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隴州(中)
章節報錯
張文瓘雖然才十七歲,但卻是有非比尋常的天賦,他敏銳的察覺到,在這場已經持續了多年的奪嫡之爭中,與自己關係密切的邯鄲王將會成為影響天平的關鍵人物。
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年張文瓘受李善託付,快馬疾馳入京,在李世績的私宅中面見過秦王以及天策府多位謀士,所以他一直在揣測一件事,懷仁兄或已投入秦王麾下。
當然了,與李楷不同,張文瓘不能確定,畢竟李善當年尋秦王是有理由的……齊王坐擁大軍頓足,指望太子那是指望不了的,而當時河北道還沒被攻陷的幾個州府的刺史、總管大都是秦王嫡系,如田留安、齊善行,更別說長期在秦王麾下的淮陽王李道玄。
再之後,張文瓘親眼目睹李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如今這個位置,但無論他怎麼分析,都很難看出李善與秦王有所關聯的線索。
或許是自己想多了,畢竟山東戰事期間,懷仁兄還籍籍無名,只是聽說了自己與李世績交好才拜託自己……沉默的張文瓘聽著兄長與郭孝恪、楊則的敘談,心裡卻還是狐疑不已,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李善並不希望自己捲入奪嫡之中。
“昨日長安令李乾佑來調配民夫,聽其所言,當日數百大漢赤身擂鼓,鼓聲震天,邯鄲王率先衝陣,突厥陣腳大亂,尚未抵陣,都布可汗已然北竄。”楊則嘖嘖幾聲,又道:“當日殿下命人持中軍大旗在左右,稍退即斬……持旗的就是劉仁軌。”
“此人驍勇。”郭孝恪點頭道:“當日出關查探,三百騎只數十人迴歸。”
相關的戰報都已經看過了,如張文禧、張文瓘還有些懵懂,而郭孝恪、楊則都是沙場老將,將劉仁軌出關查探這件事聯想起來,很快就摸清楚了這場戰事的關鍵。
“看似巧合,但絕非巧合。”楊則嘿了聲,“只看駐守六盤山的突厥撤軍,邯鄲王就明瞭都布可汗之謀。”
郭孝恪搖頭道:“抵即猛攻,不設營寨,乃邯鄲王誘都布可汗施計。”
張文瓘想了會兒才反應過來,不禁笑道:“阿史那·社爾在懷仁兄手下吃的虧夠多了,也沒個記性。”
楊則也笑了,“突厥已然退兵,接下來原州戰事……孝恪兄可要往百泉縣一行?”
“一併去。”郭孝恪點點頭,“適才接到京中來信,陛下命江國公出京勞軍。”
“宰輔勞軍……”楊則嘖嘖嘆道:“如此隆重……不過邯鄲王也擔得起。”
若是突厥能攻破涇州防線,很可能就會直抵京兆,飲馬渭河,關鍵時刻邯鄲王李善力挽狂瀾,大潰突厥,斬首數萬,這樣的戰功的確擔得起宰輔勞軍。
原時空中的武德年間,宰輔勞軍只有兩次,第一次是洛陽虎牢大戰,蕭瑀出京撫慰秦王,第二次是劉黑闥復叛,太子李建成擒殺之,裴寂親往河北勞軍。
從規模上來說,涇州大捷不能與洛陽虎牢大戰相提並論,李善的身份也不能與太子相較,但對陣草原部落這個意義上來說,也配得上宰輔勞軍。
張文瓘眨眨眼,想著這次也跟著去長長見識……他已經不指望考進士科了,呃,類似的情況不僅僅是他一人,如李昭德、王仁表、房遺直等人都已經罷了這個心思。
嗯,進士科主要看得是詩才……這方面李善給友人的打擊力度實在有點大。
既然不準備考進士科,那科考對於這些世家子弟來說,其實難度並不大……只要不要頭鐵到去考秀才科,就算想去考,各州刺史、總管也不肯啊,一旦沒上榜,他們都是要被訓責的。
其他的明經科、明法科、明算科、明書科相對來說都不難,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嘛。
事實上歷史中,張文瓘、李昭德兩位宰輔都是以明經科入仕的。
張文瓘還在那兒想著呢,等見到李善得埋怨幾句……李善得逼了狗,別鬧得這一世,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一群人全都跑去考明經科了。
涇州大捷,本就安穩的隴州的氣氛也安分下來,郭孝恪、楊則整頓兵馬,做好隨時出擊的可能,斥候回報,突厥撤兵之後,梁軍也撤退了,不過在固原縣附近依舊駐有重兵。
而羅藝也做出了決定……沒看成好戲,那位邯鄲王還真的大敗突厥了,這讓羅藝非常失望。
“十六衛?”
“彥超兄原為左翊衛大將軍,後遷為右監門大將軍。”爾朱煥低聲道:“此次回朝,理應出任十六衛大將軍。”
羅藝微微點頭,他當然明白其中的玄機,幾年前入朝覲見出任左翊衛大將軍,後得東宮器重遷為右監門大將軍,雖然外出河州總管,但也沒有罷職。
直到一個多月前,羅藝頭上的右監門大將軍突然被罷免,李淵的舊友前隋重臣張瑾取而代之……羅藝也清楚,這是天台山一戰導致的,誰讓太子心裡有鬼呢。
那也是羅藝最為緊張的時刻,如果陛下易儲,他除了起兵也沒其他的選擇了,不過還好,京中來信,陛下有意召自己回朝。
坐擁數千精銳,還有幽州那個基本盤,還冊封郡王,羅藝回朝肯定是會出任十六衛大將軍的……除非李淵已經有意易儲了。
爾朱煥解釋道:“如今十二衛俱全無缺,唯獨管國公任瑰……”
羅藝這下子全明白過來了,難怪太子一再來信,兩次遣派爾朱煥前來,要召自己回京,原來為的就是管國公任瑰身上的那個左千牛衛大將軍。
北衙禁軍一共四個大將軍,左監門大將軍蘇定方,右監門大將軍張瑾,右千牛衛大將軍竇軌,以及左千牛衛大將軍任瑰。
爾朱煥壓低聲音道:“太子得報,管國公兵敗自刎。”
任瑰死了,這使原本無缺的十六衛大將軍中出現了一個空缺,而羅藝回朝,沒有意外肯定是能接任的,這等於是東宮在北衙禁軍內紮下了一顆釘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