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墊腳石
章節報錯
趙山海的話,頓時將所有人再次拉入到的惆悵中。
……
一日前。
當李陽得知趙山海已經被謝東成下了斬立絕後,便直接跑去找到了秦河。
在李陽找到秦河的時候發現畢翰林此刻也在大堂當中。
眼見著畢翰林在,李陽一時間並未直接將此事給說出。
而秦河那邊在看到李陽這番表情的時候,也不由得開口說道。
“有什麼事儘管說便是了,畢將軍也不是外人。”
李陽在聽到秦河說出這話時,臉上的表情依舊顯得有些猶豫。
“可是……秦哥兒這……”
李陽的話剛才說到這裡坐在秦河一旁的畢翰林卻是冷笑了一聲。
“你小子是不是想說,趙山海那小子已經被下了斬立決?”
在聽到畢翰林說出這話的同時,李陽有些驚訝的看向了他。
眼見李陽這般反應,畢翰林臉上的冷笑隨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憤怒。
“真是一群愚蠢的傢伙!”
雖說此刻的畢翰林嘴上確實是在罵著自己的屬相,可此刻他臉上的焦急之色更是顯露無遺。
只要是個人便能夠看得出畢翰林,這是口是心非。
此刻的畢翰林並沒有去看秦河。
而是坐在那兒紋絲不動,似乎對於自己手下的生死毫不關心。
而此刻秦河臉上的表情也不由微微一變。
他如何能不知曉此刻畢翰林心中所想。
感情眼下他把這件事完全交給了秦河自己去處理。
當然這也並不能怪畢翰林,因為秦河已經向他透露過,想要將他手下給收編的想法。
既然想要收編自己的手下,那便也要為自己手下做些事,而不是在背地裡使這些陰謀詭計。
雖然說即便不是情何在,背地裡使了些手段,結局或許也一樣。
但此刻的畢翰林卻找不到出氣的地方,也只能怪秦河自己運氣不好。
面對眼下這樣的情況,秦河苦笑了一聲,看向李陽。
“具體是在什麼時候?”
李陽聞言連忙將自己所知的一切說了一遍。
等聽完李陽的話,秦河也不由的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這也就意味著,眼下留給他們的時間,僅僅只有一日的功夫。
想到此處秦河臉上的表情微微一變,過了片刻便已經有了結果。
“準備好幾百得力的民兵,明日我們便直接去營地救人。”
李陽聽了秦河的話,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秦哥兒,只帶幾百人嗎?”
事實上,李陽想說的是如今營地當中有數千名官兵緊靠著這幾百人,有辦法能夠將人從裡面給救出來嗎?
別到時候救人不成,反倒是被別人給包圍了。
聽到李陽的問話,秦河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的變化,點了點頭後方才繼續說道。
“此次是前去救人,而不是去攻打他們,人手多了反倒麻煩我們,目的只有一個,便是將人給救下來,立即撤退。”
聽了秦河的話,李陽雖說還是有些猶豫,可最終點了點頭。
“不過在此之前出動,我們所有的兵力,在海邊等著!若是他們敢上前來追擊便直接動手!”
秦河在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明顯變得冷厲起來。
顯然,這一次秦河並不打算在對營地當中的官兵有任何的留手。
而一旁的畢翰林在聽到這話的時候,也不由得多看了一眼秦河。
李陽在得到了秦河的命令後,便直接退出了大堂。
眼下大堂當中也就只剩下秦河與畢翰林兩人。
此刻的畢翰林方才將目光,重新落到了秦河的身上。
“怎麼?這一次不打算在留情面了?”
聽到畢翰林的話,秦河微微搖頭。
“這並不是留不留情面的事情,而是這一次若我不能將他們給保下,那我又如何在你的老部下面前服眾?”
面對秦河的反問遺憾,你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看了一眼秦河,畢翰林也沒再多說。
對於這件事情,畢翰林也不打算發表自己的意見。
事實上,畢翰林也著急想要救下自己的那些老部下。
可實際上他卻知道如今他能做的也只能是在這裡,聽著秦河的吩咐。
因為如今他還沒有答應真正為秦河做事。
這既是對秦河的一種考驗,也是他給自己的一段緩衝時間。
雖說,這些時日受到了秦河那些所謂先進思想的影響。
但這並不意味著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便發生徹底的轉變。
而畢翰林不知道的是,這一次並不僅僅只是為了錢去營救他手底下的老部下。
更是要為謝青山送去一份大功勞。
若是他們的人,明目張膽的在營地當中將人給救下那謝東成,在這件事情上面必定留下恥辱的一筆。
如此一來,便是日後這謝東成想要成為謝家家主,也會被人抓住把柄。
當然謝東成也等不到,有機會成為謝家家族的那一日,因為秦河壓根就沒有打算讓這謝東成離開青河州。
如今之所以留在這謝東成,目的便是為了能夠讓謝青山多一塊墊腳石。
等到謝東成墊得足夠高了,那他便會直接派人將他給滅掉。
只要謝東成一死,謝家必定不會再派自己的直系前往此處,如此一來謝青山便能夠正大光明的重回京城。
如此一來,那便能夠讓謝青山在京城當中發展。
當然讓謝青山返回京城,也並不僅僅只是為了他,在謝家當中發展,更是為了另外一件事情。
而這件事情便是在京城當中營救,出畢翰林的家眷。
想要在京城當中轉移出畢翰林的家眷,唯一的辦法便是藉助謝家的手。
除了謝家,秦河想不到還有誰能夠做到這一點。
當然或許中書令大人能夠做到這一點,但這件事情他相信中書令絕對不會去做。
雖說與中書令的接觸並不長,但秦河卻瞭解這中書令,雖說有著改變當朝局勢的想法,但更多的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所以即便是早上的中書令,也不可能成功將畢翰林的家眷轉移出來。
甚至極有可能最終中書令出賣他們,也說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