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愛爾蘭獨立戰爭
章節報錯
如果說之前的世界局勢還算基本穩定的話,那麼希土戰爭彷彿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般,瞬間引爆了世界局勢,也讓這個本來就不太平的時代爆發了種種危機。
這場危機中的主角是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只不過危機或大或小,一些國家相較於整個世界局勢來說不值一提罷了。
首先是俄國。
隨著整個夏季攻勢的發動,俄國的局勢也被瞬間扭轉了過來。
從長遠來看,英法還是希望沙俄能夠獲得戰爭的勝利的。不過,介於自己的私心,英法希望的勝利和沙俄期望的勝利有著較大的差距。
因為有著精心的準備,由沙俄軍隊,波蘭軍隊,世界聯盟干涉聯軍和立陶宛軍隊組成的多國聯軍浩浩蕩蕩的向蘇維埃俄國實施了大包圍,並且將重點進攻的地方放在了烏克蘭。
世界聯盟干涉聯軍司令部給出的計策已經十分明顯,就是要重點消滅蘇維埃俄國能夠聯絡外界的地區,將蘇維埃俄國變成俄國內部的隱患,而不是全世界的危機。
透過一副俄國地圖可以看到,目前多國聯軍的進攻方向正是烏克蘭。
如果丟失烏克蘭,蘇維埃俄國會像幾年前那樣,基本被沙皇俄國包圍,周邊也是波蘭這樣的敵對國家。
如此一來,英法也就不用擔心蘇維埃俄國對於自己產生的威脅,在這樣局勢下的俄國內戰是一個可掌控的,能夠給其他國家帶來重大利益的事件,而不是一場危機。
這也導致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多國聯軍的進攻目標從來沒有放在莫斯科,一直都是烏克蘭的幾個重鎮。
當然,具體戰略實現上還是有一些差異的。就比如波蘭對於波羅的海三國很有興趣,目前已經解放了立陶宛,正在朝著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挺進。
波蘭人的野心已經得到了初步的顯現,在控制了立陶宛之後,波蘭對於其他波羅的海國家也產生了興趣,似乎有構建波羅的海聯邦的衝動。
沙皇俄國自然不願意看到波蘭完全佔領波羅的海三國,畢竟俄國首都聖彼得堡距離波羅的海三國並不遙遠,這理應是沙皇的領土,不是那些愚蠢的波蘭人能夠覬覦的。
在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下,俄國一個集團軍也在向著波羅的海三國挺進,目的同樣也是收復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並且將控制線推進到立陶宛邊境,隨時尋求收復立陶宛的機會。
在南邊,世界聯盟的干涉軍對於烏克蘭進行了登陸,並且配合一部分波蘭和沙俄的軍隊,試圖在短時間內消滅蘇維埃烏克蘭國家。
為了挽救烏克蘭,同時避免蘇維埃政權被摧毀,蘇維埃俄國在烏克蘭地區部署了重兵,正在做著全力的抵抗。
但這次世界聯盟干涉軍也算是全力應對,蘇維埃俄國能不能挺過這次並不好說,至少烏克蘭目前已經岌岌可危。
英國人最近也很頭疼,愛爾蘭問題目前已經成了影響英國統治的大問題,稍有不慎隨時就會點燃英國的局勢。
眾所周知,英國的全稱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是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的聯合體。
但實際上,愛爾蘭王國的愛爾蘭人在大英帝國的地位並不高,甚至處處受著排擠,這也是愛爾蘭人始終想要獨立的原因。
愛爾蘭和英格蘭那錯綜複雜的關係沒有必要贅述,最為關鍵的,是英國在一戰中大肆招募愛爾蘭人前往前線,對於這些愛爾蘭士兵還沒有良好的撫卹制度和補償措施,這也讓大量退伍回家的愛爾蘭人不滿。
這些愛爾蘭士兵回國才發現,他們多年士兵生涯不僅沒給他們帶來任何榮譽和額外收入,他們反而還要承擔更高昂的稅收。
這還只是普通人,如果是那些在戰爭中導致傷殘,沒有任何收入來源計程車兵,他們的下場會更加悽慘,家破人亡往往是他們的結局。
在這樣的情況下,愛爾蘭的局勢從戰爭結束後就一直不太穩定,如同一罐乾燥的炸藥,稍有火星就會直接引爆。
很明顯,英國的局勢處處都是火星,愛爾蘭這罐炸藥也不可能不被點燃。
1920年8月11日,愛爾蘭首府都柏林舉行了一場很普通的足球比賽。
