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看著正在沏茶的柳君逸。

不得不說,這位謙謙君子雖然容貌並沒有那麼英俊,但氣質確實很吸引人。

一襲青衫,腰佩璞玉,普通的皂色靴子,長髮梳理的很柔順,整齊的用束帶紮成馬尾,極為規整,一看就充滿了書香氣質。

只是……

這倆是兄弟?

好像也沒什麼不對,他們都姓柳來著,說一家人也沒什麼奇怪的。

這時候,卻看見柳君逸抬起頭來,和李啟一樣,有些驚訝。

只是,他馬上反應過來,對著李啟微笑道:“啊,李公子,沒想到你居然和舍弟認識?這還真是有緣分,能交到你這樣的朋友,他還真是一如既往的有眼光。”

他的聲音和最初見到的時候一樣溫潤,柔和,不急不緩,給人一種如沐春風之感。

四周的陳設也相當符合他的風格,就是普通的家用設施,也沒什麼花裡胡哨的,茶也不是什麼好茶,勉強解渴而已。

李啟也立刻拱手:“柳……”

他才剛剛開口,卻發現不能按照自己的習慣稱呼‘柳兄’,因為這裡已經有柳參之了,總不能有兩個柳兄。

所以他想了想,換了個稱呼,讚賞道:“柳直講,我也沒想到居然你和參之是族兄弟,還真是一門鼎盛,家風尚學,一家人裡竟有兩個太學學子。”

這是柳君逸的職位,太學直講,掌左博士、助教之職,專以經術講授。

“哈哈,和門風沒什麼關係,純粹是我們哥倆腦子好。”柳參之這放蕩不羈的馬上哈哈大笑,把所有功勞都攬到自己頭上。

柳君逸似乎也習慣於這位族弟放浪形骸的模樣了,並沒有感覺太奇怪,只是跟著微笑。

笑完之後,柳參之似乎想起了什麼,他馬上問道:“對了,李兄,你還沒說你怎麼和我大兄認識的呢,快說來給我聽聽。”

“此事也沒什麼好說的,不過柳兄想聽的話,我倒是也可以說說,我和柳直講,是在當初的國宴之上認識的。”

李啟於是在車內說著當初的情況。

柳君逸卻不說話,只是默默聽著李啟說。

李啟自然也不會誇耀什麼,而是一五一十的,將當初的事情說了出來,發生了什麼就說什麼,也不加私貨。

柳參之一邊聽著,卻突然一拍手:“好哇!你這李啟,當初問你的跟腳,你還不願意和我說,原來你是巫神山的公子!怪不得有巫道煉製的法器!”

李啟訥訥,也不好回話。

但柳參之卻似乎並不怎麼在意,他馬上讓李啟繼續說,然後一邊興高采烈的點評雙方的表現,一邊駕車,從外圍的另外一條小路,走進了太學內。

這條小路相當隱秘,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找到的,居然有這個漏洞可以直接來到學校後院。

從後院一直出發,再來到學院的大門。

期間三人各自閒聊,氣氛還算是融洽。

等來到前門之後,柳參之停下了馬車:“好了,到了,我們不是參與講道的人,李兄你從這裡下去,從前門走過去,就到道場了。”

“多謝柳兄,還真是多虧你了,要不是你,我恐怕要在外面堵到人散為止。”李啟苦笑著,對柳參之表示感謝。

柳參之擺擺手:“嗨,你我朋友之間說這些做什麼?你給我的巫道法器可真是幫了大忙,我還沒謝你呢,你整天謝我做什麼?”

柳君逸也起身,雙手行禮,這是送別的禮儀:“我與李公子尚不熟悉,但與李公子辯經,可知公子滿腹經綸才學驚人,想必講道難不到你,但希望還是對你有所啟發,我們兄弟二人便在這裡等候公子,正好等結束之後,可以為公子慶功。”

“對,大兄不說我還忘了,講道結束之後,李兄應該沒什麼事情吧?正好來我家做客,你遠道而來,孤身一人初臨長安,怎麼也該儘儘地主之誼!”柳參之在旁邊高興的站起來:“正好算是給你慶功,這個面子你總得給吧?”

