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之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和期待。他決定再次嘗試,用這種新的發力方式來對戰一下。深吸一口氣,凝聚全身的力量,然後輕輕揚起手臂,彷彿是在悠然揮動一枝柳絮。

玄澄抬頭看著林平之的動作,臉上露出一絲譏諷的笑容:“你還打算繼續玩下去嗎?你以為這樣的招式能對付得了我嗎?”

林平之微笑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自信:“我並不是在玩,而是在探索新的戰鬥方式。是騾子是馬你過來試試,但我相信,這一次,我會讓你徹底明白,力量並不僅僅取決於肌肉的強度。”

玄澄冷笑一聲,高聲嘲諷道:“好啊,我倒要看看你的新花樣能有多少用處!”

林平之微微一笑,心中湧動著一股決心。他再次凝聚全身的力量,然後輕輕地揮出一掌。

轟隆一聲巨響,空氣彷彿炸裂開來,無形的力量迅速擴散。玄澄的身體瞬間被震飛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林平之滿心歡喜地凝視著眼前的景象,他明白自己已經找到了一種全新的發力方式,這將成為他未來戰鬥中強大的武器。

他開始將張三丰所用的攬雀尾招式與自己的思考進行對比。與此同時,林平之還回想起前世的太極十三式,他突然發現這十三勢是太極拳的基本結構,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招式之中。換句話說,太極拳的各種招式都是由十三勢中的某一勢或幾勢所構成的。

這十三勢原本並沒有固定的招式,而是根據實際需要形成了特定的動作和招式。這就像是運動制敵的結果,因此有句話說:“太極本無法,動即是法。”那麼,這十三勢具體是什麼呢?它們又是按照什麼標準運動而成法的呢?

林平之開始深入研究太極拳的拳理。太極拳的創始人根據《易學》的八卦概念,創造出太極拳的“十三勢”。瞭解這十三勢的整體含義,是深刻理解太極拳內涵的關鍵。

雖然太極拳的創造者沒有留下關於十三勢的文字定義,但我們可以從其命名中探究其含義。透過研究《原理》中十三勢的由來以及與其相似的字音和形狀,我們可以找到對技擊拳法有用的啟示,並結合對太極拳的認識來解釋其意義。

為了理解十三勢的整體意義,太極拳先輩王宗嶽在其《太極拳釋名》一文中,明確闡述了十三勢的整體內容。他將十三勢分為兩部分:長拳和十三勢。長拳的特點是動作連貫如同長江大河一樣連綿不斷,而十三勢則包括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個動作,以及進、退、顧、盼、定五個步驟。

林平之對這些發現感到狂喜,他頓時覺得自己掌握了十三勢的真髓,將能夠在太極拳的修煉中更加得心應手。他下定決心深入研究這些拳法,希望在未來的戰鬥中能夠遊刃有餘,展現出真正的實力。

他回憶起前世學習太極拳時,王宗嶽先生對十三勢的講解,簡直是一針見血、妙不可言。拳法、拳理、結構和執行框架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太極拳的精髓。八門(八勁)和五步作為拳法的結構和內容,八卦和五行則是拳法的執行框架。這個框架可謂是十三勢的根本,兩者必須相互統一。只有有了框架卻沒有內容,那框架就是空洞;有了內容卻失去了框架,那內容就沒有了方向。

如果失去了源頭(八卦、五行之源),"十三勢"這個名字就變得毫無意義。只有將上述兩個方面相互結合,才能真正體現出十三勢的內涵。當然,這裡只是以《釋名》中所述的十三勢為基礎,至於在"十三勢"之後加上其他詞彙的論述,那就另當別論了。

"十三勢"這個詞,顧名思義,是由八和五相加而來的。太極拳的八門(八勁)和五步共同組成了十三勢。八卦和五行相互融合,上下兩部分相得益彰,形成了十三勢。

在十三勢的要求中,八門、五步必須與八卦、五行相對應,絕不能搞混。簡單來說,就是要搞清楚如何進行對應:太極八勁中的四正勁和四隅勁與四正卦位和四斜角卦位相對應。五步則需要與五行相對應,按照相應的位置進行配對。

