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章節報錯
當然也不是兩人,不在意手底下人得有生死。而是在兩人看來,就現場的那幾人,誰敢先動手,不怕打日本帝國的報復嗎?
所以在兩人潛意識當中,其實局勢還是可控的。只不過現場自己人數沒有佔到優勢而已。
商工部的人認為,在大東亞部摻和進來,之前計劃進行的好好的。馬上就可以順利收尾了,那些人要不是大東亞部的人硬塞進來。怎麼可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造成現在局面的原因就是大東亞部的人亂來。
而大東亞部的人則認為是。這就是個起因,就是因為屬於商工部的尹東五郎兵衛在那裡亂來才導致的。雖然尹東五郎兵衛的父親在日本國內影響不小,可這跟自己大東亞部有什麼關係呢?大東亞部可不會在意那小小的商人。
而且相比於自己,尹東五郎兵衛的父親更加熟悉的部門是商工部。所以大東亞部的人並不在意尹東五郎兵衛的死活,只要工作按照計劃完成了就好。
更主要的是,兩人手裡也多少武裝人員了。商務部大多數都是要用腦子解決問題,所以武裝人員不多,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東亞部則是,自己負責處理的工作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因為大日本帝國僅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吞併了東三省,導致需要處理事情太多了,是實在抽不出人手來。
所以兩邊需要進行支援的話,只能向其他部門申請支援了。商工部對原本屬於自己的計劃,需要和大東亞部分享,就已經很不待見了。特別是有一個去了北海道的科長在前,哪怕尹東五郎兵衛的父親和部裡關係深厚,但自己也不是沒有半點反擊能力的。但要是再讓其他部門參與進來的話,那北海道一定有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
那大東亞部就更簡單了,純粹就是這個計劃已經進入到收尾階段了。不需要投入多大的力量就可得到很好的回報,而且能為自己下一步工作提供相當大的便利!
但是,向其他部門申請支援,這種事情誰都不想最先開口。畢竟就是誰要開口了,那他就要承擔責任。
所以當娟機關收到,孫公館好像都打起來,而且從傳來的聲音聽來,而且還是相當激烈。兩方人馬立馬停止了相互的指責,精誠合作起來。畢竟現在計劃出了重大的變故。要是沒有處理好,還不知道會被上面的大老發配到哪裡去!
日本人只要合作起來,進度還是非常快的,各種流程進展飛快。日本租界的憲兵的特高科的武裝人員立馬集合起來,換上便衣,立馬向英租界衝了過去。
剛要衝進英租界,就被英租界的警察給攔了下來。娟機關的兩位負責人,原來孫家之前的表現就是麻痺自己啊!這哪裡是沒有還手之力了,這下還真讓日本人相當難受。
雖然日本方面在極力的表示,自己這群人只是普通的日本公民。去往英租界是有因為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所以才會連夜趕往英租界處理。
而英租界的警察明顯是被孫家餵飽了,更何況。英租界上層決定用一用這次機會,試探一下日本方面的反應。現場警察很強硬的表示,想進入英租界可以,但是為了應租界安全,必須進行搜身,確定他們這群人沒有攜帶武器才行!
面對這樣的條件,日本人怎麼可能答應,自己可是過去救援的,要是沒有武器。那到了有什麼用。可面對對租界警察時有時無,對準自己的槍口,日本人也不敢硬闖。
畢竟英國人和中國人不同,中國人,你哪怕是把對面軍隊的槍械給繳了,都不一定會開槍。但英國人,你只要敢過線,英國人就敢開槍。現在英國還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時代,面對日本,根本就沒帶怕的。
可人也不能僵持在這裡,總要知道孫公館那邊是什麼情況。所以日本人一邊留著人和租界警察拖住對方,後面的立馬悄悄的退回日租界。重新走小路進入英租界,能進去就進去,不能進去,退回來換個地方就是了。日本方面根本就不相信對面會在這麼短的時間把英租界鎖的死死。
但還沒等日本方面趕到孫公館,孫公館的槍聲都停下來。看來孫公館的火併結束了,日本人現在有點不確定到底是那邊贏了。但自己已經離孫公館沒多遠了,而且在日本人心裡根本不覺得,孫家養的那些打手能戰勝大日本帝國的。所以日本人根本沒有退回日租界,而是繼續向孫公館前進。
哪怕之前計劃失敗,孫沐恩重新掌管了孫公館,但只要自己速度夠快,在孫沐恩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把她重新控制住!那麼今天計劃就沒有出現任何的波動,雖然損失了一些人手。但相信國內還是可以理解的。
日本人那麼一大幫人向孫公館前進,雖然日本人儘量做到悄悄的前進。但還是被王文武的護衛發現了。
王文武的護衛回報時候對王文武說道:“老爺,我在離我們這裡不遠的地方,還發現有一群不知道是哪裡的人向孫公館前進!人數瞧的還不少!”
王文武用眼神向馬恩信詢問他對此有什麼看法?
馬恩信說道:“老爺,你說這會不會是日本人?”
“日本人?去英國邊界的人回來沒有?”
馬恩信搖搖頭說道:“應該還在路上,沒有這麼快!老爺!除了日本人這個時候還有誰會去孫公館呢?”
馬恩信說的話也對,也不對。剛才孫公館的動靜可不小,這也只要不是聾子,應該都會收到訊息的。這中間難免不會有沒有想法的,或者是原本和孫家有仇的,這要是不去落井下石怎麼也說不過去!
王文武還是決定暫時先按兵不動,看看那群人馬打的什麼主意。不過現在孫沐恩都沒在孫公館,也不知道去哪裡了!也不知道孫沐恩在孫公館留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