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在大臣們的催促聲中,方孝孺深吸一口氣,緩緩念出了下半闕。

大殿之中一片死寂,所有大臣們都瞪大了眼睛。

一位經歷過前元暴亂的老臣的顫顫巍巍站起身來,哆哆嗦嗦的說道:“一百三十三年,整整一百三十三年了,我漢人終於又有了金聲玉振……”

經歷過前元暴亂的老臣,不止一位,有人附和道:“此詞一掃前元暴戾之氣,開我大明新朝盛世之華風,可謂今夜之魁首矣。”

一些大臣回想起,那段漢人連名字都不配擁有的黑暗歲月,一時間竟然老淚縱橫。

大殿裡原本歡慶喜悅的氛圍,不知不覺變得沉重起來。

一些年輕的大臣自然是無法理解老臣們的情感的,比如陳堪,再比如沐晟身後沐昕。

二人瞪著眼睛,一臉懵逼。

好好的節日,怎麼還哭上了。

不就是一首詞嗎?

最先開口那位老臣有些哽咽,他朝朱棣拱手問道:“陛下,不知這首念奴嬌,是哪位同僚所作?”

朱棣的臉上也有些感慨,他出生時,恰逢那個動亂時代的末期,彼時朱元璋雖然已經控制了江南地區,但中原大地依舊肆虐在韃子的鐵騎之下。

所以他很能理解這些老臣的心情。

一個民族,從連名字都不配擁有,

只能用數字,二七,一六,重八為名,發展到現在能作出這等華麗的詩詞,其過程之艱辛,唯有他們這些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他搖頭:“今日即興應試作詩,紙上並未署有姓名,這首詞是哪位愛卿所作,朕也不知。”

隨後繼續說道:“朕欲定此詞為今夜之魁首,諸卿可有異議?”

一首詞好不好,要看眾人是否認同。

而現在,聽方孝孺唸完這首詞的朝臣們,哪怕打心底覺得自己的作品也不差。

但……仍舊有些自行慚愧。

他們的是不差,但這首詞,是真的好。

朝臣們同時應聲道:“臣無異議。”

朱棣將黃玉拿在手上,“如此,還請作出這首詞的愛卿上前來。”

大臣們瞪大了眼睛,大殿之內的大儒不算少,吏部尚書方孝孺與國子監司業劉雄更是在學問一途獨佔鰲頭。

國子監侍講曾安,直講博士杜至也是享譽朝野的大儒。

其他大臣同樣飽讀詩書。

沒能寫出作品的朝臣們,下意識的便將目光看向了國子監的大儒們。

但,無論是方孝孺還是劉雄都沒有動作。

國子監的大儒們也是安坐不動。

在所有大臣詫異的目光中,一位少年帶著恬淡的笑容走出了席位。

陳堪:“不錯,正是在下,大明第一文抄公。”

被朝臣們詫異,驚訝的目光注視著,陳堪表示感覺還行,下次要多裝逼。

原來是陳堪!

朝臣們釋然了,如果是陳堪,那就合理了。

他是生在盛世的人,又是大儒方孝孺的學生,能作出盛世的詩詞,不奇怪。

陳堪來到朱棣身旁,朝朱棣彎腰拱手道:“陛下,這首詞,乃是微臣拙作,旨在為我大明即將到來的宏大盛治添上一絲才氣。”

什麼叫寵辱不驚,這就是了。

即便做出這樣的大作,依舊沒有一點驕傲的意思。

記著陳堪情分的臣子們,在看向陳堪的目光時,又滿意了幾分。

這是個好孩子。

朱棣也有些驚訝,隨後心裡對陳堪更加滿意,不愧是我挑的女婿,我朱棣當真是慧眼識珠!

“陳堪,你很不錯。”

得到了朱棣的誇獎,陳堪忍不住朝一旁瞪大了眼睛都朱月瀾扔過去一個挑釁的眼神。

朱月瀾就是見不到陳堪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意思是不過是寫出了一首詞而已,看把你能的。

你咋不上天呢?

陳堪伸著手,但朱棣半天也沒把獎品遞到他的手上。

陳堪心裡氣急,這老登不會要反悔吧?

朱棣看著眼前禮儀周到的陳堪,忽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他走下龍椅高臺。

親手將手中的玉佩繫到了陳堪的腰間。

系完後,拍拍他的肩膀說道:“朕覺得你是對的,修撰永樂大典的事情,是該提上日程了。”

朱棣的聲音很大,朝臣們很懵,什麼永樂大典,為什麼我們不知道?

與此同時,武將們的眉頭卻忽然皺了起來,陛下這是什麼意思,要重文輕武嗎?

朱棣轉過身,對上了大臣們疑惑的目光,笑道:“陳堪曾給朕上書,希望朕能下令,修撰一部凡書契以來,融合經史子集的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皆備輯為一書。”

聞言,文臣先是一愣,眼神之中爆發出熾熱的目光。心裡狂喜不已,

齊齊高呼:“吾皇聖明。”

他們讀書是為什麼,是為了做官,而做官又是為了什麼,自然是為了教化天下。

如果能主持修撰這樣一部大典,那永樂一朝便能迎來文教之大世。

他們這些讀書人,就能開闢萬世文教之功。

留名青史,指日可待。

他們下意識的將目光暼向陳堪,這小子,是將他們這些讀書人的心思狠狠的拿捏了呀。

與之相反的是,武將們的臉色難看了起來。

洪武時期,洪武爺大肆株連武將,導致了大明的將門的凋零。

若非如此,這個皇位也輪不到朱棣來坐。

現在好不容易新皇登基,並且重新開始重視將門。

如果這永樂大典一修,豈不是意味著他們又要矮上文官一頭?

朱能下意識的就要起身,卻被身旁的邱福一把抓住了袖子。

朱能忍不住朝他怒目而視:“做什麼?”

邱福蹙眉道:“冷靜,現在觸怒陛下,不是明智之舉。”

朱能豈能不知在這個時候觸怒陛下會有什麼後果,但是一想到武將將來就要被文官壓上一頭他就心焦不已。

大宋距離現在的時間可不算遠,一想到前宋武將們的下場,他就忍不住脊背發涼。