本來這沒有什麼好說的,但不知怎麼,一些反抗英國政府的遊行人群進入了足球場,讓比賽產生了騷亂。
來自英國的警察,不知道腦子是怎麼想的,選擇了最不合適的方式,也就是向著示威的人群開火,導致了遊行人群中兩人死亡,四人受傷,同時還誤傷了兩名觀眾。
英國警察的盲目開火,讓足球場內混亂的局勢變得更加可怕。
憤怒的愛爾蘭群眾直接衝上前去,在警察換彈之際,直接打死了兩名在場的警察。
這還沒完,因為英國警察的盲目行動,導致有更多的愛爾蘭人加入了遊行的隊伍,以及反抗英國政府統治的新芬黨。
新芬黨建立於1905年,由前愛爾蘭共和國總統亞瑟格里菲斯建立,主張用武力建設一個全愛爾蘭共和國。
新芬黨的武力組織名為愛爾蘭共和軍,在這次事件之後,新芬黨和愛爾蘭共和軍的規模都迎來了巨大的擴張,愛爾蘭反抗英國政府的慾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8月12日,英國政府還沒有任何反應支援,愛爾蘭單方面已經宣佈成立獨立的愛爾蘭國會,並且宣佈愛爾蘭正式獨立。
愛爾蘭國會和共和軍達成了合作,國會宣佈,愛爾蘭共和軍將作為愛爾蘭共和國的官方軍隊,發動對於英國政府的戰爭,並且收回全愛爾蘭國土。
8月13日,局勢越演越烈。
和軍士兵在丹·博林的帶領之下,綁架了幾名皇家愛爾蘭保安團成員,並且嚴刑逼供,要求他們說出所看管的葛裡炸藥寄存處。
這幾名皇家愛爾蘭保安團計程車兵拒不招供,最終憤怒的共和軍士兵直接將幾人處死,也宣告著愛爾蘭獨立戰爭正式開始。
眼看著愛爾蘭的局勢已經無法控制,英國政府這才著急忙慌的站了出來,譴責愛爾蘭共和軍對於英國士兵的虐殺,並且宣佈要武力鎮壓愛爾蘭的叛亂。
但此時,愛爾蘭國會已經公開宣佈1916年的獨立宣言為愛爾蘭的成立標誌,並且宣佈整個愛爾蘭進入軍事管制狀態。
愛爾蘭國會召開了新聞釋出會,表示英國人在愛爾蘭的統治是非法的,違背了愛爾蘭人的利益和愛爾蘭獨立的權力。
愛爾蘭國會要求,所有英國軍隊立即撤出愛爾蘭的國土,並且呼籲“世界上所有自由的國家”承認愛爾蘭的獨立,譴責大英帝國對於其他國家獨立地位的侵佔。
這下好了,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英國政府憤怒不已,就連許久不露面的喬治五世也發表了意見,要對愛爾蘭進行堅決的武力鎮壓。
作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英國的本土爆發瞭如此規模的叛亂,這讓幾乎所有國家都在看英國的笑話。
吃瓜群眾中以法國和美國為首,雖然美國人也在面臨著菲律賓的獨立戰爭,但這並不妨礙美國人此時嘲笑英國人。
英國的混亂讓蘇維埃俄國鬆了一口氣,畢竟世界聯盟的主力都是英國人提供的,總司令也是英國人。
就算不會撤回干涉軍隊,英國人的注意力也一定會被分散許多,這也能讓前線的蘇維埃軍隊喘上一口氣。
阿瑟對於這場愛爾蘭獨立戰爭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畢竟大英帝國還是自己的盟友,正面的嘲笑是不可能的。
不過,阿瑟還是確保了英國人對於自己的支援態度,避免菲律賓獨立戰爭更深層次的發展之後,英國人忙於滅火,放棄支援澳大拉西亞在菲律賓的行動。
所謂的愛爾蘭獨立戰爭,說白了就是愛爾蘭一些政黨的武裝力量,對於英國政府的財產發動各種各樣的,出乎意料的襲擊,破壞英國政府在愛爾蘭的統治,同時獲得一些武器和資金。
這時候愛爾蘭軍隊的行動還是比較卑鄙的,對於高階政府官員的刺殺和迫害,甚至是慘無人道的屠殺,在這場愛爾蘭獨立戰爭中都能夠見到。
但這種事情也不能說誰對誰錯,畢竟英國在愛爾蘭的統治也不光彩,兩家誰也不用笑話誰。
第一個被報道的,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就是愛爾蘭的地方治安官約翰·米林。
約翰·米林是一個純正的英國人,在愛爾蘭獨立戰爭爆發之後,就被共和軍的一些極端人士盯上,帶著部下深夜造訪約翰·米林的住所,當著他家人的面,虐待並且槍殺了這位英國治安官。
當然,這件事情也說不上誰對誰錯。因為約翰·米林在愛爾蘭的名聲並不太好,因為英國人對於愛爾蘭人的優越感,約翰·米林在愛爾蘭廣施暴行,隨意逮捕甚至槍殺愛爾蘭遊行群眾,讓約翰·米林被處決的訊息得到了愛爾蘭人的大肆歡迎,甚至紛紛彈冠相慶。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