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郭家村裡
章節報錯
村民們看見三人,也只是微笑點點頭,以為他們只是路過的人,因此沒人上前說話。飛雲三人沒看到客棧,才想起這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怎會有什麼客棧和旅館。
三人相互對視一眼,自嘲地笑了笑。良辰見村裡人正好奇地看著他們,便走到一箇中年婦人面前,詢問村裡有無可以借宿的地方,自己三人想明天上山看看風景。
婦人告訴良辰,村裡沒有客棧。如果要過一夜,只能向村民們借宿。如果客人手頭寬裕,就隨便給點錢。如果客人身上拮据,不給也沒有關係。
良辰聽了,一時猶豫沒有說話。那婦人見良辰長得好看,態度恭敬有禮,語氣溫柔。那婦人看三人打扮,像是出來遊玩的少爺小姐,就說如果不嫌棄她家簡陋,請三人去自家住。良辰謝過了她,請她稍等會,說自己三人要商量商量。那婦人點點頭,站在原地等候。
良辰回到飛雲和美景身邊,把情況說了一遍,問兩人是否要借住那婦人家。美景性急,說道:“既然沒有客棧,我們不如直接上山,去道觀檢視一番。如果沒什麼問題,就順便在道觀住一夜。何必去打擾村民呢?”
飛雲看了看天色,笑道:“如果我們現在上山,到了道觀肯定已經很晚。道觀就有足夠的藉口不收留我們,那該如何是好?”
美景撇撇嘴,說道:“道道士也算是修行的人,應該會給人方便。如果他們不答應,就說明他們肯定有問題!”
良辰心想美景的話,也有道理。如果道觀裡的道士不肯,確實可以證明他們心虛,道觀裡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良辰也同意美景的意見,連夜上山。
飛雲想了想,也認可了她們的分析,就同意連夜去道觀一探究竟。良辰便轉身來到那
婦人面前,說自己三人決定連夜上山。如果有意外,就去山上的道觀借宿一夜。
對婦人的好意,良辰表示衷心感謝。婦人聽了良辰的話,臉色大變,急忙勸良辰不要去道觀。她認為道觀肯定不會收留他們,到時候良辰三人只能在山上露宿。現在春季的晚上還有點冷,三人會著涼得病的。
良辰笑了笑,再次謝過了婦人的關心。良辰心想看來那個夥計說的沒錯,肯定這個小山村的人想進道觀,卻被攔阻過。良辰也不便向她解釋什麼,拱手行了一禮,轉身回到飛雲身邊。
飛雲想了想,說道:“二妹、三妹,上山肯定不方便牽著馬。我們不如把馬匹寄放在這位婦人家,給她們一些錢,幫我們照料這三匹馬。等我們下山時再來取,你們看如何?”
美景連聲叫好,她剛才根本沒有想到馬的事。飛雲一提起,美景才覺得馬確實是一個累贅。他們把馬寄存在山下,步行上山,就輕鬆便捷許多。
良辰也沒有意見,就又來到那婦人面前,說明想把馬寄放在她家,他們會付一些錢作為回報。那婦人見良辰拒絕留宿,正要離開。聽了良辰的話後,婦人大喜,一口答應。
良辰朝飛雲、美景招了招手,示意已經談好,叫他們過來。不一會,三人跟著那婦人到了她家。這是一個普通人家,只有幾間土屋,屋頂蓋的也是茅草,看上去家境一般。
婦人把馬牽進了院裡的一間茅草屋,熱情地請三人進屋坐一會。飛雲謝絕了她的好意,讓良辰給她幾兩銀子。那婦人卻說等他們來牽馬時,再給錢不遲,免得現在給多了,以後還要退錢。
飛雲見婦人老實忠厚,非常感動,便說不管花費多少,不用退錢。那婦人卻也固執,堅決不先收錢。飛雲無奈,只好依了她。良辰又和那婦人聊了聊家常,才知道這個山村的人家都姓郭,所以就叫郭家村。
這位婦人叫陳村花,嫁到郭家村已經二十多年。丈夫叫郭青山,夫妻倆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最大的兒子二十一歲,二兒子剛滿十九歲,三女兒才十七歲。
家李在附近有幾畝水田,郭青山農忙時節,就忙農活。農閒的時候,郭青山就上山打獵。現在正是農忙,郭青山就帶著兒女去田裡幹活,要天黑後才回家。
良辰也告訴陳村花自己三人的姓名,並說三人是兄妹,這次來南山,就是來遊玩的。陳村花卻告訴良辰,這座山不叫南山,而是叫青峰山。北邊遠一點的人,才把這山稱為南山。
良辰點了點頭,又問了一下上山的道路和道觀的情形,就向陳村花辭行。陳村花見三人執意要上山,給了他們兩根火把。萬一天黑看不清山路,就可以點燃火把。同時有火把在手,也能嚇跑一些野獸。
三人接過火把,躬身行禮,感謝了那婦人後,就朝半山腰的道觀走去。他們在崎嶇蜿蜒的狹窄山路上沒走多久,天空就慢慢變暗。
路旁都是大多高大的樹林,茂盛的樹枝遮蓋住了山路。本就微弱的夜色,根本不能透過密密麻麻的枝葉,四周很快變得漆黑一片。
飛雲只好點燃了一根火把,想讓良辰拿著走在中間。他們擔心火把不夠用,只能先點一根。飛雲想走在前面帶路,美景在後面跟著。但美景卻說連夜上山是她的主意,堅持要在前面開路。
飛雲拗不過美景,只能讓她走在前面。飛雲怕良辰舉著火把太幸苦,就要自己舉火把走在中間,以便照亮前後。美景卻說自己膽小,不敢走在最後。
飛雲微微一笑,明白良辰是不想讓自己舉火把太幸苦,才找了這個藉口。飛雲知道說不過伶牙俐齒的良辰,只好遂了她的心意。再說飛雲走在最後,也方便看護兩個師妹。
三人在火把的照耀下,繼續前行。幸好山風不大,又有密林擋住,火把正常燃燒著。但是山道非常難走,三人只能艱難慢行走。
約一個多時辰後,三人終於來到了常青道觀的附近山路上。山路繞過常青道觀,繼續向上延伸。只是分出了一條岔路通向道觀。
道觀建在比較平坦的地上,只是這一片地面並不寬闊。道觀依山而建,似乎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面的房屋比後面的房屋矮了許多,應該是中間有一個臺階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