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下大震!
章節報錯
“景廉兄!”
“快,快掐他人中!”
魏關等人驚呼一聲,又是掐人中,又是拍他的臉,好一會兒,宋廉才悠悠轉醒。
“景廉兄,你覺得如何?”趙壽問道。
宋廉臉色依舊難看,“走,離開這裡!”
百姓還在那裡謾罵,他真恨不得不要醒來。
“難道就這麼算了?”詹同憤憤道。
“不然呢?”宋廉道:“吳王並未將科舉放在眼裡,他似乎想掘了科舉的根吶,咱們要去稟告陛下,萬不能讓吳王得逞!”
眾人也是神情凝重,“吳王不可能成功的!”
“不管成功與否,咱們都要提醒陛下和太子才是!”宋廉站穩了腳,“走吧,咱們這一場輸了!”
“咱們就算輸了,也是輸給了強權和吳王的胡攪蠻纏!”魏關道:“走吧,咱們先回去稟告陛下太子,看陛下和太子如何說,在另做打算!”
緊跟著,幾個人帶著數百學子灰溜溜的走了,百姓沒了熱鬧看,也散了。
但是近日朱鈞和宋廉坐而論道的事情,卻註定會名動天下。
誰能想到朱鈞能把宋廉說的啞口無言,甚至氣昏過去?
而人群中,微服私訪的朱遠章將一切都盡收眼底。
他身邊跟著劉基還有蔣環。
“你覺得咱老六說的如何?”朱遠章問道。
劉基嘆了口氣,“吳王殿下言論著實大膽,微臣聽的脊背生寒,但吳王說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卻是很有道理,似乎是蛻脫於朱聖人之道,但是又跟朱聖人之道有本質的區別!
據微臣所知,李顏希也沒有這種見地!”
“誰敢說咱老六沒才?”朱遠章冷笑一聲,“只不過讓老六監考,這些人就上綱上線,是覺得咱脾氣太好了?”
劉基頓時直冒冷汗,這已經是生氣而不是不滿了。
宋廉此舉糊塗啊,若是辯贏了也就罷了,可他偏偏辯輸了。
一個宗師,居然掉進了一個二十歲的小年輕設定的陷阱裡,真是越老越回去了。
“陛下,吳王殿下瞧輕科舉,方才之言,似乎有意要改變科舉.......”
“他只是說,要給更多平民百姓一個出路,什麼時候說了要改變科舉了?
誠意啊,你可不要曲解了老六的意思。
老六辦學的事情,咱是知道的,這是好事。
發的那個文憑也很好,這天下文人的確太多了,酸秀才也不少,只是讀死書,這樣的人有什麼用呢?
咱要的是能夠為國為民的人才,而不是隻知道之乎者也的書呆子。”
劉基心中暗暗苦笑,“是,是微臣曲解了吳王的意思!”
“走吧,今日之辯,在咱看來,簡直丟人,讓遠道而來的外地學子看到這一幕,如何看?”朱遠章冷哼一聲,“回宮!”
劉基無奈的苦笑,什麼也不敢說。
蔣環則是心中暗道:“我果然沒猜錯,吳王之智,果真遠超常人也!”
......
而此時,吳王府內,朱鈞對眾人道:“一點小事何必興師動眾,你們該忙忙!”
眾人也是點頭,隨後便散開了。
而宋廉等人進宮既沒見到朱遠章,也沒見到朱鈺,最後只能無奈離開。
不過第二日,鳳陽文學報重點報道了這件事,李顏希連夜起草稿子,幾乎還原了所有經過。
其中包括朱鈞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他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解釋。
他在文學報中說,“吳王的朱聖之學,已經大成,有了新的見地。”
這無疑就是在提高朱鈞才華方面的能力。
報紙刊發後,鳳陽大震,三日後,天下大震!
江南各地幾乎都知道了朱鈞和宋廉坐而論道的事情。
宋廉不僅輸了,還輸的很徹底。
而且,全天下都知道了吳王將作為會試的主考官。
有人覺得荒謬,可有的人,卻覺得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宋廉等人看著報紙,差點沒再次氣昏過去。
“好一個吳王,好你個李顏希!”宋廉恨得牙癢癢,“他們怎麼不說藐視科舉之事,怎麼不說藐視文人之事?
老夫一定不會讓他們得逞的!”
魏關皺眉道:“眼下,陛下,太子都不見咱們,民間都笑話咱們,咱們的力量還是太弱了,不足以和吳王對抗。
咱們得找一個地方,為自己發聲!
李顏希掌握著報刊,就等於掌握了喉舌,有很多學子都訂閱了,他的思想,他的觀點,可以肆無忌憚的發表。
要不咱們也創辦一個報刊?
以景廉兄的名聲,必然可以讓報刊名聲大振。
咱們在借報刊將這件事公之於眾如何?”
宋廉眼前一亮,“這個辦法不錯。”
“時間緊迫,來得及嗎?”詹同皺眉,“而且,報紙很便宜,但是咱們沒有那種印刷技術,若是刊行天下,要多少銀子?
吳王是不可能把報紙印刷技術交出來的。”
聞言,宋廉也是一陣氣餒。
的確,報刊不是那麼好辦的。
沒有印刷技術,就不能快速的印刷報紙,沒有造紙技術,就不能降低紙張的成本。
這些吳王府雖然沒有大肆渲染,但是這技術卻是傳開了。
包括應天商會那些商賈,有做這方面生意的,都是從吳王府入手的材料,成本的確很低。
而且,報刊成立至今,據說還挺賺銀子的。
李顏希就用賺的銀子搞文學交流會,資助貧困學子,修建學堂,讓家庭貧困的學子可以免費讀書,這才博得了好大的名聲。
連帶著吳王府的名聲都跟著好了起來。
“算了,現在時間緊迫,若是創辦報刊,怕是來不及了!”宋廉緊鎖眉頭,“實在不行,咱們給那些老朋友寫信,讓他們一起幫忙宣傳這件事,眼下還有月餘時間,應該來得及。
若是能夠讓天下文人集體抵制,他吳王,就當不成這個主考官!”
魏關等人對視一眼,“我看行!”
“就這麼辦吧,希望能夠讓陛下和太子回心轉意!”
幾個人也是被逼到沒辦法了,若是不能扭轉口碑,那麼他們幾個人,必然會被一眾文人嘲諷。
他宋廉,日後又有什麼臉面繼續在大本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