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崗的一句話,頓時讓在場的眾人紛紛將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

見眾人投來異樣的目光,許崗不由撓了撓頭,一臉疑惑地看向幾人。

“我說你們都這樣看著我幹什麼?我臉上有什麼東西嗎?”

對於許崗的話,眾人再也忍不住都笑出了聲來。

顯然,此刻的許崗依舊沒有發現問題所在。

過的片刻,一旁的李陽方才開口說道。

“除了對對對,還知道什麼別的誇讚的詞嗎?”

聞聽此言,許崗若有所思地開始想了起來。

過了半晌,這才開口說出了兩個字。

“牛逼!”

一時之間眾人皆是愣在了原地,不知該如何應對許崗這兩個字。

……

青河城。

太守府內。

畢翰林看著眼前的卷軸,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難看起來。

如今擺在他面前的卷軸,便是這些時日他派人在整個青河城內,所收集到的所有資料。

不看不知道,這一看頓時把畢翰林給著實嚇了一跳。

若是一開始路上找來的兩人說的,他還有些懷疑的話,那麼現在卷軸擺在他面前,即便是他不願意相信,也不可能。

三倍!足足三倍的稅收!

這樣的稅收不管是放到什麼地方,也絕對會引起民眾的動搖。

他實在想不明白,到底是誰給那李天河的膽子,敢要這麼高的稅收?

一想到此處畢翰林便重重地嘆了口氣。

能夠給到李天河這樣的膽子,也就只有那謝家。

如今即便是謝家不在,在這沿海一帶壓榨老百姓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

只不過因為這青河州較偏遠的緣故,李天河方才敢如此肆意妄為地徵收賦稅。

想要整頓整個青河州,對於畢翰林來說也是極為容易的事情。

可這並不代表著他整頓完了以後,後面來的人會按照他所安排的去做。

說得不好聽,只要等畢翰林一旦離去,那麼這青河州估計就會打回原形。

或許賦稅不會比李天河在的時候重,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一時之間畢翰林也開始明白,為何這青河州的老百姓在看到他的時候會露出那般眼神。

試問誰不希望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些?

而給他們帶來這樣好日子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秦河!

如今他們的到來,在整個青河州的老百姓眼中,便是要將他們的恩人殺掉。

面對這樣的情況,老百姓又如何能不仇視?

雖說眼下附近官員貪汙的皆被收監了起來,但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朝廷的腐敗不是他一個武將能夠左右的。

畢翰林也不傻,自然知道即便是將此事上報上去,到時候也不會被謝家以各種手段應對。

最終倒黴的也只是謝家推出來的替罪羊罷了。

等風頭一過,那謝家便會東山再起,等到了那個時候,即便是換了人依舊還在這些門閥世家的掌控之下。

畢翰林又何嘗不知道,整個朝堂上的腐敗,又怎會不知道能發世家的剝削?

那又如何?

正如先前說的那般,他一介武將對於朝中的事情又能管到哪裡去?

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朝中腐敗。

然而在想到這裡的時候,畢翰林的腦海當中卻突然閃過一人的身影。

這人正是秦河。

與此同時,秦河的那一句話也在畢翰林的腦海當中想了起來。

攘外必先安內。

將桌上的卷軸裹起來放好後,畢翰林無力地癱坐在椅子上。

那種無力感,哪怕是此刻畢翰林久居邊疆也無法承擔的。

按道理說他一介武將,並不需要關心這些事情。

可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便是自欺欺人。

畢翰林更清楚,若這樣繼續下去,整個朝堂將會被門閥世家所腐敗。

等到了那個時候,或許這個國就沒了。

也就在此刻門外卻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人還未到聲音便已經先一步傳了過來。

“報!”

聽到這幾處的聲音畢翰林從椅子上坐鎮的身形,眉頭也跟著緊皺了起來。

不好的感覺在他心中瀰漫開來。

下一瞬,前來通報的將士便已經走到了房前。

“報!稟報將軍,各地增援已經有了回覆!”

“說!”

聽到下方將士的話,畢翰林皺著眉頭開口說道。

“稟報將軍,各地增援的軍隊皆以整裝需要時間,想要延遲到兩月過後前來!”

這話一出,畢翰林原本緊皺的眉頭,此刻就差粘在了一起。

下一瞬,畢翰林猛地一拍桌子怒聲道。

“是誰給他們的狗膽!竟敢延誤軍機?”

畢翰林的話音落下,前來稟報的將士臉上卻是露出一抹無奈之色。

“回稟將軍這些人聽召不聽宣,哪怕是我們已經將將軍的名號給說了出來,但他們卻依舊以各種理由推脫。”

“無法無天!簡直是無法無天!如今本將軍攜聖旨前來,竟還敢如此對待,簡直是反了他們的!”

聞聽此言的畢翰林,再次猛拍桌子,而此刻桌面早就已經承受不住畢翰林的力道,直接碎了一腳。

“傳令下去,最遲一月時間必須給我過來!”

“若是一月之內沒有過來,那麼便提頭來見!”

“是!”

說完,將士轉身便離去。

再次癱坐在椅子上的畢翰林,不由得苦笑出聲。

哪怕是在邊疆,他也從未體會過這樣的感覺。

一晃便是一月光景。

而在這一月的時間內,對於秦河他們來說是欣欣向榮的。

在沒有受到來自畢翰林的壓力,錢對於他們來說,日子都過得極為舒服。

如今新開墾出來的島嶼上更是種滿了糧食。

眼見著日子越過越好。

當然,除了購買東西麻煩一些外,其餘的對於島上的居民來說,那絕對都是天堂般的生活。

至於另外一邊,青河城自從畢翰林到了以後,先前的那種重稅也就沒有再出現過。

原本在畢翰林看來有了這般大的變化,對於青河城的老百姓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也應該能夠讓城中的老百姓改變他們的觀念。

然而結果卻出乎了畢翰林的預料。

如今城中雖說沒有了之前的重稅,但卻也在無法滿足老百姓對於之前秦河在的時候所給出的各種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