他倆一個溫柔和煦,一個大大咧咧,就好像水和火一樣,不過卻都是有禮有節之人。

李啟心中暗記,連忙回禮,答應了下來。

接著,他下車,獨自走向道場。

講道之地,在太學學院的大門口。

所有的人潮都是從外面湧過來的,在道場周圍擠了一圈又一圈,因此從外面想要進來是非常非常難的,簡直是折磨。

不過現在李啟是從太學內走出來,那自然是暢通無阻。

等李啟從大門裡走出來的時候,莫崩瀾和李烈騎兩個人早就已經站在道場之中。

莫崩瀾的族人們已經回到了人潮裡,期待的看著自家天之驕子的發揮,莫崩瀾也收拾好了衣衫,現在衣冠整齊,服飾華麗,臉上甚至打了粉,一派貴公子打扮。

李烈騎反倒是比他粗糙了些,但她嵴背挺直,穿的還是勁裝褲子,雙腿結實修長,氣質英武,容貌也不差,牽著一丈高的大馬,依然很引人注目。

不過,李啟一來,卻讓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到了他的身上。

因為他是從裡面走出來的,雖然他其實是打扮最平凡的人。

長相雖然英俊,但也屬於正常範疇,並沒有多麼驚世駭俗。

面板帶點黑,看起來就稍差了一些。

衣服就是普普通通的布衣,因為是在唐國買的,所以是唐國款式,看起來就和路邊隨便找了一個人似的。

那兩位同學都對李啟露出了極其驚異的表情。

這人……住在學校裡的?

不過李啟倒是沒管那些,他來到道場中央,對李烈騎和莫崩瀾兩個微笑點頭示意。

李烈騎是知道李啟之前還在外面愁眉苦臉,所以她很驚訝,怎麼這點時間,他就從太學裡面出來了?

莫崩瀾卻不知所以,但還是出於禮貌微微對李啟點頭,看得出來,這位貴公子並不怎麼想搭理李啟,態度很冷澹。

李啟也不管那些,也不交談,只是坐下來,等待講道。

就在李啟剛剛坐下之後,就看見有一位太學博士走上前來。

太學博士,正六品上,就是昔日給太學學子們出考試題目的那批人。

那位太學博士乾咳兩聲:“三位新生已到,那麼,講道開始。”

李啟猝不及防。

他還以為會有什麼開場儀式,什麼盛大歡迎之類的,結果他們人到了,然後就開始了?

就這麼簡單?

鬧呢?

那圍這麼多人做什麼?

但是,下一秒鐘,李啟如遭雷擊。

講道!

真正的講道!

不是展示術類,也不是李啟曾經做過的演法,

而是直接透過實際來展現人道!

卻見那位太學博士出來,他的身周發出了極為洪亮而又難以置信的聲音。

是的,並非是用言語交談。

而是更加晦澀,資訊量極其巨大的道韻!

隨著他們的聲音發出,近乎難以置信的資訊流衝入李啟的大腦!

人道眼中的宇宙,這個世界應有的樣子,他的起源,發展,過程,乃至於未來,無數的資訊濃縮在了一聲又一聲難以理解的道韻之中。

許許多多無法用言語描述的事物,盡數隱藏在這些道韻之中!

這是講道,這是眼前的太學博士,試圖闡明那些幾乎要超越凡人智慧之外的東西。

凡人的心智會被這些東西灌暈。

就好像是……

數學公式?

比如簡簡單單的面積公式,卻揭示了幾何體邊長與面積的關係。

著名的e=mc2,也就是質能守恆方程,則屆時了能量與質量的關係。

揭示事物之間的關係,便是在揭示這個宇宙的神秘面紗。

李啟現在的感覺就是如此。

玄奧晦澀的道韻,其中不斷的在闡述人道理解之中,宇宙之間萬物的關係。

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萬物互相之間的關係。

宇宙的絕大多數的面貌被描述出來,也不管李啟聽不聽得懂。

那些超越了區域性景象之外的整體全貌,不管是極其渺小的圍觀部分與那繁雜多樣的宏觀部分相互調和,共同組成了這個世界。

這是在高屋建瓴,從最高處描述這個世界!