林平之內心樂開了花,他下定決心要銘記這些發現,不斷琢磨,為了在未來的太極拳修煉中更上一層樓。他心懷自信,相信自己能夠在戰鬥中展現出真正的實力。

首先,他發現四正勁中的掤、捋、擠、按與四正卦位的坎(北)、離(南)、震(東)、兌(西)是如此相得益彰;而四隅勁中的採、挒、肘、靠與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的四斜角相互呼應;而五步中的進、退、顧、盼、定與金(西)、木(東)、水(北)、火(南)、土(中)也是一一對應。這種對應的模式,正是十三勢的典型特徵。

林平之心中暗自慶幸,這些發現讓他更加了解了太極拳的玄妙之處。他彷彿已經融入了宇宙的執行之中,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通。他毅然決定將這些領悟融入自己的拳法之中,以期在未來的戰鬥中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實力。

然而,要真正理解太極十三勢,不能僅僅從手法角度去思考,這只是認識了十三勢的一半。因為"十三勢"這個詞來源於八卦和五行,失去了源頭,只注重枝節,忽略了根本,這樣的理解仍然無法完全對號入座。

太極十三勢是將招式結合實踐經驗運動而成的一套獨特的武術功夫。在運用時,必須遵循五行生剋的法則,才能有效地克敵制勝。同時,太極之理迴圈不息,意、勁、氣、神不斷運轉,從而達到高超的境界。

一招,獅子張口滾丹珠,獅子歡快地大張著口,搖頭晃尾滾動著圓球。它上下前後左右旋轉,六合乾坤在掌中輕揉。

二式,長蛇串珠扭腰丹,長蛇靈活地盤旋,身體屈伸開合,如珠子一般連續扭動。尾能護頭,頭能護尾,柔軟功夫第一宗。

三式,靈鵲起尾過梅丹,靈鵲歡快地起舞,尾巴和頭部相連,彷彿在梅花枝上跳躍歡樂。前躥後躍,毫不停歇,圓滑的動作是真正的詮釋。

四式、猿猴通臂易筋丹,猿猴舒手去偷桃,左右通臂將身搖。遠近高低隨意取,筋長力大快逍遙。

五式、豹虎爬山換骨丹,豹虎爬山用力爭,雄威到處起神風。周身佈滿英雄氣,脫胎換骨力無窮。

六式、鶴舞松蔭靜體丹,鶴舞松蔭體泰和,輕灑漫步運蹉磨。提膝抖翎心神靜,仙胎煉就意靈活。

七式、熊羆漫步聚精丹,熊羆漫步力千鈞,撐檔坐胯手推輪。,海底煉得精氣滿,一輪明月照乾坤。

八式、金蟾望月煉氣丹,金蟾望月愛光明,一息相通倍有情。,氣候圓時吞入腹,明珠一粒落黃庭。

九式、蟠龍戲珠凝神丹,蟠龍戲珠起雲端,升降飛騰飄渺間。,探爪攫撈海底月,神隨意得登金山。

十式、綵鳳朝陽展翅丹綵鳳出山展翅飛,朝陽頂上起光輝。綵鳳出山展翅飛,朝陽頂上起光輝。沖天遮日如靈主,動靜隨和莫背違。(中天曬日如禽主),動靜隨和莫背違。

十一式、雉雞司晨提鑰丹雉雞司晨背向前,腿似提爐獨立堅。雉雞司晨背向前,腿似提爐獨立堅。隨意尋食能自得,牽毫難脫定中觀。隨意尋食能自得,(纖)毫難脫定中觀。

十二式、狸描捕鼠形姿丹狸貓捕鼠伏身看,栽倒神態出自然。狸貓捕鼠伏身看,(機)倒神(知)出自然。提隨蹲聳形神妙,迴圈閃轉軟如棉。(扣現蹲縱)形神妙,迴圈閃轉軟如綿。

第十三式:野馬分鬃逐鹿丹,野馬分鬃,快如流星趕月,鹿的形狀獨特鮮明。身形矯健,阻擋銅牆鐵壁也難以遮擋。一旦擁入身軀,就如進入太空般輕盈。輕盈如風,獨特如鹿,野馬分鬃的美麗難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