內臣,中常侍不會無端擇定東宮的陣營,難道說,連中常侍也看走了眼?

不過子施一心一意要交好鄭良人,這是一件大好事。

“我可沒你這麼多的顧慮,也懶怠費這許多心思,不過咱們在同個屋簷下處了這麼久,也不能眼看你犯難,你想交好鄭良人還不容易麼,鄭良人是定了要入東宮的,她最關心的可不就是朝堂之上有無人進讒言不利於太子,陛下又是怎麼考慮的麼?陛下現可是已經決定了,迎回瑤池女君,冊封女君為太子妃,含光殿及長風殿怎會眼睜睜放任?朝堂上必起風波,你稍一露意,鄭良人定然會主動結交你。”

子虛說的當然不是心裡話,她才不覺得鄭良人會在意子施這麼個耳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