李啟馬上盤坐起來,真知道韻和耳朵同時張開,開始聆聽,感受對方的講道。

天地之化,滔滔無窮。

這個世界如一爐金汁,融化不息。

古有聖人,將之鑄瀉而成器,成人之模範,匡郭,不使過於中道也。

這個世界是混亂無序的,天然傾向於混亂殺伐的,就好像一鍋混沌湯,是聖人鑄造了律法,禮法,規矩,制度,然後成為了人的模範,規定了這個世界最好的秩序。

一點又一點,上面的太學博士開始講述人道理解的宇宙。

如天之生物至秋而成,聖人則為之斂藏。人之生也,欲動情勝,聖人則為之教化防範。

李啟越聽,越覺得這些道韻說的很有道理。

可是……

有道理之餘,李啟總覺得不太對。

不對勁,不對勁。

可什麼地方說的不對,他也說不上來。

不過,這樣的懷疑,讓李啟睜開了眼睛,不再沉浸於講道之中。

恢復了神智的他,看了一眼四周。

首先是兩個同學。

不管是李烈騎還是莫崩瀾,全都如痴如醉,沉浸在這講道之中。

恐怕在他們的心中,無數疑問茅塞頓開,以往的疑惑都被揭開,從中領悟了無數事物。

但是李啟卻不一樣,他無法接受很多人道對於世界的解釋,這講道對他而言有用,但沒有那麼有用。

李啟再往後看。

卻見身後擠來擠去的上百萬人,全都安靜的坐下,靜靜聆聽講道。

只是,有些人是真的在聽,有些人卻只是焦急的試圖聽進去,但怎麼也聽不懂。

還有些垂頭喪氣,甚至有人起身直接離開的。

這時候離開就很簡單了,因為所有人都不再擠了,都在靜靜聽道,可以從他們身邊走出去。

接近十分之七的人都無法聽懂,但只有極少數人離開。

哪怕聽不懂,似乎也要強行待在這裡,哪怕已經滿頭大汗了。

畢竟,這傳播的道韻之中蘊藏著無數問題的答桉,只能你能夠聽懂其中的意味,就可以從根本上幫他們解決修行上的困難。

但講道者那個似乎並不在乎這些,他只是不斷的訴說著無數繁雜的資訊,重複著這些道韻。

可惜的是,在李啟看來,講道者似乎自己都沒有理解這些道韻之中訴說的東西。

就好像是初中生寫作文,把各種各樣高階的術語和華麗辭藻機械地堆砌,最終卻導致整篇文章不堪卒讀,不僅別人無法理解它,說不定連他們自己都看不懂在說些什麼。

這時候,李啟腦子裡就突然想起來了自己看過的那些經義古籍。

那才是……真正的微言大義啊。

透過普通的文字,蘊含資訊量最少的方式,就能夠將大道的外廓描繪出來。

每個人看這些經義,都能領悟出來屬於自己的理解,而且多半都能直接應用在實際上,成為道途的指導。

明明什麼奇怪的東西也沒有,什麼沒有蘊含什麼大道或者神異,單單就幾行文字,幾千個字而已,甚至連凡夫俗子也可以輕鬆抄寫下來複制很多很多份……

但就是這樣的東西,卻能讓七品的李啟依然得到指導和啟發。

真不知是何等的智者所寫出來的。

這恐怕才是高品修士們的傑作。

而眼前的道韻,看似高大上,充滿了某種神秘的韻味,但李啟怎麼聽怎麼不對勁,和那些平凡的經義相比,眼前的講道就差了點意思。

不過,這些思緒只是一瞬而已。

實際上,就在李啟分心東張西望,不再聽道而是剛剛扭頭看人群的那一剎那——

突兀的,一杆戒尺從天而降,想要打在他頭上!

這杆戒尺無聲無息,毫無半點蹤跡,憑空出現。

但李啟有真知道韻,雖然無聲無息,但這東西似乎是靠著某種東西牽拉落下的,而這牽拉的動靜被李啟捕捉到,馬上反應過來!

李啟下意識的反抗,直接伸手,勐的一拳打向戒尺,這一拳蘊含著地氣,沉重堅硬,直接迎上戒尺。

砰的一下撞在上面。

李啟腦子突然一昏。

某種東西,透過拳頭,鑽到他腦子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